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性格在社交中的重要影響
書名: 3分鐘勵志小叢書:性格作者名: 李津編著本章字數: 7459字更新時間: 2019-12-23 15:24:09
性格與社交性
能“自我開放”的人通常愿意將自己的性格與人生觀以及開心和煩惱與別人分享。
千人千面,也各有所長所短。有的人雖能言善道,卻不善于表達自己內在的感觸想法;反之,有人雖木訥寡言,卻能細膩且清楚地把內心感受與好朋友分享。這兩種人前者自我開放性較低,后者較高。當然,沉默寡言的人有許多是自我開放性較低的,口才好的人有很多是自我開放性較高的。
有的人容易相處,有的人卻渾身帶刺不容易接近。有時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好像走到哪里都有朋友,而且,只要見到任何認識的人,都能興奮地打招呼或聊天,這樣的人絕不會逃避參加聚會。在宴會上,他們總是能和別人聊成一片,即使是第一次認識的朋友,也談得興高采烈。這樣的人特別具有社交性格,也就是所謂的“社交家”。
與人相反,總有人很不喜歡與人共處。這種類型的人即使見到熟人也只是淡淡地打招呼,而且跟別人聊天之前還猶豫到底該講些什么,結果因為想東想西猶豫再三,與人交談便越講越小聲,和他談話就變得非常累,特別是剛剛認識的朋友。這種類型的人由于過于謹慎、想得太多,和別人聊天或交往便容易緊張。所以,他們最怕參加有許多人在場的聚會。這樣的人屬于社交性偏低,也就是“社交白癡”的類型。
性格的社交性
社交性高低的第一個判斷標準是當事人是否容易融于新環境。
如果是社交性較高的人,哪怕是只進公司一天,就能夠感覺輕松自然。他們總是笑臉迎人,主動而親切地與上司及下屬聊天或溝通意見,迅速地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因為這種人性格開朗、樂觀豁達。
相對地,社交性偏低的人,哪怕進公司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依然無法拋棄自我封閉防衛的心態。他們一直處在緊張、與人隔閡的狀態,根本無法與同事和諧快樂地相處,和整個公司的氣氛也是格格不入。
社交性的高低差別,通常會顯示在第一次與人見面時。有些人一認識新朋友,就能敞開心胸地與對方交談,根本不管對方與自己是否熟識。反之,社交性低的人與人初次見面,總是不知道該說什么或者無精打采,搞不好還讓人以為他生病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別人不喜歡和這種自我封閉的人交往,當事人更容易因為在社交場合沒成就感而更加退縮,極力避免出現在類似的場合。
判斷某人社交性高低的第二個標準,是看他是否習慣于“與陌生人閑談”。所謂“閑談”指的是沒有特別目的的聊天。通常這種閑聊有助于潤滑人際關系。人與人見面如果有什么事情必須談,自然非開口不可;但在沒有特定目的的情況下能否聊得起來,便可看出此人社交能力的高低。
社交性高的人一般比較會選擇輕松話題,閑扯再久都不會感到無聊。反之,社交性偏低的人會選擇讓對方驚訝或不適合的話題,從而使談話氣氛變得尷尬。
社交性高低的第三個判斷標準,是與人相處是會怕東怕西,還是隨和客氣。比如,當朋友約自己去喝一杯時,當事人是會立刻答應,還是習慣于考慮半天后加以拒絕。如果過度擔憂顧慮,許多建立親密人際關系的機會便會溜走。不過,如果臉皮太厚,不知道節制,也有可能把人際關系搞砸。所以,隨和的人總是能和諧地接納別人的邀請或建議,適度地表達自己的希望。至于凡事畏縮的人,因為不伸出友誼的手,別人當然也難以跟他建立良好關系。
性格的自我開放性
能“自我開放”的人通常愿意將自己的性格與人生觀以及開心和煩惱與別人分享。
但有的人雖能言善道,卻不善于表達自己內在的感觸想法;反之,有人雖木訥寡言,卻能細膩且清楚地把內心感受與好朋友分享。這兩種人前者自我開放性較低,后者較高。
