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卷之下

桃 仁

主治瘀血,少腹滿痛,故兼治腸癰,及婦人經水不利。

考 征

桃仁承氣湯證曰:少腹急結。

大黃牡丹皮湯證曰:少腹腫痞。

葦莖湯,證不具。

上三方,桃仁各五十枚。

下瘀血湯證曰:產婦腹痛。又曰:經水不利。

上一方,桃仁三十枚。

img蟲丸證曰:腹滿。

上一方,桃仁一升。

抵當丸證曰:少腹滿。

上一方,桃仁二十五枚。

抵當湯證曰:少腹當硬滿。又曰:婦人經水不利下。

上一方,桃仁二十枚。

桂枝茯苓丸,證不具。

上一方,桃仁諸藥等分。

據此諸方,則桃仁主治瘀血急結、少腹滿痛明矣。凡毒結于少腹,則小便不利,或如淋。其如此者,后必有膿自下。或瀉血者,或婦人經水不利者,是又臍下久瘀血之所致也。

互考

桃仁承氣湯證曰: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此似無醫治所預也,豈非自愈之證乎?雖然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雖其血自下,亦是少腹急結證也。若或有前證,而血不自下,少腹急結者,亦宜與此方攻之。猶產后血不自下,瘀熱上沖,少腹急結者。夫急結者,必滿痛,是桃仁五十枚所主也。故云:服湯已,其血必自下,大便微利則愈。然則桃仁治少腹急結滿痛明矣。后世醫者,未見其血自下,而但見少腹急結,以為熱結膀胱,豈不想象之治乎?余故曰:熱結膀胱四字,后人妄添可知焉。下者愈,《脈經》作下之則愈,為是。

大黃牡丹皮湯,后世以為治腸癰之方。雖然此方豈唯治腸癰矣乎?凡治諸瘍膿未成者。茍膿已成者,非此方之所治也。至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其脈遲緊者,則此方之所治也。如彼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證,此為腸癰表證也,是非此方之所治也。若有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其脈遲緊證,則不問其腸癰也否,又不問其瘀血也否,宜與此方。何以不問其腸癰也否,又不問其瘀血也否,而與此方乎?曰:觀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證,而后宜與此方,況于其脈遲緊者乎?故方證相對,則血必自下。若其脈洪數,則膿已成,非此方之所宜也。是所謂觀其脈證也。雖然不隨其脈遲緊,而今隨其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證,是所謂隨證治之也。然則少腹腫痞者是桃仁所主,明矣。

葦莖湯,證不具。但謂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是外證也。以此四證,名肺癰者,非疾醫之義,今不取焉。雖然因胸中甲錯證,則知瘀血內結矣;因咳、有微熱、煩滿證,則知瘀血欲成膿矣,不可不以此方吐之。況又云,再服當吐如膿,則知胸中瘀血遂化成膿矣。是所以有咳、有微熱、煩滿證也。夫葦莖、薏苡仁、桃仁、瓜瓣,皆有化血成膿之功也。今雖曰當吐如膿,亦吐者皆膿也,瘀血所化也。由此觀之,則桃仁雖曰治少腹瘀血,亦變用則有治胸腹瘀血結痛之功,是所以方有桃仁五十枚也。

下瘀血湯方,治臍下毒痛,及婦人經水不利毒痛者。故后人此[1]為腹中有干血著[2]臍下,夫不問干血也否,茍有臍下毒痛證,則宜與此方。雖然服之新血下如豚肝,或經水利者,腹中臍下所著干血共下明矣。唯新字可疑。由此觀之,則下瘀血湯之名,蓋后人所命焉。余以為此方,本是丸方。疑古有小img蟲丸之名,方銘[3]不傳,故后人名曰下瘀血之湯,但以蜜和為丸,以酒煎之,似非湯法。下條有大img蟲丸,可并考。

