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太宗禁止后世亂倫,孝莊頂風作案

  • 清史不忍細讀
  • 向敬之
  • 3807字
  • 2019-12-24 16:55:24

1

順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歲的董鄂妃病逝,第二年正月順治帝崩于痘癥,演繹了一曲帝妃生死相依的絕戀。

順治帝之死,源于愛情上的糾結。他在愛妃死后,除了“輟朝五日。追謚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之外,還親制《孝獻皇后行狀》數千言,又命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金之俊另外寫傳略。

這樣的舉措,足見順治愛妻深切,堪為情愛佳話。然而作為一個帝王,順治帝卻顯得荒唐,跑到五臺山清涼寺,剃了頭發要出家。最后是太后與湯若望苦勸,才算作罷。

順治帝納董鄂氏為妃,前后不過五年。董鄂妃十八歲入宮,深得順治帝“眷之特厚,冠寵后宮”(《清史稿·董鄂妃傳》),但她于順治十三年八月被立為賢妃,得益于世祖偏重,而十二月進封皇貴妃該與母憑子貴有關。《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十四年十月丙子,皇第四子生。”這個皇四子,即董鄂妃所生的榮親王,被順治帝昭告天下署作第一子。董鄂氏封皇貴妃之時,應該是受孕之后,世祖請示太后,再行冊立大禮,頒詔大赦天下。

按理,此時的順治帝,已親政近六年,大權在握,乾綱獨斷,太后對他的約束力要明顯弱于多爾袞攝政時。世祖親政后,除了大范圍肅清攝政睿親王之影響外,在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的政治作為,還是有不少可以圈點的,算得上一位明君。

至于為何寵愛董鄂氏,世祖給出的答案是:“后婗靜循禮,事皇太后,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后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罝罝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清史稿·董鄂妃傳》)貌美為其一,但主要是董鄂氏待婆母太后、丈夫世祖,嚴格遵守了漢文化的禮儀。這些褒詞,都合乎漢人賢妻關于侍奉公婆遵禮儀、伺候丈夫有規矩的高標準,應該是真實情景,不為順治因寵幸而偽飾。

雖然世祖在世,始終未改變清朝“首崇滿洲”的既定國策,一再重申要堅持滿洲的衣冠服飾,將主張部院大臣專用漢人、不用滿人及建議修改逃人法的言官如李呈祥等流放滿洲,甚至下令將主張“留發復衣冠”的內翰林院大學士陳名夏處絞。但作為清軍入關后的第一任皇帝,彌留之際,他曾安排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詔,即所謂順治罪己詔,臚列十四款,主要指他未循祖制、漸染漢俗、重用漢人、寵漢抑滿等。他偏愛董鄂妃循于禮,說明受漢文化的禮教觀念影響深切。

2

董鄂妃作為一個大齡女子,卻被世祖視為最愛。關于她的前身究竟如何,正史只有“內大臣鄂碩女”一句簡單的說明,但學界卻有另外的說法。

一、襄親王福晉說。電視劇《孝莊秘史》《少年天子》等,都認為董鄂妃原是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后被順治帝納入宮中,成為寵妃。依據是博穆博果爾為太宗幼子、世祖親弟,十四歲進封和碩襄親王,成為諸兄弟中唯一不以軍功尊封者,受世祖過分嘉獎,被視作一種補償,但不久死了。

二、莊親王福晉說。順治末年翰林院庶吉士、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李天馥《古宮詞》寫道:“日高睡足猶慵起,薄命曾嫌富貴家。”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卷五注釋:“明言董鄂先入莊邸。”錢仲聯《清詩紀事》也說:“毛奇齡《長生殿序》稱應莊親王(太宗第五子碩塞)世子之請,作《長生殿》院本。蓋正以楊妃先為壽王妃暗示董鄂先入莊邸,然則湯若望所云滿籍軍人者,或當為莊親王矣。”莊邸,即莊親王府。世祖五哥、承澤親王碩塞長子博果鐸,生于順治六年。順治十一年十二月,碩塞逝世,博果鐸襲爵親王,改號和碩莊親王,即為清朝第一代莊親王。“楊妃先為壽王妃”,指楊玉環成為唐明皇的楊貴妃前,先是明皇子壽王李瑁妻,意指董鄂妃為世祖搶了侄兒博果鐸的福晉。事實上,順治十三年,十八歲的董鄂氏入宮為妃時,博果鐸才五歲。

三、滿洲軍官妻子說。此說源于《湯若望傳》中湯若望的回憶:“順治皇帝對于一位滿籍軍人(有學者認為是某個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職官員)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竟被對于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于是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于1660年產一子,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但是數星期后,這位皇子竟然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為哀痛,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傳教士湯若望,為世祖信任的近臣,但《湯若望傳》為他人做傳,其中又有不少訛誤,如1660年為順治十七年,董鄂妃生子則在順治十四年。

董鄂妃究竟是怎樣進宮的,為何極受世祖寵愛?限于史料流于表面只言片語的記載,種種猜測都莫無荒唐言。甚至有人將這個可憐的女人與堅決抗清的秦淮名妓董小宛聯系到了一起,而董小宛情系冒辟疆(明末清初文學家),與之廝守終老。董小宛委身冒辟疆時,世祖還是襁褓中的嬰兒。后來,董小宛與世祖也是緣慳一面,又哪來情愛終身呢?