當然,沉默寡言的人有許多是自我開放性較低的,口才好的人大多自我開放性較高。不可忽略的是,“社交性”與“自我開放性”是兩回事。比如,有些人雖然在公共場合能以巧言妙語博人歡笑或帶動氣氛,但要他談論內心感受就支支吾吾起來,這種類型的人便是“社交性”高而“自我開放性”低。
女性的自我開放性通常比男性高。這種差別大概是社會規范造成的。因為男性從小就被灌輸不可隨便表露感情、必須保持冷靜的觀念,久而久之便不習慣把自己內心的困難、不安及痛苦講給別人聽。相對地,女性在表達自我的能力上,就比較少受社會習慣的壓抑。甚至我們的社會常給予能表達自我的女性較高評價,認為他們“性感”或“可愛”??傊?,由于社會規范一者以嚴,一者以松,造成了男性和女性在“自我開放性”上出現極大的差距。
心理學者杰拉德指出,能將內心向重視你的人敞開是性格健康的重要特征。同時,要擁有健康性格,向別人“開放自己的內心”可以說是最好的做法。通常,為了適應社會的各種規矩,不發生沖突,大部分人都必須相當程度地壓抑自己。在社會生活上這是必要的,只是若壓抑過度便可能產生身心障礙。
所以,杰拉德強調,在社會生活之中,至少要有一兩個可以傾訴、發泄心中郁悶或不滿情緒的朋友。這是擁有健康性格的重要條件之一。
當然,“自我開放性”并非越高越好。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若一方抱著很高的期待,另一方卻關起心靈的大門,兩人便無法溝通和交往。所以敞開自己,絕對是發展親密朋友關系的基本條件。然而,若一見面或是在公開場合就過度吐露細膩、復雜的心情,怕只會令聽者大感困惑,不知如何應對。所以,自我開放必須看場合,而且要適可而止,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健康的性格。
善于與性格不合的人相處
如果因為性格合不來就冷言冷語相待的話,你的人際關系永遠也不會好轉。所以,用適度“友好”的態度相處是非常必要的。
與性格不合的人相處,適度的“友好”是必要的。
在公司里的上司、前輩、同事、晚輩中,肯定會有與自己性格合不來的人。和其他的人能心情愉快地交談,可是說什么也不愿意和那個人交談,談也談不到一塊兒,總是話不投機,相互之間的關系較疏遠。大概每個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事實上,在公司中有與自己性格合不來的人是必然的,而與自己性格非常投緣的人是很少的。即便是自己選擇的終生伴侶,因為性格不合而離婚的也大有人在。更何況在公司中,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幾萬的成員并不是由自己選擇的,因而遇到與自己性格不合的人是必然的。
如果因為性格合不來就冷言冷語相待的話,你的人際關系永遠也不會好轉。所以,用適度“友好”的態度相處是非常必要的。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強迫自己喜歡對方,自己的神經和心理會產生排斥。雖說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但強迫自己去喜歡不喜歡的人,這是不可取的。那樣的話,自己的神經和心理會受不了,自己會很疲憊。
但用適度“友好”的態度去應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如果能有不做對方不喜歡的事的意識,彼此之間的關系會更和諧融洽一些。為此,平時你要下工夫了解對方討厭什么事情。比如,他可能討厭談一些私人的話題,討厭別人的干涉,討厭背后議論別人,討厭別人不遵守時間等等。自己平時如果能多注意對方的態度,就可以大致了解對方討厭什么。
不做對方不喜歡的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能真正做到這一點,那你的人際關系一定會很和諧融洽。
怎樣與敏感型性格的人相處
只要我們有彼此溝通的耐心、誠意和愿望,我們就能溝通。
如果你發脾氣,對人家說出一兩句不中聽的話,你會有一種發泄的快感。但對方呢?他會分享你的痛快嗎?你那火藥味的口氣,敵視的態度,能使對方更容易贊同你嗎?
