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平常心,讓你的“錢途”更高貴!

致富是使我們自己享受完美的人生!

在我們饑餓的時候,能有食物;

在我們干渴的時候,能有甘泉;

在我們對勞作產生倦怠的時候,能有游玩的喜悅。

我們還能夠擁有精美的物品,我們能夠自由地眺望大地,能夠滿足才智和精神的需求,能夠施愛于人,能夠多行善舉,能夠帶給世界一些良知和真理。

這就是完美的生活。

套用圣嚴法師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正確的錢態度就是:

喜愛它、追求它、使用它、輕視它。

1.說吧,說你愛錢吧

在每個人的生活里,錢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錢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錢,那么,為什么我們不能像其他事情一樣,大聲說,“我們其實都愛錢”呢?

愛錢,又有什么不好?

財富故事

在經歷了父親那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之前,王小姐從來都對錢鄙夷不屑。

她有很深的仇富心理,仇錢心理。她看到錢就惡心,覺得是很臟的東西。

不過她并不是吃不到葡萄而說葡萄酸的那種人,而是那種葡萄吃的膩歪而說葡萄酸的小姐式人物。王小姐的家庭條件算是不錯,生在北方一座中等城市的小康家庭,又是獨生女,父親在銀行工作,母親在醫院上班。雖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但也算得上富里生富里長。

也許這種優越的生活環境,養成了她清高任性的性格,有點林黛玉氣質。

大學畢業后,家里花了很多錢,把她安置到一家銀行上班,可是王小姐很討厭這份工作,她覺得錢是很臟很臟的東西,她也看不慣周圍那些愛錢的同事,她幾乎沒有什么朋友,因為她喜歡和她一樣不食人間煙火的朋友。這樣的朋友,真的是太少。但凡別人身上有一絲銅臭,她都像躲瘟神一樣地躲著人家。很快,她就辭職了,在家專業“啃老”,過著大小姐的生活。只讀書,只談風月,兩耳不聞金錢事。

王小姐自我感覺非常好,她說世界上沒有人比她更純凈高潔。

但在她28歲那年,她的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一年,父親不幸得了淋巴癌,一場疾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母親也因為操勞得了肝病!父親過世后,家底兒空了,身體虛弱的母親處處需要自己照顧。活了將近30年,王小姐第一次面對柴米油鹽,第一次思考吃喝拉撒。她才知道,原來很多事,都要靠錢的支持才能完成的。

那時候,她開始動了創業的念頭,她從最簡單的做起,開了一家飾品店,后來慢慢做大,到現在,她已經在省內擁有十幾家珠寶店了!

談及自己對錢的態度,王小姐務實得很了,她說:“金錢和事業是一個平臺,目的是為了讓你更好地享受生活。除了物質上的享受以外,還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因為擁有金錢,你獲得了別人的認可,你能進入到一個精英階層,周圍接觸的都是很優秀的人,他們樂于把你當做朋友和工作伙伴,這是一種高智商的交流,能夠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種交往的過程充滿了樂趣。”

她說,她用錢不僅治好了母親的病,還帶著母親一起游歷了希臘、埃及等十幾個國家,比起父親去世時家境窘迫的樣子。無疑,現在的生活更美好。

求財啟示

從來沒有人負責把我們這個年紀該懂的事,在我們到達這個年紀的前一刻,清楚地告訴我們。害得我們總是在過了那個年紀的后一刻,才恍然大悟,然后剩下遺憾欷歔。“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錢明明就是最容易使用的度量衡標準,就像長度用米,容積用公升,重量用公斤。人生呢?輸贏呢?得失呢?用錢來界定與衡量不是挺干凈利落的?其實我們都愛錢,只是大家都羞于說。

說到錢的態度問題,我又想起了圣嚴法師的一句話,他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圣嚴法師當然不是用來說錢這個事的,可是用來分析錢的問題,也完全適合。

我們一輩子都離不開和錢打交道,都離不開錢,都需要錢,都愛錢。錢和氧氣一樣,停止呼吸會死,停止吃飯喝水一樣不能活,更何況金錢還能幫我們治愈疾病、表達愛心、弘揚善意呢?