不論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如何魂牽夢繞、生死相依,作為皇帝的世祖雖然有不少作為,對國家百姓而言這仍是極其荒唐,甚至近乎昏庸得不負責任。

3

順治帝如此寵愛一個出身不清白的女子,甚至背上了搶奪弟媳、臣妻甚至侄媳的罵名。可見他對太后指婚的皇后是何等厭惡和無可奈何,于是拿一個已婚女子來作為痛苦的反抗。

世祖生前除了追封董鄂氏為后外,還先后正式冊立過兩任皇后。元后為順治八年八月所立,是世祖舅舅、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系多爾袞生前所議娶。雖在多爾袞死后冊立,但不為世祖喜愛,被以“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孝獻皇后行狀》)為名,降為靜妃,并令其改居側宮。

順治十一年五月,選科爾沁左翼札薩克(執政官)、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孫女入宮,封為妃;六月,冊為皇后,即后來康熙追謚的孝惠章皇后。滿珠習禮與吳克善,皆為太后親兄、世祖母舅。世祖此次娶妻,是表叔娶了自己的表侄女。

滿人入關前,貴族乃至大汗的婚姻,多為部落或君臣政治聯姻的產物,“嫁娶不擇族類,父死子妻其母”的現象很常見,不受漢人“瀆倫”禮教觀念的制約。后金進入遼沈后,太宗有意引導滿洲奴隸制世俗社會向宗法制漢文化靠攏,以先進文化促進落后民族的快速發展,曾頒旨禁止皇族內部亂倫婚娶的事情發生。天聰五年,太宗下令“禁止婚娶繼母、伯母”。崇德元年,太宗改國號大清,議定《會典》,重申“自今以后,凡人不許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嬸母、嫂子”,并將過去這種現象視為亂倫,加以嚴禁。凡娶繼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婦、侄婦,永行禁止。太宗的這項婚姻改革,是他主動學習漢文化的精神并深受影響的成果。他在議定《會典》時說:“漢人、高麗因曉道理,不娶族中婦女為妻。凡人既生為人,若娶族中婦女,與禽獸何異。”(《清太宗實錄稿本》)

科爾沁為求自保,自太祖時起,多與滿人貴族多重聯姻,為的是政治目的,淡化了親情倫理。太宗娶姑侄三女侍一夫,畢竟夫妻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有違倫常,但非生理上的亂倫。

世祖也是娶了科爾沁的姑侄三女。廢后為其表姐妹,而第二任皇后則為其母之親侄孫女。據史料記載,世祖與表侄女皇后婚后不睦。另外,世祖還同時將另一個表侄女納為妃子,即淑惠妃。《清史稿·后妃傳》記載:“淑惠妃,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皇后妹也。順治十一年,冊為妃。”世祖被迫娶了舅舅家的表姐妹,甚至兩個表侄女,造成了生理關系上的“瀆倫”,這與他積極接受漢文化禮教觀念有著嚴重的沖突。

4

造成世祖的政治悲劇和生活悲劇的始作俑者,是其生母孝莊太后。順治帝有兩任皇后,妻妾成群之后,近乎荒唐地寵愛再嫁的董鄂氏,導火索為太宗禁止后世亂倫、孝莊頂風作案。

世祖像太宗一樣,都娶了科爾沁部的姑侄三女。區別是,太宗與她們并不血緣相連,而世祖卻同三后妃是母家近支血親。這樣的安排,拍板人當是世祖的生母太后,她是廢后的親姑母,也是孝惠章皇后的姑奶奶。即便世祖廢后為攝政睿親王指婚,主動牽線者也當為世祖嫡母、生母兩宮皇太后。世祖后宮這三個不幸的科爾沁女人,卻沒有姑母或姑奶奶孝莊太后那般幸運,孝惠章皇后姐妹被康熙帝繼位后分別尊為皇太后、皇考淑惠妃,得高壽而逝,但并未留下自己的一兒半女。這不可不謂政治聯姻下的女性悲劇。

這種悲劇的形成,無疑是孝莊太后為了加強娘家科爾沁與滿洲皇家的政治聯姻,要讓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的女人持續成為清朝的皇后,這既是一種家族榮譽,也是對于家族部落的一種政治庇護和軍事屏障。

不僅如此,孝莊太后還將自己幼小的堂侄女養育宮中,后來這個堂侄女成為孫兒康熙追封的慧妃。若不是為了聯姻四輔臣之索尼與遏必隆,想必康熙的首任皇后應該是被孝莊擬內定的那位死后才被追認事實的苦命的遠方表姑了。入關后的滿人,繼續沿襲婚娶兄嫂、姑母、侄女等“瀆倫”舊俗,且影響后世,雖禁不止。

孝莊太后嫁給太宗,無形中也成為太宗瀆倫案的受害者。電視劇《孝莊秘史》中曾有一場戲,是孝端文皇后哲哲、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向其父提出,太宗看上了大玉兒,其父不怒反而高興,認為侄女嫁給姑父大汗,可以親上加親、衛護中宮、穩固聯姻。當然,在歷史上,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是在太祖在世的天命十年二月,當時的皇太極是否能繼位還是未知數,只是科爾沁首領押中了寶。太宗在世,尊重中宮皇后的博爾濟吉特氏姑姑,布木布泰雖十二歲嫁給四貝勒皇太極,卻遠不及中途殺入的超大齡姐姐海蘭珠(關雎宮宸妃)受太宗寵愛,甚至在太宗迎娶察哈爾林丹汗遺孀封為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之后,位次由原來的第二被后來居上者排擠到第五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和硕县| 陈巴尔虎旗| 冕宁县| 任丘市| 毕节市| 江口县| 天峨县| 红安县| 石渠县| 云龙县| 中江县| 五华县| 绥德县| 叶城县| 偏关县| 玉林市| 安义县| 辉县市| 确山县| 金堂县| 无棣县| 溧阳市| 志丹县| 灵璧县| 新源县| 达拉特旗| 布尔津县| 汨罗市| 应用必备| 修文县| 中宁县| 湘西| 潢川县| 青龙| 卫辉市| 陕西省| 调兵山市| 和田市| 观塘区|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