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允賢《女醫雜言》評按譯釋
- 汪劍
- 1797字
- 2020-01-03 16:08:48
丹 毒
一婦人年四十三歲,其夫因無子,取(1)一妾帶領出外,婦憂忿成疾,兩腿火丹大發,又加熱甚,其脈大而極數,醫者多以憂愁郁結治之,皆不獲効。某詢其火丹之故,云自為室女時得此癥,每遇勞碌憂忿必發,不久而退,惟今三月不痊。某意謂濕毒,治之,先用防己飲一貼出《丹溪方》,其熱速退,又服一貼,火丹亦退大半,又于火丹紅點處刺出惡血,又服前藥二貼,火丹全退,又用四物湯、二陳湯出《局方》加砂仁一錢 人參二錢 蒼術二錢 香附一錢。
上水二鐘、姜三片空心服,調理半月而愈。
白話譯:
有一名四十三歲的中年婦女,因為不能生子,她的丈夫便娶了小妾,并且帶著小妾離開家,居住在外,這名婦女因此心懷忿怒而生了病。她的病情為兩腿部發出很嚴重的火丹,而且發熱很厲害,其脈象也脈大而數。醫生大都按照憂愁郁結的情志病來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病人找我診治,我詢問她發火丹的病因,她告訴我說,她還在少女未出嫁的時候就得了這個病,每當遇到辛苦勞碌的時候,或者憂愁忿怒的時候,就一定會發作,但不久就會消退,而這一次卻都三個月了還不痊愈。我認為她這是濕毒引起的,于是按照濕毒來治療。先用了出自《丹溪方》的防己飲一劑,病人的發熱癥狀很快就消退了,又用了一劑防己飲,火丹退去一大半。又在火丹的紅點處進行針刺,放出惡血,然后再給她服兩劑防己飲,火丹就全部退完。再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里的四物湯、二陳湯加砂仁一錢、人參二錢、蒼術二錢、香附一錢。上面這個方子用水二鐘煎,加姜三片,空腹服用。這樣調理半個月后就痊愈了。
評按:
火丹即丹毒,《諸病源候論·丹候》曰:“丹者,人身體忽然變赤,如丹涂之狀,故謂之丹,或發手足,或發腹上,如手掌大,皆風熱惡毒所為。”主要病因為火毒,《諸病源候論·丹候》又云:“風熱毒氣,客于腠理,熱毒搏于血氣,蒸發于外,其皮上熱而赤?!痹摬”憩F為患處皮膚鮮紅,色如涂丹,灼熱腫脹,發于顏面者,稱抱頭丹,發于下肢者,稱流火、腿游風等,本案即屬后者,因有勞碌憂忿即發的病史特點,故辨證屬氣火怫盛,濕毒瘀結。前醫亦看到情志病史,推測其治之不效的原因,其一,氣化則濕化,氣機怫郁,多兼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瘀滯,從本案談氏用方看,本證當兼有形實邪,僅理氣行氣,恐有不及。其次,辨治怫熱郁結,要著重辨氣機怫郁和火熱熾盛孰輕孰重,孰主孰次?;鹩舭l之是以辛散透達之藥,宣暢氣機,透熱外出,用于怫郁較明顯的情況,若氣火涌盛,邪熱鴟張,則當苦寒直折其勢,輔以壯水之主,用發散藥反而煽風助火。本案脈大而極,是氣郁化火,氣血翻涌,火熱盛極之象,若為氣郁,脈當有或沉,或弦,或緊,或緩,或澀,或遲等氣血郁滯的表現,故雖有情志不遂的病史,當前脈證并不支持氣郁為主要病機。談氏論脈,極精煉,唯其精,故能直指要點。前醫既從憂愁郁結論治,恐多疏肝解郁,行氣理氣,是以不效。
《丹溪心法》卷三載防己飲兩方:白術、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蒼術(鹽炒)、黃柏(酒炒)、生地黃(酒炒),主治腳氣沖心。又方:蒼術、黃柏、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檳榔,治痰熱食積,痰流注。
結合本案,當以前方為是?!夺t方考》曰:“是方也,木通、防己、檳榔,通劑也,可以去塞;犀角、黃柏、生地、甘草,寒劑也,可以去熱;蒼白二術,燥劑也,可以去濕。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氣,犀角能利氣中之血?!被继幧t如丹,以溫病衛氣營血辨證,邪熱顯然已波及血分,“入血則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犀角正是個中佳品(現以水牛角代)。方中檳榔又有引經之用,《退思集類方歌注》曰:“檳榔下行疾速,墜諸藥入下焦,消腫痛?!北M管該方在《丹溪心法》是治濕熱腳氣,但與此證濕毒郁結的病機相同,故可用以移治此證,所謂異病同治也。
刺血法是通過放血的方式,祛除邪氣而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目的。本案熱毒郁于血分,迫血妄行,溢于脈外,涼血散血是從內而治,點刺放血是從外施為,旁開出口,因勢利導,通瀉氣火,予邪熱以出路,且能直接排除離經之血,以防惡血瘀阻而生變故,相較內服湯藥,取效更捷。刺血療法亦有其禁忌,該法以祛邪為主,故對虛證,尤其是陰血不足者應當審慎,《靈樞·始終》曰:“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薄鹅`樞·血絡論》則云:“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仆。”
血熱退盡后,方用四物湯加人參,補氣養血,又恐正虛邪戀,灰中伏火,故用二陳湯加砂仁、蒼術、香附,行氣解郁,化痰除濕,以除有形邪實,是為善后之法。
【注釋】
(1)?。和叭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