所以,錢在每個人的一生里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錢的正確態度就是面對金錢,接受金錢,處理金錢,到最后,放下金錢。

2.錢要賺,做人的原則不冒犯

俗話說“無奸不商”,有些人之所以安于平庸,放棄成為富人,就是受了這句話的誤導。他們認為,一個人要變得富裕,總是要以犧牲做人的原則為代價,甚至是違背自己的道德良知。

其實,誠如個性和善良并不沖突,賺錢和信仰也可以和諧。

財富故事

二十多年前,她隨著人潮來到了香港。這個時候的香港,輪渡依然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從九龍到港島,上岸的地方就叫灣仔碼頭。每天,在碼頭上等待擺渡的人群川流不息,所以,各式各樣的小攤隨處可見。為討生計,她做起了家鄉的水餃,擺起了一個手推車的小攤。雖然條件艱苦,但因為她的水餃做工精細、味道獨特,所以很受人們歡迎。有的時候,為了買到她的餃子,向來做事效率高、節奏快的香港人不惜等上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一片片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中,她的生意日漸火暴。

一天,一個很熟悉的朋友突然走到她的面前,不由分說,拉起她的手就走,說要帶她去一個地方。在路上,她終于問清楚了事情的狀況。

原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的朋友將她的餃子帶到了一個宴會上。在宴會上,一家日資百貨公司的老板驚訝地發現,自己從小嬌生慣養、對飲食極其挑剔的小女兒竟然胃口大開,一口氣吃了二十多個餃子,詢問之后,日本老板才知道,這個水餃是她制作的。看似普通的水餃,竟然贏得挑剔女兒的歡心,這個日本老板意識到水餃的制作工藝不簡單,于是他叫那個朋友聯系到她,說有意跟她合作。

她和朋友很快就來到了這家日資公司。日本老板顯然非常重視這次會面,因為他不僅派出了多名商務代表一起洽談,更是制訂了詳細的合作方案。雙方寒暄過后,日方的一個代表隨之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們可以去參觀一下你的工廠嗎?”

這個要求立刻讓現場的氣氛變得尷尬起來。原來,為了能促成這次合作,朋友幫她隱瞞了街邊小販的身份。她顯然也看出了事情的端倪,但她并沒有為自己隱瞞下去,而是誠懇地說:“很抱歉,我還只是一個擺攤的小販,并沒有什么工廠。”這話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在場日本人的一陣哄笑。

所謂的“洽談”在這個時候戛然而止。在一片笑聲當中,她和朋友走出了這家公司,她也料定這樣的合作根本沒戲。可就在第二天,朋友那里又傳來了好消息,說日資公司再次邀請和她見面。明知合作一事沒有任何希望,但出于朋友的情面,她還是應邀前往。

這一回,日本老板還沒有等她開口,就送給了她一份驚喜:“我給你興建工廠,給你樹立品牌,答應把你的水餃賣到全香港、全日本,你干不干?”

難道天上掉餡餅了?如此優厚的條件擺出來之后,她心動了,可就在接過日方擬定的和約時,她異常冷靜地放下剛拿起來的筆,說:“很抱歉,我不能和你們合作!”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一個世界性的日本公司邀請一個街邊的小販合作,小販有什么理由好拒絕?

原來,她注意到和約上清楚地寫著:合作以后,日方將餃子重新包裝,變成只在百貨公司出售的日本餃子。這讓她意識到,自己包的餃子以后將在灣仔碼頭銷聲匿跡,這樣一來,原本來買她餃子的人今后很有可能就吃不到了,因為百貨公司里的售價絕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所以,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次合作。

遭受一個街邊小販的拒絕,這是日本老板始料未及的。雖然合作并沒有成功,但日本老板聽過她的解釋之后,不禁對她豎起了大拇指,說:“這樣有定力、不忘本的人,將來一定會有很好的前途!”

