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新加坡儒家倫理教育

1987年3月23日—31日,我作為中國孔子基金會五人代表團的成員,與辛冠潔、孔令仁、馬振鐸、丁冠之諸教授應邀訪問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這次訪問的主要目標是落實1985年9月新加坡李光耀總理訪問中國時向中國領導人提議聯合舉辦國際儒學大會的事,1986年5月新加坡副總理王鼎昌訪問中國時進一步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孔子基金會名譽會長谷牧磋商,推動國際儒學大會的舉辦。我們訪新的任務是與東亞哲學研究所具體落實會議的日程、次序、邀請人選、會議地點、接待細節等。這是中國孔子基金會第一次組團訪新,所以受到新加坡媒體的極大關注,對我們每個人都做了介紹,特別是作為孔子后裔的孔令仁教授,備受關注。我們與吳德耀所長及其同仁舉行了多次會議,落實了聯合舉辦會議的各項事宜的細節。與新加坡課程發展署儒家倫理課程編寫組教師進行了座談,劉蕙霞主任對儒家倫理教育的緣起、編寫教材的指導原則、不同年級的不同教材、各學校進行教學的實踐狀況等,做了詳細介紹,對我們啟發很大。我們對他們的艱苦工作表示誠摯的支持和衷心的感謝,同時到中學學習、觀摩“儒家倫理”教育課的教學,并參加了教學課堂的討論。1987年3月25日,中國孔子基金會五人代表團先后參觀了圣尼各拉女校和德明政府中學。圣尼各拉女校李寶絲校長率老師和家長歡迎我們,李寶絲校長介紹了她們推行儒家倫理教育的情況,以及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和倫理道德行為的實行情況,之后我們到教室觀摩學生上“儒家倫理”課的情況。之后又到德明政府中學參觀,德明政府中學副校長朱美珍介紹了學校教育的概況,并就“儒家倫理”課的教學問題與我們座談,我們提了諸如學生是否自覺選課、教師參加儒家倫理訓練班是否自愿、道德教育和修身是否與實際相結合等問題。座談后,我們與德明政府中學的同學們一起聽他們的老師講“儒家倫理”課,老師結合實際生活的實例,講得很生動,又放投影的實情記錄,同學們不僅認真聽講,而且結合自己的體會進行討論,這種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學生的心靈里種下了健康的種子,對其人生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活動結束后,我們與老師、同學合影。

3月28日,在新加坡課程發展署儒家倫理課程編寫組主任劉蕙霞博士主持下,我向儒家倫理課程編寫負責人和各校教師做“孔子倫理思想的再評價”的演講。我當時指出:應該按照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重新解釋和評價孔子的倫理思想;任何思想意識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沿革和考驗,否則它的生命力就將停止;一些思想隨著歷史的演變,將成為過去,例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我還提出:儒家倫理思想已成為華族心理結構和潛意識的一部分;一個民族必須保留自己的傳統特質,這樣才有存在和延續的價值;所以,華族要保持民族特質,就必須使優秀的儒家倫理思想發揮它的生命力。參見《新加坡課程發展署儒家倫理課程編寫組簡報》,1987年8月號第3期:11~12頁。3月29日,新加坡五個學術團體聯合舉辦演講會,我講“孔子學說的基本范疇”,就孔子的“仁”“禮”“義”“恕”“天”等做了詮釋,并揭示范疇之間的聯結及其在思想體系中的地位。然后提問,反應熱烈。訪問新加坡課程發展署儒家倫理課程編寫組結束時,劉蕙霞博士贈送我們全套“儒家倫理”課程的教材。

這年的8月30日—9月4日,在孔子家鄉山東曲阜聯合舉辦“國際儒學討論會”,我負責學術方面的籌備工作。這次會議新加坡來了40多人,儒家倫理課程編寫組的成員和教師大部分都參加了,我與徐遠和在北京接待他們,在北京住一晚后到曲阜。按照會議預先的安排,學術討論會在曲阜闕里賓舍舉行。

這次訪問新加坡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參觀圣尼各拉女校和德明政府中學“儒家倫理”課的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知行合一”的討論,其啟發性的、聲圖結合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使中學生容易接受。據報紙報道,在與儒家倫理課程編寫組同仁、教師座談結束時我表示:東方文化可以輔助西方文化之不足,儒家倫理相當適合我國的國情;儒家倫理的啟發式教學,用現實例子和故事來說明大道理,能夠收到潛移默化的功用。參見《新加坡課程發展署儒家倫理課程編寫組簡報》,1987年5月號第2期:10頁。儒家倫理課程對當前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巨大的現實價值,對青少年人格的培養、道德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法库县| 松阳县| 台北县| 百色市| 淮阳县| 永年县| 和政县| 罗甸县| 太白县| 桐乡市| 祁阳县| 深圳市| 北海市| 都匀市| 丹阳市| 马尔康县| 万荣县| 通化县| 彰化市| 民和| 阜新| 枣庄市| 文成县| 两当县| 潼南县| 肥东县| 奉节县| 九龙县| 灵璧县| 曲松县| 葫芦岛市| 湄潭县| 彰化市| 中卫市| 南开区| 华阴市| 民丰县| 云安县| 筠连县|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