“如果你握緊一對拳頭來見我,”威爾遜總統說,“我想,我可以保證,我的拳頭會握得比你更緊。但是如果你來找我說:‘我們坐下,好好商量,看看彼此意見相左的原因是什么?!覀兙蜁l覺,彼此的距離并沒有那么遠,相左的觀點并不那么多,而且看法一致的觀點反而居多。你也會發覺,只要我們有彼此溝通的耐心、誠意和愿望,我們就能溝通。”
工程師史德伯希望他的房租能夠減低,但他知道房東很倔強敏感。“我寫了一封信給他,”史德伯在講習班上說,“通知他,合約期一滿,我立刻就要搬出去。事實上,我不想搬,如果租金能減低,我愿意繼續住下去,但看來并不可能,因為其他的房客都試過——失敗了。大家都對我說,房東很難打交道。但是,我對自己說,現在我正在學習為人處世這一課,不妨試試,看看是否有效。
“他一接到我的信,就同秘書來找我。我在門口歡迎他,充滿善意和熱忱。開始我并沒有談論房租太高,只是強調我多么地喜歡他的房子。我真是‘誠于嘉許,善于稱贊’。我稱贊他管理有道,表示我很愿再住一年,可是房租實在負擔不起。
“他顯然是從未見過一個房客對他如此熱情,他簡直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然后,他開始訴苦,抱怨房客,其中一位給他寫過14封信,太侮辱他了。另一位威脅要退租,如果不能制止樓上那位房客打牌的話。‘有你這種好相處的房客,多令人愉悅啊!’他贊許道。接著,甚至在我還沒有提出要求之前,他就主動要減收我一點租金。我想要再少一點,就說出了我能負擔的數字,他一句也不說就同意了。
“當他離開時,又轉身問我:‘有沒有什么要為你裝修的地方呢?’
“如果我用的是其他房客的方式要求減低房租的話,我相信,一定會碰到同樣的阻礙。使我達到目的的是友善、同情、稱贊的方法。”
一位女士——社交界的名人——戴爾夫人說:“最近,我請了少數幾個朋友吃午飯,這種場合對我來說很重要。當然,我希望賓主盡歡。我的總招待艾米,一向是我的得力助手,但這一次卻讓我失望。午宴很失敗,根本看不到艾米,他只派了個侍者來招待我們。這位侍者對第一流的服務一點概念也沒有,每次上菜,他都是最后才端給我的主客。
“有一次,他竟在很大的盤子里上了一道極少的芹菜,肉沒有燉爛,馬鈴薯油膩膩的,糟透了。我簡直氣死了,我盡力從頭到尾強顏歡笑,但不斷對自己說:等見到艾米再說吧,我一定要好好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這頓午餐是在星期三。第二天晚上,聽了為人處世的一課,我才發覺:即使我教訓了艾米也無濟于事。他會變得不高興,跟我作對,反而會使我失去他的幫助。我試著從他的立場來看這件事:菜不是他買的,也不是他燒的,他的一些手下太笨,他也沒有法子。同時也許我的要求太嚴厲了,火氣也太大了。所以,我不但不準備苛責他,反而決定以一種友善的方式作開場白,以夸獎來開導他。事實證明,這個方法的效果棒極了。第二天,我見到了艾米,他帶著防衛的神色,嚴陣以待準備爭吵。我說:‘聽我說,艾米,我要你知道,當我宴客的時候,你若能在場,那對我有多么重要!你是紐約最好的招待。當然,我很諒解:菜不是你買的,也不是你燒的。星期三發生的事你也沒有辦法控制。’我說完這些,艾米的神情開始松弛了。
“艾米微笑著說:‘的確,夫人,問題出在廚房,不是我的錯。’
“我繼續說道:‘艾米,我又安排了其他的宴會,我需要你的建議。你是否認為我們再給廚房一次機會呢?’
“呵,當然,夫人,當然,上次的情形不會再發生了!