沒錯,這個拒絕日本大公司的街邊小販就是香港“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的創始人臧健和,如今她的事業有多紅火,自不待言。在香港,上到香港特首,下到市井百姓,沒有人不知道臧健和名字的。通常,在臧健和通過海關的時候,還沒有出示自己的證件,海關人員就可以叫出她的名字。很多香港人都親昵地稱臧健和為“臧姑娘”,因為在他們看來,她永遠都那么可親可敬。

天上真真實實地掉過餡餅在臧健和碗里,但她并不撿,不是她不敢,而是她不愿。因為在她的心里,有一些東西是無法妥協,也絕不能妥協的,那就是做人的原則!

求財啟示

在金錢和做人的原則相沖突的時候,臧姑娘想都沒想就站到了做人的原則這一邊,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致富,反而把她抬舉到更雄偉的金山上。

臧姑娘成功的案例給全世界的人都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課:賺錢,可以不以犧牲人格為代價。

我一直堅信,上帝不會虧待正直的人,上帝眷戀有正義感的人,一個只貪圖眼前利益,見利忘義,沒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是無法做成大生意的。他有可能成為一個富人,但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貴人。只能富一時,無法富一世。

缺乏使命意識,使一些創業者成為商場的投機者和賭徒,在商場投機和設賭,注定要被商場拋棄。三十多年來,那些曾經大紅大紫、靠投機取巧紅極一時的公司早已經在成功名單中逐漸消失。而一個心懷天下,慈悲為懷、人格高尚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像臧姑娘一樣真正的富人。他們心存使命,帶著高度的責任感做事,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什么事是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這樣的人,才能基業常青,既富又貴。

你也想擁有富貴人生吧?請以臧姑娘為偶像。

3.替別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賺錢

是自私的人容易成功,還是善解人意的容易成功?

多數人會認為前者容易創業成功。因為我們總是被熏陶: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似乎善解人意為人作嫁衣的人只能成佛成仙被供奉于廟堂,在俗世間根本沒法廝混。

其實,賺錢不一定要踐踏自己的善心,有時候,替別人著想,就是在為自己賺錢。

財富故事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公司實行的都是“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這樣一來,包括午餐在內的午休時間就只有一個多小時。在這樣一段不短不長的尷尬時間內,很多上班族只能在辦公室里百無聊賴地混到下午上班,或者趴在辦公桌上隨便睡一覺。那么,誰能給辛苦的上班族提供一個午睡休息的地方呢?

深圳打工妹雪兒看到同事的辛苦,心疼都市打工族,她做了件善事,開了一個“雪兒午休吧”,她也因此富了起來。

雪兒是湖南人。2008年春節過后,她隨老鄉來深圳打工,在羅湖區的一家港資化妝品公司找到了一份市場策劃兼文案創意的工作。公司實行的是“朝九晚五”制,中午連午餐在內只有一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再加上在辦公室里休息實在不方便,雪兒就跟著姐妹們到街上溜達,逛超市,喝咖啡等等。

逛街的次數多了,雪兒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到中午,發廊、美容院、茶藝館和咖啡屋等環境舒適、安靜的場所,顧客比雙休日的時候還要多。

一天中午,一位女同事請雪兒陪她去美容院做美容,聽到一位剛做完美容的女子對她的同伴說:“這地方真好,環境幽雅,涼爽宜人,比辦公室可強多了!其實我就是沖著能在這里午睡才來的。”她的同伴笑道:“可不是嗎?不過在這里午睡,‘成本’太高了。”

回公司的路上,雪兒邊走邊琢磨這事:看來午休已成了一個讓都市上班族感到頭疼且無法回避的難題了!要是在深圳這樣一個上班族特別集中,夏季又特別長的城市里提供一處專供他們午休的場所,相信生意肯定會很好的!

