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前言 能者上,平者讓 庸者下,劣者汰

“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誰砸企業的牌子,企業就砸誰的飯碗。”

——張瑞敏

促使我動筆寫這本書的緣由,是微軟公司創始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傳記里的下面這些文字——

在大多數公司里,某項成功也許就能讓你輕松上10年,但在微軟,這樣的成功只代表你下一個工作可能會做得更好。微軟絕不會讓人員停留在過去的成就上。微軟認為,今天的績效不代表一切,任何想停留在原地的人都很容易被別人超越。因此,在這種環境下,人人都要全力以赴,任何人都不許找理由或借口。

微軟是一個完全以成功為導向的公司,用“處處以成敗論英雄”的方式自動選擇和淘汰員工,只有最成功的人員才能被留下來,不斷晉升。

微軟公司采取定期淘汰的嚴酷制度,每半年考評一次,并將效率差的5%的員工淘汰出去,使員工保持一定的競爭壓力。自1975年以來,微軟一直保持了很高的淘汰率(多年累計淘汰率超過85%)。

“能者上,渾水摸魚者走人。”這是微軟的用人原則。不斷地裁掉最差的員工,是微軟的一貫做法。像激烈競爭的軟件市場一樣,微軟內部人才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加之微軟擴張得異常迅速,每隔幾個月就得重新組合一次,使得內部人才的競爭愈演愈烈,甚至充滿了火藥味。

美國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韋爾奇一直強調這樣一個觀點:不斷地裁掉最差的10%的員工,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各層經理每年要將自己管理的員工進行嚴格的評估和分類,從而產生20%的明星員工(“A”類),70%的活力員工(“B”類)以及10%的落后員工(“C”類)。比爾·蓋茨是這種觀點的頭號支持者。因此,微軟公司內部也實行獨樹一幟的達爾文式管理風格:“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于是,微軟公司總是不斷地將資質較差的員工排除掉,以保持整個企業正常的“新陳代謝”狀態,讓企業保持彈性。

微軟公司從來不以論資排輩的方式去決定員工的職位及薪水,員工的提拔升遷取決于員工的個人成就。在微軟,一個軟件工程師的工資可以比副總裁高,這是其他公司沒有的機制。這一點同樣營造起了公司的競爭氛圍,給員工帶來了壓力,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到1992年時,依靠公司為獎勵目標達成配送的股票,微軟已經有3000名員工成為了百萬富翁。

看到這些文字,我腦海里立刻浮現起了海爾集團CEO張瑞敏的一句名言:“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微軟員工在微軟里的成功,充分證明了這句話的科學性。

事實上,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會把“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才標準!每一位在職場中取得了成就的人,必定對此深有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澄江县| 九寨沟县| 惠州市| 海安县| 丹巴县| 灵璧县| 洪雅县| 晋中市| 安阳县| 德阳市| 黎平县| 东兴市| 儋州市| 自治县| 西安市| 延安市| 五家渠市| 海口市| 池州市| 长海县| 曲阳县| 肇庆市| 东光县| 兴仁县| 兴安县| 教育| 祥云县| 莲花县| 巴楚县| 石屏县| 塔河县| 南郑县| 柘城县| 油尖旺区| 茂名市| 武乡县| 富裕县| 临安市| 秦安县|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