“下一個星期,我再度邀一些要人午宴。艾米和我一起計劃菜單,他主動提出把服務費減收一半。
“當我和賓客到達的時候,餐桌上被兩打美國玫瑰裝扮得多彩多姿,艾米親自在場照應。即使我款待瑪莉皇后,服務也不能比那次更周到。食物精美可口,服務完美無缺,飯菜由四位侍者端上來,而不是一位。最后,艾米親自端上可口的甜美點心作為結束。
“散席的時候,我的主客問我:‘你對招待施了什么法術?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周到的服務。’”
波士頓郊區曾發生了一件能證明這個真理的事。
有一段時間,波士頓的《先鋒報》刊登有關墮胎專家和庸醫的廣告。表面上是給人治病,骨子里卻以恐嚇的詞句,類似“你將失去性能力”等等,欺騙無辜的受害者。他們的治療方法使受害者滿懷恐懼,而事實上卻根本沒有任何正面作用。他們害死了許多人,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只要繳點兒罰款或利用政治關系,就可以逃脫責任。
這種情況太嚴重了,以致波士頓很多善良的民眾被激起了義憤。傳教士拍著講臺,痛斥報紙,祈求上帝能終止這種廣告。公民團體、商界人士、婦女團體、教會、青年社團等,一致公開指責,大聲疾呼——但一切都無濟于事。議會掀起爭論,要使這種無恥的廣告處于不合法的境地,但是在利益集團和政治的影響力之下,各種努力均告失敗。
華爾醫師是波士頓基督聯盟的善良民眾委員會主席,他的委員會用盡了一切方法,都失敗了。這場抵抗醫學界敗類的斗爭,似乎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但有一天晚上,華爾醫師試用了波士頓顯然沒有人試用過的一個辦法。他所用的是仁慈、同情和贊美。他企圖使報社自動停止那種廣告,為此,他寫了一封信給《先鋒報》的發行人,表示他多么仰慕該報:新聞真實和社論尤其精彩,是一份完美的家庭報紙,他一向愛看該報。華爾醫師表示,以他的看法,它是新英格蘭地區最好的報紙,也是全美國最優秀的報紙之一?!叭欢?,”華爾醫師說道,“我的一位朋友有個小女兒。他告訴我,有一天晚上,他的女兒聽他高聲朗讀貴報上有關墮胎專家的廣告,并問他那是什么意思。老實說他很尷尬,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貴報深入波士頓上等人家,既然這種場面發生在我的朋友家里,在別的家庭也難免會發生。如果你也有女兒,你愿意她看到這種廣告嗎?如果她看到了,還要你解釋,你該怎么說呢?很遺憾,像貴報這么優秀的報紙——其他方面幾乎是十全十美——卻有這種廣告,使得一些父母不敢讓家里的女兒閱讀??赡芷渌汕先f的訂戶都和我有同感吧!”
兩天以后,《先鋒報》的發行人回了一封信給華爾醫師。日期是1904年10月13日。華爾醫師保留了這封信:
親愛的先生:
十一日致本報編輯部來函收納,至為感激。責函的正言,促使我實現本人自接掌本職后,一直有心于此但未能痛下決心的一件事。
從下周一起,本人將促使《先鋒報》摒棄一切可能招致非議的廣告。暫時不能完全剔除的廣告,也將謹慎編撰,不使它們造成讀者的任何不快。
責函患我良多,再度致謝,并盼繼續不吝指正。
《先鋒報》發行人
1904年10月13日
不久,《先鋒報》便把有關墮胎專家的害人廣告撤銷了。由此可見,仁慈、同情、贊美的力量,有時候能發揮神奇的作用。
與人和睦相處的妙法
記住,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動與別人多接觸、多溝通,才能與性格不合的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際交往關系。
人海茫茫,蕓蕓眾生,在社會生活當中,誰都會遇到與自己合得來和合不來的人。跟與自己合得來的人當然能很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即便不交流也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問題是如何跟與自己性格合不來的人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
為了與和與自己性格合不來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自己平時多用心、多留神是非常必要的。在掌握了人際關系基本常識的基礎上,當遇到什么事的時候,自己要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觀點和看法。做這些努力對彼此之間關系的好轉大有作用。下面列舉幾個要點,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明白“棘手”不是“討厭”
當你覺得別人不好應付、很棘手時,不要讓這個階段迅速發展到個人感情的好惡階段,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發展到討厭的階段,要想變為喜歡是相當困難的。
