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匯函:全3冊(上)
- (明)聶尚恒
- 1173字
- 2020-01-10 11:42:55
附導引法
保養中一事也。蓋人之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但后世方士,亦以此惑人為仙術。所以王褒頌曰:何必偃仰屈身如彭祖,吹噓呼吸如喬松,眇然絕俗離世哉!認真只是舞蹈以養血脈,意其法雖粗,有益閉關守病之士。蓋終日屹屹端坐,最是生病,人徒知久立久行之傷人,而不知久臥久坐之尤傷人也。故錄一二最要者,以備養生者擇焉。詳《醫林集要》及古導引書。
虛 損
導引,為虛損氣血不周而設也。有火者開目,無火者閉目。無汗者,閉氣至極;有汗者,不必閉氣。欲氣上行,以治耳目口齒之病,則屈身為之;欲氣下行,以通大小二便及健足脛,則偃身為之;欲氣達于四肢,側身為之。欲引頭病者,仰頭;欲引腰足病者,仰足十指;欲引胸中病者,挽足十指;欲引臂病者,挽臂;欲去腹中寒熱積聚諸痛,及中寒身熱,皆閉氣滿腹,偃臥亦可為之。但病在頭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臍下者,去枕。
開關法
先以左手胛骨并肩,向前圓轉九數;次以右手胛骨并肩,向前圓轉九數;復以左右胛骨并左右肩,向前圓轉九次。加至二九、三九亦好,但要從容和緩為之,或先緩后急亦可為之。此方疏通膏肓,降心包絡火,與張紫丘治瘵開關藥方意同,善治少癆背痛胸緊。
起脾法
先靜坐存中氣,后挺身以兩手相叉,極力扒左、扒右各七次。扒左則頭向右,扒右則頭向左。如此者三五次,靜坐良久。善和脾胃、進飲食,兼治臂腰拘攣。與開關法相續行之亦可。
開郁法
其法以兩手旋舞向前向后,兩足作白鷺行步狀,不拘數。良久,復以左手搭右肩、右足搭左膝腕委中而行;而以右手搭左肩、左足搭右膝腕委中而行。良久,復以左手向前泊腹,右足搭左膝蓋而行;右手向側叉腰,左足搭右膝蓋而行。良久,以兩手極力托天,兩足極力踏地,后以兩手向后向下,兩足十指挽起,仰面偃腹,使氣下行,良久蹲倒,以兩手極力攀起腳后跟,足十指點起,極力低首至膝下,良久立起,以兩手相交,掩兩臂于胸前胛上,極力搖動數次。善治名利不遂,郁氣為病,心腹脹滿,夜睡不寧等癥,無病者亦可行之。如外感風寒,須行至汗出為度。此法比之華氏五禽戲法,更易簡正,大可行。
治腰痛
屈伸導法。正東坐,收手抱心,一人前躡其兩膝,一人后捧其頭,徐牽令偃臥,三起三倒,久久行之效。
治積聚
一切痰飲瘀血,結為積塊痞氣,靜坐閉息滿腹,外摩積聚所在,徐徐放氣,久久自消。
治遺精泄瀉
以手兜托外腎,一手摩擦臍輪,左右輪換,久久擦之,不惟可以止精愈瀉,且可以暖中寒、補下元、退虛潮。無是病者,每早臨起,亦可行之,更擦腎俞、胸前、脅下、中脘、涌泉,但心窩忌擦。
治痰壅
其法兩手向后,合手拓腰向上,急勢振搖臂肘,來去七數,兩手不移,直上向下,盡勢來去二七,治心肺痰氣壅悶。
運 氣
張子和云: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通五運六氣,檢盡方書何濟?經絡明,認得標;運氣明,認得本。求得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茲纂《素問》《靈樞》及《紺珠經》等書,以便初學識其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