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講中國歷史故事
- 湯蕓畦
- 1150字
- 2019-12-27 14:49:01
前言
自古至今,人們稱贊賢明的君王,多半會說:“圣賢如堯舜。”人們表示對暴虐的統治者的失望時,少不了打比方道:“真是像桀紂一樣的暴君!”人們說起文化圣賢來,總是離不開《論語》和《道德經》;古代英雄人物,老少皆知的自然是力能扛鼎的楚霸王項羽、妙計百出的諸葛亮、盡忠報國的岳飛、七下西洋的鄭和……這些知識都是本書中的內容。
本書中有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接受的以直接理解為主的歷史故事,也有適合中高年級孩子的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圖畫。中國歷史綿延五千年,到底哪些東西適合給孩子看的確需要斟酌再三。在當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氛圍中,許多老一輩歷史學家的著作被精修再版,如呂思勉、蔣廷黻等,他們的著作自然是經典且值得反復研讀,但官方色彩卻太濃厚,像教科書;近些年興起的帶著調侃色彩的戲說,則在很大程度上失實,這些書都不適合小孩子讀。少兒歷史讀物雖有精品,如林漢達的《中國歷史故事集》和章依萍的《寫給兒童的名人故事》等,但是卻不多。
本次修訂主要本著三大原則:
1.真實。原著版本尊重真實歷史,修訂本以1948年的初版為底本,在充分尊重原著及作者的前提下,僅對涉及地名、人名、語言習慣變化的詞句做了修改,以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
2.有趣。本次修訂新加入了詼諧有趣的漫畫和精美的古代名畫,配合幽默的語言,使歷史充滿趣味性,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也帶來歡樂。
3.開智。原著書稿本身所選故事均有啟蒙教育意義,本次新加入的漫畫,創意獨特、別出心栽,旨在鼓勵孩子運用抽象思維去思考問題,促進少兒智力成長。
本書作者為湯蕓畦,主要創作時期在民國二三十年代(于1960年去世),編寫有《中國歷史故事》。1933年民眾書店發行了湯蕓畦編寫的《中國歷史故事:三大宗教傳入中國》。1948年,上海育文書店發行了民國作者湯蕓畦編寫的《中國歷史故事》(合訂本),合訂本內容不含“三大宗教傳入中國”。《中國歷史故事》(合訂本)上市后,廣受讀者歡迎,成為長銷讀物,幾經再版。
本書就是以1948年上海育文書店發行的《中國歷史故事》(合訂本)為底本,在保持原著原貌的基礎上,對此書進行了精心修訂(修訂人為陳紅偉)。
編者在新修訂此書時,根據時代特色和相關要求,對原著做了一些細微的改動。書名改動,將書名改為更貼切的《給孩子講中國歷史故事》;標題名改動,如:原著第7章“孔子的周游列國”,改為“孔子周游列國”;原著第34章“滿清的入關”,改為“清軍入關”。內文改動,如:對最初版本存在過多非客觀論述的第38章“拳禍”進行刪除;第39章結尾處“于是青天白日的旗幟,插遍了中華民國,在國民黨的領導之下,完成統一”,改為“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我們在修訂時廣泛查閱了資料,一方面對原書中的錯訛進行修正,一方面也力求把裝幀設計做得更好。由于筆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當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