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痹癥八

三氣襲人成痹癥,風行濕著痛因寒風氣勝者為行痹,脈浮,身體不仁,游走不定,或氣血凝于手足,三痹湯。濕氣勝者為著痹,脈沉緩,留著不去,四肢拘急,浮腫,茯苓川芎湯。腰膝臀髀腫痛,蒼術散、當歸拈痛湯。寒氣勝者為痛痹,身體煩疼,項背拘急,手足冷痛,蠲痹湯。寒濕腫痛,茯苓湯。寒氣甚者,附子湯。四時筋脈肌皮骨,內舍心脾肺腎肝。感在皮膚還易已,深于五臟治應難以春遇此為筋痹,久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肝,其狀夜臥則驚,多飲小便數。以夏遇此為脈痹,久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其狀脈不通,煩則心鼓,上氣嗌(22)干。長夏遇此為肌痹,不已,復感邪,內舍于脾,四肢怠惰,發咳嘔。以秋遇此為皮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肺,煩滿喘息。以冬遇此為骨痹,不已,感邪,內舍于腎,遺尿。尻(23)以代踵,脊以當頭(24)。在皮膚者淺而易治,在筋骨者、留連入臟者深而難治。須真知其名狀淺深,而隨經調治,斯免危困,豈可概作風治而用燥劑哉。

三痹湯 治風氣血痹。

川續斷 杜仲姜炒 桂心 細辛 人參 防風 茯苓 酒歸 甘草 芍藥各六分 秦艽 生地 川芎 獨活各五分 酒牛膝 黃耆各一錢

姜棗煎。

茯苓湯 治痛痹兼寒濕四氣,四肢疼痛浮腫。

茯苓 桑皮各八分 防風 桂心 麻黃 川芎 芍藥各一錢 甘草三分

姜棗引。去甘草加當(25),為茯苓川芎湯,治著痹浮腫。

蒼術散 治寒濕熱成痹,腳骨熱,腰膝臂髀大骨痛,及腳氣。

蒼術鹽炒 酒檗各四兩 虎脛骨酥炙,二兩 防風一兩

細末,溫水調服。

當歸拈痛湯 下部濕熱,腰引膝髀痛。

酒歸 白術 蒼術 酒芩 羌活 防風 澤瀉 豬苓 茵陳 干葛 苦參酒炒 人參 知母 甘草 升麻

水煎,食前服。

蠲痹湯身體煩疼,項背拘急,手足冷痹。

當歸 芍藥 黃耆 姜黃 羌活各二錢 甘草一錢

分二服,姜棗引。

附子湯 治寒甚痛痹。

生附一錢 白芍 官桂 茯苓 人參各二錢 白術錢二分 甘草一錢

分二貼,姜棗引。寒甚,倍附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易门县| 新兴县| 延吉市| 扎囊县| 都安| 武陟县| 金秀| 乌拉特中旗| 南部县| 东乌| 芮城县| 仙居县| 南岸区| 桐柏县| 桑日县| 丽江市| 富平县| 丹凤县| 陆丰市| 清流县| 苏州市| 武强县| 于田县| 隆化县| 高要市| 黄龙县| 金秀| 永济市| 剑阁县| 沙河市| 海宁市| 河南省| 杭锦旗| 兴和县| 阿拉善左旗| 资讯 | 阜南县| 永清县| 剑川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