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生命與生命學術:張立文學術自述
- 張立文
- 797字
- 2020-06-05 19:28:16
一、師大譚厚蘭
原北京師范大學的紅衛兵領袖譚厚蘭,是北京知名的五大紅衛兵領袖之一。1967年,毛澤東在評價紅衛兵領袖時說三個比較好的:一個是西安交大的李世英,一個是北師大的譚厚蘭,另一個是李東民。譚厚蘭作為五大紅衛兵領袖中的女學生,她有強烈的反孔意識。她曾率北師大紅衛兵到曲阜砸了孔子的墓碑,挖了孔子的墳,還砸了孔廟中的其他碑,這是兩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就連古代農民造反和軍閥混戰時都沒有干出的事,她(他)們都肆無忌憚地、無法無天地做了,在國際上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損害了中華民族的形象,可見極左思潮危害之深。1977年,北京師范大學全校召開批判譚厚蘭的大會,我第一次見到譚厚蘭,她身體較弱。五四運動以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便受到激烈的批判,儒家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被作為反動的封建主義文化,被打倒、橫掃。“文化大革命”給北師大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研究王充思想的著名學者劉盼遂教授就被紅衛兵打死。我們被分配到北師大后,便參加了北師大的“文化大革命”運動,運動幾乎是天天有會,有會必須到。開會是為了學習“最高指示”,檢討資產階級名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這是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組成部分;不參加會議,便等于對抗思想改造,便等于不劃清無產階級思想路線與資產階級思想路線之間的界限。問題很嚴重,所以不得不去。可是,我們住人民大學,到北師大開會上班雖不太遠,但交通不方便,坐公共汽車沒有直達的,不像現在有多趟直達公共汽車,當時要從人民大學坐332路到西直門,再從西直門坐16路到北師大,很麻煩。我不會騎自行車,就與方立天相約學騎車,我們倆都是浙江人,浙江丘陵地區或河網地帶多,當時絕大部分住在鄉鎮的人都不會騎車,學了一段時間,摔了幾跤,就有人帶著上路,騎車到北京師范大學。人大到北師大的馬路,當時很窄,車少人少,路兩旁都是農田,沒什么房子,只在大鐘寺有幾座農民房子,路邊有一間修自行車的店,我們經常在那里為自行車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