接下來,雪兒的職業特長便派上了用場,她利用下班時間做起了市場考察。經過幾天的比較,她看中了一家正在轉讓的潮州餐館。這家餐館離她所在的公司不遠。如果用它來做都市白領的休閑場所再合適不過。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雪兒最終以每月2500元的價錢租下了那個門面,起名叫做“雪兒午休吧”。她將整個午睡吧隔成兩大間,一邊是男賓區,一邊是女賓區,兩間各放著40張躺椅。窗戶上還掛了厚厚的窗簾以遮擋陽光。考慮到上班族的消費能力,她將收費標準暫定為每小時10元錢。

慢慢地,雪兒為客人考慮得越來越多,為了保護客人的隱私,她用屏風把午休吧弄成一個個的單間;為了滿足客人對健康的訴求她又買了些綠植入室;為了為客人創造更小資的氛圍她免費給客人提供飲料和咖啡……

2009年年底,午睡吧的休閑文化氛圍已經形成了,客源也基本穩定了下來。于是,雪兒又貼出廣告,晚上和雙休日推出茶座聊天。由于收費低廉,溫馨舒適,茶座聊天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大批晚上和周末會友的單身白領一族。從此,雪兒把晚上和周末雙休日也充分利用了起來。

當然,她為客人考慮得越多,賺得也就越多。收入也因此增長了近四成。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雪兒的午睡吧已在深圳市區遍地開花,她先后在金融中心、華強北、蓮塘、八卦嶺、科技園和車公廟等各類公司、企事業單位和辦公樓宇相對集中的地方開了10多家連鎖店,月收入達到了5萬余元!

求財啟示

善解人意的雪兒姑娘就因為為別人想得多,思利及人,才發現了好商機,做成了大生意。

與雪兒姑娘的做法不同,為了賺錢,多數人都絞盡腦汁地算計別人,用私心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很少有人主動替別人著想。這些人哪里知道,他們在防備別人的同時恰恰是在囚禁自己,在算計別人的時候就是阻斷了自己的財路。

相反,如果他們大度點,敞開心扉,思利及人,就能招來更好的生意。因為替別人著想,有時候就是為自己賺錢!

只要你平時做個有心人,用一顆體恤之心去觀察別人的需要,然后想辦法去滿足他們的需要,這樣,你就等于抓住了商機,成功了一大半!

左手善良右手錢財,一點都不難實現。

4.重視賺錢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如何在創業賺錢的過程中遠離輕浮驕躁之心?最好的方法是忘了你是賺錢,而是在做事,或者說,當成玩游戲也好。

財富故事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擁有這樣的賺錢觀念:絕不讓賺錢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應視為一種新鮮刺激的游戲。他認為,只有這種游戲的心態才是良好的賺錢心態。

摩根賺錢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他一直有一個習慣,每當黃昏的時候,就到小報攤上買一份載有股市收盤信息的晚報回家閱讀。他說:“有些人熱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我卻喜歡研究怎么賺錢。”

在談到投資的時候,摩根總是說:“玩撲克的時候,你應當認真觀察每一位玩伴,你會看出一位冤大頭。如果看不出,那這個冤大頭就是你。”

他從來不亂花錢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總是琢磨賺錢的辦法。有的同事開玩笑說:“摩根,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感覺滋味如何?”

摩根的回答讓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東西而又可以用錢買到的時候,我都能買到。至于其他人所夢想的東西,比如名車、名畫、豪宅,我都不為所動,因為我不想得到。”

摩根并不是一個為金錢而生活的人,他甚至不需要用金錢來裝飾他的生活,他喜歡的僅僅是游戲的感覺。那種一次次投入資金,又一次次地通過自己的智慧把錢賺回來的感覺,充滿了風險和艱辛,但也頗為刺激。他喜歡的就是刺激。

摩根說:“金錢對我來說并不重要,而賺錢的過程,即不斷地接受挑戰才是真正的樂趣,不是要錢,而是賺錢,看著錢滾錢才是最有意義的。”

求財啟示

要想賺錢,就絕對不能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而是應該十分從容地、冷靜地對待。對金錢不感興趣自然賺不到錢,然而,倘若把金錢看得太重,也會給自己背負沉重的包袱。這個時候,你所需要的就是徹底地忘掉金錢,不要再把它當做負擔。只有這樣,金錢才不至于讓人有燙手的感覺。

猶太人這樣形容自己——在賺錢的時候,你就進入了一個游戲的世界。作為游戲的參與者,你要不停地和對手進行較量和角逐,你要采用一切辦法和手段來勝過其他的人。你只有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贏得最后的勝利。

