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齊桓公的霸業(yè)

周朝自武王開始,大行封建制度,分割土地,封了一些同姓和有功的臣子做諸侯,子孫世襲,原是想他們同心協(xié)力,來保護王室的。在西周時,天子的勢力強大,諸侯不敢不唯唯聽命;一到平王東遷以后,天子的勢力衰弱,諸侯漸漸強大,天子的命令不行(得不到執(zhí)行),反而要受諸侯的欺侮。諸侯之中,大的就欺侮小的,強的就苛待弱的,自相殘殺,自相吞并,成了一個只有強權(quán)不顧公理的時代。孔子生在這東周時期,見了當(dāng)時的紛擾,強權(quán)的橫暴,就把當(dāng)時的事跡和諸侯的善惡,都記載下來,著成一部書,叫作《春秋》。所以這個時期,后人又叫作“春秋時期”。

在這紛亂時代,只要一個有強權(quán)而能稍講公理的,便可以為一般人所推崇、所擁戴,稱為霸者。所以當(dāng)春秋時,局面雖然紛亂,幸而出了幾個霸者,負起維持大局的責(zé)任,一般弱小者得到稍許保障,強大者不敢肆意欺人了。齊桓(huán)公便是這春秋時期霸者之中最有名的。

齊國本是一個大國。姜太公佐武王定天下,武王封太公于齊,傳至齊襄(xiāng)公,國家的政事很壞,襄公又沉迷于女色,任意殺人,齊國的臣民,沒有一個不痛恨襄公的。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公子糾,一個是公子小白,見著國事如此,將來必有大禍。公子糾便和他的臣子管仲、召(shào)忽逃到魯國,因為他的母親是魯國的女子,所以暫住外祖家避禍。公子小白也和他的臣子鮑叔牙同逃奔莒(jǔ)國去了。

自他們走了之后,齊國果然發(fā)生禍亂,齊公孫無知乘著襄公沒有防備,攻進宮中,把襄公殺了,自己立為齊君。但是沒有多久,公孫無知又被他的仇人刺殺了,于是齊國沒有君主,一些朝臣正謀在幾個公子中選立。

魯國聽得這個消息,便要送公子糾回國,立為齊君。在公子中能和公子糾競爭的,只有公子小白。于是魯國一面發(fā)兵送公子糾回國,一面派了管仲率領(lǐng)兵馬去遮斷莒國至齊國的道路,抵御小白。小白被管仲射了一箭,中在帶鉤的上面,幸而沒有損傷,小白便假裝被管仲射死,栽入車中,乘著管仲沒有防備,秘密地徑回齊國去了。管仲以為小白已死,便使人馳報魯國。魯國護送公子糾的兵,也信著小白已死,便緩緩而行,經(jīng)過六日,才得到達齊國的境界。

小白入了齊國,便為齊國的大夫所擁戴,被立為國君,是為桓公。桓公立刻發(fā)兵去抵御魯兵,齊兵和魯兵在齊國乾(qián)時(在今山東博興縣南)地方相遇,魯兵被齊兵打得大敗。

桓公因被管仲所射,心里銜恨刺骨,這次打敗了魯兵,定要殺了管仲,以泄積憤。鮑叔牙對桓公說道:“君只要治理齊國,就有叔牙和高傒(xī)夠了;若欲圖霸王之業(yè),那就非管仲不可。管仲所在的一國,那國必然為世所重,這種大才真不可失掉了。”桓公信了鮑叔牙的話,就寫信給魯國道:“公子糾是我兄弟,我不忍殺,請魯國代我殺了;管仲、召忽是我的仇人,請魯國送還給我,待我殺了,得以甘心。”魯國是戰(zhàn)敗的國家,接到了這信,不得不遵命照辦,就把公子糾殺了,召忽也自殺了。管仲和鮑叔牙是平日極相知的朋友,知道鮑叔牙必然會薦用他,就自己請囚。于是魯國用囚車送了管仲到齊國來。桓公派了鮑叔牙去迎接,一到齊國的境界(邊境地界),鮑叔牙親自解了管仲的束縛,引回齊國,同去見了桓公,桓公大喜,命管仲為宰相。

管仲治理齊國的政事,注重富國強兵,實行全國皆兵的制度,令每家出兵,五家為軌,十軌為里,四里為連,十連為鄉(xiāng),定為軍令,使大家遵守。又定出錢幣制度,聽人民鼓鑄(指冶煉金屬,鑄造器械或錢幣),還憑著齊國濱海的地勢,獎勵人民捕魚之業(yè),及煮海為鹽,當(dāng)時齊國人握著魚鹽之利,不到幾年,果然齊國國富兵強,一躍而為當(dāng)時的頭等強國了。

齊國的國勢既然強盛,就興兵滅了郯(tán)國。又出兵打敗了魯國,魯莊公請割地求和。齊桓公允許在柯(今東阿)和魯莊公相會訂盟。

魯國的將軍曹沫,從前和齊國打了三次敗仗,每次敗仗之后,都是割地求和。他心里異常憤激,務(wù)必要報仇雪恥,奪回魯國的失地,雖然力量不及齊國,他卻不以此自餒(něi),憑著自己的熱血,灑在齊國的境地,作恢復(fù)失地的企圖。如今機會到了,恰遇著魯莊公去和齊桓公相會,他便隨著魯莊公一同去了。