又按:法曰: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干血著臍下。夫腹痛煩滿不得臥,豈唯產后有之乎?產后最多此證也。治以枳實芍藥散者,是法也。以法治之而不愈者,診之腹中有毒,而痛著于臍下,此為腹中有干血著臍下矣。故今轉其方,而用下瘀血湯下之。曰:未見其血自下,無用此方者,何也?曰:今用芍藥治腹痛,用枳實治煩滿不得臥,而不愈者,蓋產時已見瘀血續自下。今瘀血不續自下,是必干血著臍下。使干血不自下,是以腹痛煩滿、不得臥也,不可不以此方下之。故服湯后,新血又下如豚肝,謂之方證相對也。若不見血自下,而但用此方,治臍下毒痛者,不想象臆度之治而何也?若有瘀血,則當有臍下甲錯及結痛證。以此二法,候內有瘀血,故今用桃仁三十枚。此為治瘀血毒痛,所以用imgimg蟲破之,用大黃下之也。《類聚方》產后[4]二字加曲截[5]者,蓋此方不但治婦人產后腹痛矣。雖男子亦有瘀血自下,臍下毒痛證,則宜服此方。服湯已,瘀血又自下者愈。《方極》但云臍下毒痛,是不問瘀血也否與此方之謂也。由是觀之,謂之干血著臍下,亦屬想象臆度,不可從焉。大imgimg蟲丸證者,后世所謂勞瘵也。故《金匱要略》有五勞、七傷、虛極,及緩中補虛之說,豈仲景之言哉?是蓋后人妄添,或注文誤入,不俟余辨。但至羸瘦腹滿、不能飲食、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證,則此方所宜也。

椿按:此方蓋古來相傳之方,而仲景取以治傷寒瘥后有此證者。此人本有久瘀血,今患傷寒,故瘥后又見此證,故用四蟲,及桃仁、干漆、地黃、大黃以破血行瘀,況有桃仁一升乎。夫干血者,久瘀血也。茍有久瘀血,則必有肌膚甲錯、腹滿證也,可以見矣。

桂枝茯苓丸,證不悉具。雖然此方本五味等分,則一藥各治一證,故宜以一藥之功,推知其[6]一證矣。按此方,蓋治瘀血上沖,腹中毒痛,心下悸,及婦人胎動、血自下,或經水有變者。故法曰: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是也。由此觀之,則桃仁非主少腹有毒、瘀血自下與不下乎?余故曰:桃仁之功,大抵與牡丹皮相似矣,蓋以治腹中及臍下毒痛故也。《金匱要略》此方之條,古今諸家注解,不得其義。余嘗作此解,今不贅于此。

東洞翁嘗立診察瘀血三法,其說盡矣。仲景又別有診察瘀血外證之法,曰其身甲錯,曰胸中甲錯胸中蓋心胸上也,曰肌膚甲錯。此三法,宜以甲錯而診察瘀血也。二方皆有桃仁,故今附于此。

辨誤

李杲云:桃仁治熱入血室。杲之言過矣。夫仲景治熱入血室證,無有用桃仁之方。本論《太陽下》篇治熱入血室者有二法,一刺期門,一用小柴胡湯;一不載其方矣。未嘗見用桃仁者,治血豈惟用桃仁乎?

品考

桃仁惟一品,無華[7]渡者。奸商或雜賣[8]梅仁,不可不擇。我門去皮不去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科尔| 万盛区| 全南县| 峡江县| 广水市| 德钦县| 远安县| 玉屏| 湘潭县| 宁城县| 文安县| 方山县| 陵川县| 张家口市| 建宁县| 博乐市| 东源县| 塔河县| 兴仁县| 安国市| 鸡东县| 米泉市| 益阳市| 清水河县| 郓城县| 襄城县| 内丘县| 边坝县| 嘉兴市| 多伦县| 子长县| 临猗县| 衢州市| 凤山县| 孝感市| 舟曲县| 沾益县| 名山县| 万载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