可是,補充一句,你只有先贏得了自己,才有可能贏得了別人,所謂贏得了自己,就是戰勝自己的功利心、虛榮心,忘了你在賺錢。只有忘了賺錢這回事,才能踏踏實實投入地做事。有許多猶太大亨,當手中掌握著數以百萬、千萬,甚至億萬財富的時候,他們感覺手里拿的不過就是一沓紙而已,并不覺得這就是可以時刻給人帶來禍福安危的東西。

這讓我又想起了佛家所說的:跳出自己,才能看清自己。同理,忘了賺錢,才能更好地賺錢。

5.“土大款”才揮金如土呢

你想知道自己為什么無法創業成功嗎?或者說,你創業成功后又很快失敗了嗎?問題往往出在最老套的問題上,就是你不夠節儉。

不懂得節約、鋪張浪費的人根本無法創業成功,即使成功,也很快被揮霍一空。

節儉是一種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很多創業者在初期都是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累、遇過很多次難的,當然也有人天生好命,順風順水,好運連連。但大多數創業者都是歷盡千辛萬苦后才可能有所成就,像這種創業者通常都很節儉,并具有強烈的成本意識,因為他們知道一分一毫都是來之不易,而且市場環境變化莫測,未來道路充滿了風險與艱難,需要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所以他們才在財路上走了那么久,做得那么好。

財富故事

當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以節儉著稱的巴菲特把一個梳妝臺抽屜改裝成搖籃。第二個孩子出生時,他借來了一只嬰兒床。而20世紀60年代在紐約跟客戶簽合同,讓他們拿出數十萬美元給他打理投資的時候,據說他曾從紐約的廣場飯店(PlazaHotel)打電話給一位朋友,要這位朋友帶給他6罐百事可樂。這樣他就不必為喝可樂而支付客房服務費。他一直開著一輛大眾汽車,直到妻子認定這不利于他的形象,因此把他的座駕升級為一輛凱迪拉克。

羅杰·羅文斯坦(Roger Lowenstein)曾在他寫的傳記《巴菲特:一個美國富翁的成功之路》(Buffett: The Making of anAmerican Capitalist)中,講述了巴菲特的這些及其他有關個人消費習慣的例子。他在書中寫道,巴菲特曾說自己是“以節儉致富”。

無論是向公司投資或購買生活必需品,這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目前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三)一直在“小錢能復合增長成大錢”的觀念驅動下保持節儉的習慣。他通過計算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你不想做這些計算的話,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考慮這個問題:省下來的每一分不必要花費的錢,都使你多一分錢為未來做投資或花在你更喜歡的事情上去,比如你的下一次度假。

求財啟示

節儉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一種創造財富的手段,是財富和利潤的發動機。不創造效益的成本一旦被節約出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利潤。任何一家企業要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必須爭取少投入、多產出,只有堅持節約降低成本才能不斷取得競爭的優勢,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在微利時代,對于是否節儉的問題,你面臨的只有一種必然的選擇,跨國企業巨頭們用他們的行為證明節儉是一種永不過時的品質。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節儉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成功的資本,一種企業的競爭力,一個創業者必備的素質。

在沃倫·巴菲特式節儉精神的感召下,你今年不妨設法削減個人開支,能步行做到的事,就不要打車,更不要像暴發戶那樣,到處招搖炫富,這種德行的人,財神不會容他們多得瑟幾天的。

6.散盡千金,求得心安

在步入正題之前,咱先來聊聊江湖上的事兒。

說起江湖,就不能不提水泊梁山。梁山在宋江的治理下,一派興旺發達。眾兄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過得好不快活。宋江治理梁山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懂得與兄弟分享。每當“買賣”有所獲,宋江總是第一個安排下功勞簿,眾兄弟論功行賞,按照各人的貢獻,將利潤進行公平分配。按理說,宋江一個文弱書生不能上馬提槍,卻將梁山一干強盜管得服服帖帖,原因很簡單:宋江這樣的領導人,不會讓大家吃虧。按經濟學家的說法,就算是有人不服他,出于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考慮,讓宋江當頭兒也是個最優選擇。

