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診脈法

凡診脈,男先診乎左者,為其左屬陽,陽數(shù)順行,自東而西,所以先左而后右也;女屬陰,陰數(shù)逆行,自西而東,故先右而后左也。男女左右先后之法,蓋體其陰陽逆順耳,并男女為左右法則是也。

左手脈圖像

右手脈圖像

三部九候之圖

十二脈形狀相類圖

十六脈形狀相反圖

七表脈形候歌

浮如指下捻蔥葉,芤則中虛有兩頭。

滑似動珠來往利,實(shí)向浮中取次求。

弦若箏弦時帶數(shù),緊伏 [13] 琴弦促軫留。

洪舉有余來極大,七陽為表定其由。

八里脈形候歌

沉若爛綿尋至骨,微于指下細(xì)如絲。

緩小于遲來往慢,澀則如刀刮竹皮。

遲重欲尋來隱隱,伏潛骨重似來時。

濡湊指邊還怯怯,弱按輕錦重不知。

七表八里候病歌

浮風(fēng)芤血滑多痰 芤音摳 ,實(shí)熱弦牢緊痛間。

洪熱微寒臍下痛,沉因冷痛緩膚頑。

澀則傷精陰血敗,又聞遲冷伏相干。

濡多虛汗偏宜老,弱是陽虛骨體酸。

九道脈形狀歌訣

迢迢長脈似持竿,短脈指中不及間。

虛則舉尋皆不足,并居寸數(shù)促無寬。

結(jié)脈緩時來一止,代來中止不能還。

牢實(shí)尋無按卻有,水中摩石動漫漫。

細(xì)細(xì)極微知似線,脈分九道見多般。

外有數(shù)脈來往速,須明大脈似洪看。

七表脈圖

八里脈圖

九道脈圖

七死脈圖

七診之法 浮中沉

診五臟動數(shù)止脈

四時五臟平脈圖

五邪脈圖

諸病脈生死候

五臟積氣病脈圖

諸穴法圖

弱脈歌二

浮白  二穴,在耳后入發(fā)際一寸。緩脈歌云腦后三針痛即移,是此穴也。

三焦  上焦寄于胃上口,在心下下膈;中焦寄于胃中脘;下焦寄于胃下口,在臍下一寸。詳見《診脈入式歌》

期門  二穴,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一云,肥人乳下二寸,瘦人一寸五分。

氣海  穴在臍下一寸半。氣海者,男子生氣之海。

丹田  穴在臍下三寸。《難經(jīng)》疏:丹田在臍下三寸,即關(guān)元也。

關(guān)元  穴在臍下三寸,是小腸募,足少陰、任脈之會,及陰陽之門戶,人身之根本,精神之藏聚也。

人迎  左手關(guān)前一分是也,肝膽之位,脈緊盛,傷于寒。

氣口  右手關(guān)前一分是也,脾胃之位,脈緊盛,傷于食。

黃帝曰:氣口何以獨(dú)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氣。氣口,太陰也,兼屬脾。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也。

人迎、氣口,屬太陰肺之經(jīng),而黃帝乃云人迎亦胃脈,何也?左手關(guān)前一分者,人迎之位;夾喉嚨兩旁者,人迎之穴。人迎之位屬手太陰肺之經(jīng),人迎之穴屬足陽明胃之經(jīng),故《素問》云人迎亦胃脈也。

人迎、氣口在頸,法象天地,要會始終之門戶也。

太沖  穴在兩足大指本節(jié)后二寸陷中動脈者是。一云寸半,足厥陰之所注。凡診此脈,可決男子之死生,故號生死之門。

太溪  穴在足內(nèi)踝后踝骨上動脈陷中者,是少陰腎之經(jīng)。男子以右腎為命門,女子以左腎為命門,主生死之要會。病人有命脈者即活,無者即死,故謂之命門脈也。

沖陽  其穴一名會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者,是陽明胃之經(jīng)。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傳與五臟六腑。臟腑皆受氣于胃。其清者為榮,榮者血也;濁者為衛(wèi),衛(wèi)者氣也。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胃為水谷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凡病必診沖陽二脈,以察其胃氣之有無也。

風(fēng)府  名舌本,在項(xiàng)后發(fā)際上一寸大筋肉宛宛中。傷寒病,皆因風(fēng)府起發(f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登封市| 屏东县| 长葛市| 三台县| 武宁县| 长葛市| 白城市| 承德市| 海林市| 南和县| 霍州市| 无极县| 英德市| 太仆寺旗| 偏关县| 鹿泉市| 神农架林区| 阿巴嘎旗| 富顺县| 石家庄市| 南投市| 乐山市| 顺义区| 湖南省| 尉犁县| 逊克县| 东阿县| 明水县| 扶沟县| 喀喇| 长子县| 兰西县| 萝北县| 壤塘县| 商洛市| 图们市| 洞口县| 吴川市| 奎屯市|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