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開篇:我們為什么要讀經濟學

人類社會,從來都是各種知識的大亂燉,科學、人文、經濟、歷史等,無論從哪條線去了解人類,都是一場費鞋底的知識馬拉松:

關鍵是知識的海洋有太多航線,一不留神你就撞了南墻。

不過混子哥覺得,只要抓住經濟這一個線頭,就能扒掉整個人類歷史的毛褲。因為你會發現:

為什么這么說呢?

1、宏觀方面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歷史上沒有一場仗是因為愛和正義打起來的,所有的流血背后,深層次的原因都是經濟。

比如美國南北戰爭:

經濟問題沒談攏,南北方一言不合杠上了,后來就發生了南北戰爭。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

典型的全球經濟多米諾,美國經濟歇菜,影響了世界格局。

再比如中國古代農民起義:

表面上是政治原因,

其實很大程度是經濟原因。官府橫征暴斂,征的是稅,斂的是老百姓財產。

想象一下,你家的錢全被皇帝收走去泡妹子了,你會咋做?

2、微觀方面

無論你是誰,是哪里人,無論你喜歡詩詞歌賦還是地理生物,只要你活著,就逃不開經濟。

比如牛頓:

你只知道他是個物理學家,卻不知道他還是英國鑄幣廠高管,提出了金本位。

再比如個人和市場:

燒烤店師傅起早貪黑提供夜宵服務,是因為有錢賺。

公司研發減肥產品,是因為市場有這個剛需,利潤豐富。

有些經濟學家就覺得,市場上的產品和服務,大多是受利益驅使的。在利益的驅使下,經濟就自行運轉開了。

恭喜你,一不小心就看懂了亞當·斯密的隱喻——看不見的手。

看明白了吧,如果我們把人類社會比作烤串,那經濟的作用,就是這根簽子,

貫穿始終,支撐全局。

如果我們要想搞明白人類是怎么活成這樣的、世界是怎么運轉起來的,就要跟著混子哥,先搞明白這個問題:

經濟是怎么來的?

一、經濟起源

首先,經濟是什么?

簡單地講,就是資源最優化配置。比如一瓶水,只有到口渴的人手里,價值才能發揮到最大。

然后,讓咱們回到經濟誕生的時刻,看看它的心路歷程。

階段1:原始社會

原始人胸毛長、見識短,沒啥知識儲備,幾百萬年里,沒什么追求,天天想的就是填飽肚子,談不上什么經濟,像樣的活動就這兩項:

但有時候拼了命,也只夠吃幾頓鴨脖。哎呀,做個原始人好累有木有?

不過,上帝聽到了人類的吐槽,馬上送來了一個神奇的東西:

于是人類從到處追長毛象、翻垃圾桶,變成了定居下來種地,搞農業,這叫農業革命。

階段2:農業經濟

人類開始種糧食,還學會了使用工具,這種能力,就是最早的生產力。

漸漸地,人類停下闖蕩自然的腳步,定居下來,形成部落。從此以后,人類變成了食物的生產者,不光能吃飽,還能吃撐。

甚至有了余糧!

這些余糧,就是大家的財產,我們也可以將之理解成經濟學里的資源。

但每個人手里的資源都不一樣,比如二狗子有麥辣雞腿堡,三胖子有香辣雞翅,永強有薯條可樂。

要是二狗子需要雞翅薯條可樂,咋辦?

開個玩笑。

于是大家就開始物物交換,社會嗷嗷向前發展,東西也變多了,交換頻繁,規模越來越大。

二狗子換三胖子的雞翅,這就是經濟里最簡單的一個基礎行為:

交易多了,市場就大了,貨幣隨之出現,資源就這么流動起來。沒錯,經濟就這樣出現了。

記住了,這是重點,人類經濟就是在重復交易里建立起來的,起步是農業經濟。

糧食多了,能養活很多閑人,有人不擅長種地,但手活不錯,腦袋靈光,于是出現了不同的職業分工:

這就是農業的孩子——手工業。

階段3:工業經濟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人類在和自己死磕的路上,越來越厲害:

房子大了,人多了,大家開始不滿足于眼前的茍且,追求起了詩和遠方的鋼鐵。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需求多了,產能跟不上,于是人類迎來了工業革命。

生產工具迎來整容式升級:

大家造東西的效率高了,方便了,花樣也多了。想清潔牙齒,就有人發明牙刷;想少走路,就有人發明汽車。科技也被推著進步,農業經濟把“棒”交到了工業經濟手里:

人們創造了機器,大把大把的產品從工廠進入了家里,生活水平哇哇提高,消費又推動生產力升級。

這就是我們說的經濟發展。

所以姑娘們,看明白了吧,以后男朋友不給你清空購物車,就把這本書甩給他!

工業雄起,產品豐富,很多人心思活絡,不玩生產,玩起了心眼,比如開創了這些行業:

看到這里,我們想象一下:農業是骨架,工業填充了血肉,其他行業是各種器官,它們一起組成了經濟這副軀體。

原料、產品、服務、錢等資源,都在市場上有條不紊地流動著,去到它們能實現價值的地方,這就是咱們熟悉的經濟——的大概。

二、 “經濟”這個詞是咋來的

其實經濟這個詞,一開始的意思跟現在差了八條街。

想知道它咋來的,咱得記住三個地方:

現在的經濟一詞,是由英文economy翻譯過來的,最早來源于古希臘語。

在中國,經濟這個詞出現于東晉,是經世濟民等詞的濃縮,這格局就大了:

一中一西,意思也不同,這倆詞是怎么碰撞在一起的呢?

這就要說到我們愛學習的老鄰居日本。

日本很早就跑到中國學習,順便把經濟拷貝了一份帶回家。

到清朝時,日本又學習歐洲,搞工業革命,于是把economy翻譯成了“經濟”。

后來中國從舊制度中覺醒,新文化運動爆發,引入了很多新詞,其中經濟也從日本海歸。

于是,在中國,經濟有了現在的意思。

嚴復曾將其翻譯為“生計”,后來因為經濟這個詞符合時代潮流,就改為了經濟。

兜兜轉轉,海歸的經濟一詞就占了主流,這個故事可能是要告訴我們:

三、經濟的學問

有了經濟,人們就開始研究它,用力一猛,就研究出很多學科,混子哥幫你做了張表:

經濟學能教你把手頭資源,比如錢、時間,用得更有效。

所以學經濟學就算成不了專家,也能混得更好。

可這么多科目,想了解它們,該從哪兒下手呢?

從高大上的理論開始,提高逼格?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經常想知道這些問題:

所以這本書里,不妨從生活出發,去了解我們會用到的生活經濟常識吧!

比如這些:

搞懂了生活中的經濟知識,也許我們不會成為專家,但能明白生活的邏輯,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

生活,就是要活明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平罗县| 漠河县| 潮安县| 翁源县| 绥化市| 澜沧| 东丰县| 师宗县| 额尔古纳市| 三台县| 莒南县| 翁源县| 开阳县| 吉隆县| 涞源县| 宁安市| 忻州市| 海伦市| 通化市| 海兴县| 凌源市| 九台市| 寿阳县| 奎屯市| 米林县| 甘洛县| 株洲县| 徐闻县| 壶关县| 柞水县| 奉节县| 岳阳县| 永昌县| 菏泽市| 西乌| 湖北省| 舞阳县| 庄浪县| 房山区|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