同樣,在商海江湖上,要想發家,也離不開散財一說。俞敏洪就是靠著散財才打造了今天的“新東方”。

財富故事

1993年11月16日,在北京中關村一處低矮的平房里,俞敏洪一手創辦起他的新東方。當時是個夫妻店性質,老婆在后面收錢,他在前面教學。

在俞敏洪的苦心經營下,新東方規模越來越大。到1995年的時候,俞敏洪覺得一個人干起來很無聊,于是他想起了國外那些朋友。他想:我要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分享已經創造的財富,然后我們一起把蛋糕做大,我也相信如果他們進來以后,肯定會做得很好。

帶著這樣的分享意識,俞敏洪把他在國外的那些朋友們叫了回來。

最初,新東方完完全全是他的,有了朋友們的加盟,俞敏洪把新東方一分為五,他自己的收入立刻就降低了,但他并不在意。

在業務和管理權上也是如此,剛開始的時候他一人全權負責,同學參與進來了,大家分塊負責,俞敏洪主動放棄了很多板塊。

這一階段,同為北大教師的徐小平和北大同學王強回國加盟新東方。最初實際上是每人承包一塊,王強做口語,徐小平做咨詢,俞敏洪自己做出國考試,包凡一做出國資料翻譯等,就是每個人有一塊自留地。俞敏洪的朋友們加入之后,每個人在自己的所屬領域做得都非常的大。俞敏洪在回顧這段時期時說:

“對管理者的讓利實際上是形成了新東方強大團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們這個團隊在全中國是數一數二的。我們也會有矛盾,但我們絕不會有什么‘散伙’或‘集體辭職’之類的事情發生。這樣的團隊才能保障我們事業的未來,精明的人應該學會放棄,應該知道放棄的背后會得到什么。”

俞敏洪的這種“分享理論”的激勵效果十分明顯,很快新東方進入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階段,實現了快速擴張。以學生人數為例,新東方培訓,1995年突破1萬人,1996年2萬,1997年4萬,1998年7萬,1999年14萬,2000年突破20萬。新東方還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出國考試培訓、基礎外語培訓、出國留學服務教學體系,并迅速擴張到全國多座城市,真正稱霸于國內英語培訓市場。

犧牲自己利益的能力,這是在任何領導人身上都必須的。談到散財這個話題,俞敏洪很有體悟,他說:“我(創業)剛開始那些朋友到現在一個都沒散,散了的基本都是階段性人物。我是比較敢于放棄自己的東西來滿足別人的愿望的。我小時候就是小孩子的頭,原因就是我愿意把我所擁有的糖果玩具全部交給我的小朋友,自己什么都不留,所以小朋友全部都跟著我走。散財聚人就是這個概念,這個‘財’還包括感情上的‘財富’。”

求財啟示

在生活中,我們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太執著于自己想要的東西,把自己的東西牢牢攥著不放。結果呢,你攥著不放,別人就不會把他的東西和你一起分享。沒有放棄就沒有得到,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

你聽說過著名的“水果理論”嗎?

水果理論是一種分享、讓利的理論。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盡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里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里得到一個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6種不同的水果,6種不同的味道,6種不同的顏色,6個人的友誼。

所以大家想一想,有時放棄是不是一種智慧?

“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許多總經理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愿意踐行,自己兜里的財富,不愿意往外掏,或者說能少掏一點是一點。抱著現有的財富不放手到頭來只能是個無人理會的“守財奴”,事業一步步敗落。

道理總是很簡單,做起來總是有些困難,只要你能把目光放長遠,克服自己的私心,懂得分享,散財還是可以做到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天台县| 军事| 大悟县| 聊城市| 沂源县| 许昌市| 郴州市| 奉新县| 张家口市| 阿荣旗| 中西区| 行唐县| 大方县| 丹江口市| 文安县| 綦江县| 临海市| 民和| 普定县| 临沧市| 隆回县| 泽普县| 宜章县| 咸阳市| 百色市| 务川| 集安市| 柘荣县| 中牟县| 新龙县| 沛县| 桂阳县| 蒲江县| 三穗县| 郎溪县| 淮南市| 金溪县| 红桥区| 民丰县|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