即使認為是性格不合的類型,也絕不能陷入到討厭對方的情感之中去。只能停留在覺得對方很難與之相處、有些棘手的階段,才可能冷靜地和對方相處。
要與合不來的人多溝通、多交流
不論是誰,都是從覺得與對方合不來的一瞬間開始,進而不知不覺回避與對方交往的。這樣彼此之間的關系永遠也得不到好轉。越是覺得與對方合不來,就越需要增加與對方交流溝通的次數,越需要主動了解對方。只有這樣增進彼此了解,才能掌握對方的性格與個性,消除彼此誤會和偏見,從而相互信任和理解,達到消除隔閡的目的。
另外,不能對對方的言語表面或者對方的表情、態度、動作等非語言的部分妄加推測。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公司中有些人不善于表達情感,屬于內向型性格。通過多接觸、多溝通、多交流,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對其有諸多誤解,彼此之間的關系也很可能因而得以好轉。
記住,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動與別人多接觸、多溝通,才能與性格不合的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際交往關系。
使對方心情愉快些
在和別人初次見面,讓對方聽自己談話之前,要先聽對方的談話。不要刻意尋找對方的缺點和短處,而要善于發現對方的優點和長處。
其實把人際糾紛消滅于未發現之前的最大秘訣莫過于:尊重對方、自己謙遜。很多人總是容易對自己寬容而對他人嚴格,對自己的不足不管不顧,卻專挑別人的毛病,批評別人。在你的周圍也一定有這樣的人吧?這種人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好吧?
倘若你能用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容的態度與人相處,會減少很多人際關系的糾紛。尊重對方,重要的是恰當地使用贊美的語言。當然,胡亂地使用奉承的語言并不是贊揚,贊揚和奉承是截然不同的。贊揚是發現并承認對方現實存在的優點,是誠心的,讓人高興;奉承是夸大優點或編造優點,是虛假的,令人生厭。說一些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話,別人會立即明白那不過是奉承而已,反而會產生反感。因此,使用真正佩服對方的贊美語言是最重要的,切忌阿諛奉承、溜須拍馬。
心理學家馬斯絡曾說過:人類最大的需求就是得到他人的認可。贊揚的話正好可以滿足人類的這種心理需求。因此,要積極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并真誠地用語言坦率地表達出來,而非刻意奉承。這樣對方就會敏感地察知你的心意,并為之感到高興。你們之間的關系也會向圓滿健康的方向發展。
還有一點,在和別人初次見面,讓對方聽自己談話之前,要先聽對方說;不要刻意尋找對方的缺點和短處,而要善于發現對方的優點和長處;不要總想著讓對方尊重和承認自己,而要自己先尊重和承認對方。用這樣的心態與人相處,對方的心情一定會很愉快,這就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了良好的開端。讓對方有一個好心情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最大秘訣,不管那個人是什么性格。
勇敢說出別人的優點
很多人在心里認為對方“好極了!”“真棒!”“真漂亮!”,但不擅于說出口來。即使是夫妻之間,很多人也不善于把自己的心情傳達給愛人,也許是認為“即使不說,也能領會吧”。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你不說別人就不知道。無論你心里怎么想,只要沒用言語表達出來,你的想法就永遠也不會為對方所知。
發自內心地贊揚對方,更應該真誠地把這種贊揚說出來,讓對方知道你的心情,才是人與人之間思想、感情交流的根本。
優點和缺點往往是相對的
如果一個人不能很好地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相反卻總看到別人的缺點和短處,這樣的人即使勉強說一些贊揚別人的話,也不可能讓別人高興。如果你也有這種傾向,那你一定要試著改變自己的視點。
事實上人的優點和缺點往往是相對的。比如:過于神經質而斤斤計較的人,換一種角度也可以說是一個能夠注意到細微之處而比較細心的人;馬馬虎虎、粗心大意的人,換一種角度也可以說是不拘小節而心胸寬廣的人。
一開始就與自己性情相投的人,在與對方的交往中自然會看到對方的優點??墒?,自己覺得有些不好應付的人,就容易看到他的缺點。這都是受了自己既有的看法和觀點的影響。一個人如果能冷靜地看別人,總能夠看到對方的優點和長處的??傊?,最重要的是試著改變自己的“視點”和“著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