柯地本是齊國的境地,魯莊公到達此地,齊桓公也來了。盟會的儀式,是用土筑一個三尺高的壇,兩國的君主,都在壇上訂盟。曹沫眼見得此次的盟會,魯國又是要割棄土地,不禁怒火中燒,怒發(fā)沖冠了。等到兩君訂盟的時候,曹沫離開自己的席位,趨至壇前,一手牽住齊桓公的衣袖,一手抽出鋒利的匕首,準(zhǔn)對著齊桓公說道:“請你給還我們魯國的失地。”齊桓公登時嚇得發(fā)抖,忙回說道:“我承認(rèn)盡還給你們魯國的失地。”于是曹沫棄了匕首,恭恭敬敬地仍然退到自己的席位。

齊桓公受到了曹沫的威劫,一時承認(rèn)了給還魯國的失地,但是后來心里悔恨,定要殺了曹沫以報威劫的恥辱。管仲諫說道:“君殺了曹沫,不獨失信于魯國,而且失信于諸侯,那所失的就比土地還要多呢。”齊桓公信了管仲的話,就將曹沫三敗所割的土地,盡還給魯國。于是各方諸侯聽了這件事,都感桓公的威德,盡來歸附了。

當(dāng)時楚國是很強盛的,仗勢欺人,吞并了許多小國,楚國雖處在南蠻之地,勢力卻伸入中原地區(qū)了。齊桓公便興兵伐楚,責(zé)備楚國不來周朝朝貢;楚國也懼怕齊國的兵威,不敢和齊國對敵,便和齊國訂盟講和。因此當(dāng)時的諸侯,沒有一個不懾(shè)服齊國的威力,都向齊國歸附。齊桓公便召集各國諸侯在葵丘開會,自己為盟主,訂立許多條約,大意是尊奉周朝,攘(rǎng)除夷狄(dí),諸侯不得自相攻殺,還有許多關(guān)于國家內(nèi)政的,各國諸侯都遵命簽字。這是當(dāng)時霸者無上的威權(quán),對于周朝的天子,不過是名譽上的推崇罷了。像這葵丘的會,齊桓公召集過九次,各國諸侯,沒有一個不唯唯聽命,所以齊桓公的霸業(yè),是當(dāng)時極盛的了。

齊桓公用了管仲,才能得著這樣的霸業(yè),這是他能夠任用賢才的好處。但是他有兩個最寵愛的臣子:一叫豎刁,一叫易牙,這是兩個作偽的小人,桓公卻異常親信。原來易牙是在宮中做烹調(diào)的人,桓公偶然有病,不思飲食,易牙殺了自己的兒子,烹做羹湯,進獻桓公,桓公吃了,覺得異常鮮美,后來桓公病愈,知道這個緣故,便對易牙加以極端的寵愛。豎刁是自受閹(yān)刑,請求入宮為內(nèi)監(jiān)來服侍桓公的,所以也得桓公的寵愛。

管仲病了,桓公親自去看病,并且問他道:“君將怎么教我呢!”管仲回說:“請君不要親近豎刁、易牙。”桓公說:“易牙烹了兒子的肉給我食,那還不相信嗎?”管仲說:“人情沒有不愛兒子的,他自己的兒子尚且不愛,還能愛君嗎?”桓公又說:“豎刁自己受了閹刑來侍奉我,那還可疑嗎?”管仲說:“人情沒有不愛自己的身體的,他自己的身體尚且不愛,怎能愛君呢?”后來管仲死了,桓公終沒有聽從管仲的話。

管仲死后一年,桓公病了,很是危險,豎刁、易牙奉了衛(wèi)共姬的兒子公子無詭作亂,把宮門閉塞,不許一人入宮。有一婦人逾(yú)墻入了宮中,走到桓公的病室。桓公說道:“我要食物。”婦人說:“沒有。”桓公又說:“我要飲水。”婦人說:“沒有。”桓公說:“為什么飲食都沒有呢?”婦人回說道:“易牙、豎刁興兵作亂,閉塞宮門,不許入宮,所以沒有。”桓公聽了,慨嘆兩聲,眼淚直迸(bèng)地說道:“管仲真是圣人,我悔不聽圣人的話,若死后有知,我有何面目見管仲呢?”就把衣袖蒙著頭面而死了。

桓公死后,諸公子爭立,鬧了很久的禍亂,國勢因此不振,齊國的霸業(yè)也從此失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凭祥市| 上栗县| 略阳县| 临夏市| 东阳市| 色达县| 侯马市| 郸城县| 湖州市| 德江县| 寿阳县| 镇平县| 鹿邑县| 庐江县| 湘乡市| 和政县| 清原| 正安县| 江达县| 通山县| 肇东市| 恩施市| 灯塔市| 泾源县| 湛江市| 宜宾县| 彭州市| 安阳市| 鸡泽县| 富宁县| 德州市| 旅游| 庆安县| 济阳县| 荆门市| 长阳| 容城县| 井冈山市| 屯昌县| 资阳市|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