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認識論文集(注釋版)
- (德)康德
- 1624字
- 2021-03-26 20:28:36
四、
論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的區別
在所有思維主詞與謂詞之關系的判斷(如果我只考慮肯定判斷的話,因為隨后運用到否定判斷上是輕而易舉的)中,這種關系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是可能的。要么謂詞B屬于主詞A,作為(以隱蔽的方式)包含在概念A中的某種東西;要么B雖然與概念A有關聯,但卻完全在它之外。在第一種場合里,我把判斷稱為分析的,在第二種場合里我則把它稱為綜合的。因此,(肯定的)分析判斷是其中借助同一性來思維謂詞與主詞的聯結的判斷,而其中不借助同一性來思維這種聯結的判斷則應當叫做綜合判斷。前一些判斷也可以稱為解釋判斷,后一些則也可以稱為擴展判斷,因為前者通過謂詞未給主詞的概念增添任何東西,而是只通過分析把它分解成它的在它里面已經(雖然是模糊地)思維過的分概念;與此相反,后者則給主詞的概念增添一個在它里面根本未被思維過、且不能通過對它的任何分析得出的謂詞。例如,如果我說:一切物體皆有廣延,這就是一個分析判斷。因為要把廣延視為與我結合在物體這個詞上的概念相關聯的,我可以不超出這個概念
,而是只分析這個概念,也就是說,只意識到我隨時在它里面所思維的雜多,就可以在它里面遇到這個謂詞;因此,這是一個分析判斷。與此相反,如果我說:一切物體皆有重量,則謂詞是某種完全不同于我僅僅在一般物體的概念中所思維著的東西。因此,這樣一個謂詞的附加就提供了一個綜合判斷。
經驗判斷就其自身而言全部是綜合的。把一個分析判斷建立在經驗之上是件荒唐的事情,因為我可以根本不超出我的概念來構成判斷,所以為此不需要經驗的見證。說一個物體是有廣延的,這是一個先天確定的命題,而不是一個經驗判斷。因為在我訴諸經驗之前,我已經在概念中擁有我作出這個判斷的所有條件,我只能從這個概念中按照矛盾律抽繹出謂詞,并由此同時意識到判斷的必然性,這種必然性是經驗從來不會告訴我的。與此相反,盡管我根本不把重量的謂詞包括在一般物體的概念中,但那個概念畢竟通過經驗的某個部分表明了一個經驗對象,從而我還可以給這個部分再附加上同一個經驗的與隸屬于那個概念的部分不同的部分。我可以事先分析地通過廣延、不可入性、形狀等等所有在物體的概念中被思維的標志來認識物體的概念。但如今,我擴展我的知識,并通過回顧我從中抽象出物體的這個概念的經驗,我發現還有重量也在任何時候都與上述標志聯結在一起,因而綜合地把重量作為謂詞附加給那個概念。所以,重量的謂詞與物體概念的綜合的可能性所依據的是經驗,因為兩個概念雖然并非一個包含在另一個之中,但卻作為一個整體、即自身是直觀的一個綜合性結合的經驗的各個部分而互相隸屬,雖然這種隸屬采用的是偶然的方式。
但在先天綜合判斷那里,則完全沒有這種輔助手段。如果我應當超出概念A來把另一個概念B認識為與之結合的,我依據的是什么呢?而既然我在這里并沒有在經驗的領域里尋找它的那種有利條件,綜合又是憑借什么成為可能的呢?請看這個命題:凡是發生的事情,都有其原因。在發生的某物的概念中,我雖然思維了一種存在,在它之前經過了一段時間等等,并且從中可以引出分析的判斷。但是,原因的概念是完全在那個概念之外的,并且
表現著某種與發生的事情不同的東西,因而
根本不包含在后一種表象之中。我究竟是怎樣做到,關于發生的事物說出某種與之完全不同的東西,并且把雖然不屬于它的原因的概念卻認識為屬于它甚至是必然屬于它
的呢?在這里,如果知性相信可以在A的概念之外發現一個與它異樣、但盡管如此仍被視為
與它相聯結的謂詞B的話,知性所依據的未知之物=
X是什么呢?它不可能是經驗,因為所援引的原理不僅以比經驗能夠提供的更大的普遍性,而且以必然性的表述,從而是完全先天地、僅僅從概念出發把第二種表象加在前面的表象之上的。如今,我們先天的思辨知識的全部最終目的都是依據這樣一些綜合的、即擴展的原理的;因為分析的原理雖然極為重要而且必需,但卻只是為了達到概念的清晰,這種清晰對于一種可靠而且廣泛的綜合,亦即對于一種確實新的收獲
來說,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