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潞安府指定用酒(我不是單機,路過……求收藏 推薦。)
- 大明巨賈
- 清蒸海鱸魚
- 3154字
- 2020-03-30 21:19:21
啟封之后,伙計們下去,換成六個師傅上來,師傅們將剩余的膽瓶裝滿后,就用酒勺開始將事先準備的陶碗依次盛上。
“各位父老鄉親們,請嘗嘗潞酒的美味吧。”房寧說完,就將身旁的一瓶潞酒拿起,走到了知府大人身旁。
“知府大人,請品嘗。”說罷,房寧將酒倒入小杯,端了起來。
“嗯,我嘗嘗。”
“嗞流~啊~,真是好酒呀。”
“卿云吶,上次你給我的那幾瓶,我早就喝完了,這次趕緊給我裝幾瓶帶回去。我現在吃飯不喝你們家的潞酒,都覺得飯菜沒有滋味。”
自從上次知府大人喝了新法釀造的潞酒后,就贊不絕口,不僅每次吃飯必喝外,還讓人給布政司那邊送了兩瓶過去。
房寧之所以能把知府大人請過來給房記酒坊的品酒會站臺,除了本身同朝為官,且房寧一直盡職盡責的做好分內之事外,潞酒的絕妙口感,深深征服了知府大人的口腹,最終才促使羅大人前來。
“大人,下官這就差人給您府上送去。”
說罷,房寧便給伙計交代了一下。
房慕白這時走上前來,低聲和他父親耳語了幾句,房寧點了點頭后,房慕白就來到了大廳中央。
“這酒真好喝。”
“好酒呀,我還是,第一次喝到這么好喝的酒。”
“妙哉,好酒。”
房慕白站在中央,嘈雜的聲音嗡嗡嗡的,他仔細聽了聽,全是褒獎的聲音。
“諸位,諸位…”
隨著慕白高八度的音調,現場慢慢的安靜了下來,大家都望向站在中央的房慕白。
“諸位鄉親父老,非常感謝,大家能在百忙之中,蒞臨我們房記酒坊品酒會暨新法潞酒推薦會的現場,本次盛會,我們房記酒坊邀請到場的嘉賓有:潞安知府羅大人,同知張大人,通判馮大人,教授高大人以及王玄先生。大家掌聲歡迎,感謝各位貴賓的到來。”
說完,房慕白面向知府及其他幾位貴賓的方向作揖。
“不拒細流方成江海,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我們房記潞酒,為了提高酒的口感,增加馥郁的香氣,提煉透澈的酒色,采用大小三十六道工序(房慕白胡吹的),復合大曲發酵,山泉水蒸餾,火迫法取酒等工藝,并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天然醞釀,才使得酒質大大提升。”
“自強不息,敢于人先。厚積薄發,博觀約取。陶士族宴請之雅興,冶成功志士之情懷。”
“房記潞酒,名仕雅士之首選。
房記潞酒,仁人志士之首選。
房記潞酒,敢為人先者之首選。”
洋洋灑灑一段慷慨激昂的陳詞,房慕白真切的描述了對于潞酒的品牌定位及反映出其遠大的雄心。
“好!好,好呀!~”
掌聲雷動,叫好聲一片。
這時房慕白接著說道。
“今日在場有眾多飽讀詩書,博學多才之士,在下十分佩服且仰慕,我們何不借此時機,把酒當歌,以詩詞會友,盡顯當代大明有志之士之情懷。”
“這個提意好呀。”眾人議道。
“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如此千載難逢的日子,必要有所見證。我提意,有請知府大人及王玄先生,給大家做個評判,一是為了切磋提高,二是給大家做個見證,大家以為如何?”
房慕白算準了,這種拍馬屁拍到心窩里的方式,一定不會被拒絕,而且知府大人曾跟文淵閣大學士楊士奇大人學習過,深的楊大人肯定。王玄先生在潞安府的生員里還是有較高名望的。這兩人以超脫其他人的形式安排在評委的席列,眾人是沒人不服的。
“好,好好。”眾人復議
“好,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隨王玄先生一道同各位青年才俊以文會友。”說罷,知府大人看向王玄。
王玄捋了捋胡子,頷首道:“愿隨知府大人一同與各位交流。”
王玄拱了拱手,與知府大人一到,往前走了一步,環視眾人。
“村飲家家醵酒錢,
竹枝籬外野塘邊。
谷絲久倍靈常價,
父老休談少壯年。
細雨人歸芳草晚,
東風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長桑芽短,
忙甚春分寒食天。”
“好~”
有了第一位才子的帶動下,其他人都躍躍欲試。
“微物亦有然,聊復酒一厄。”有一人賦詩道。
“一杯兩杯三四杯,五杯六杯七八杯。九杯十杯十一杯,酒入我腹全不見。”
“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顛顛倒倒醒中夢,酒里乾坤比浪濤。”
“一壺潞酒半里香,入口綿綿永難忘”
各種詩歌紛紛至沓而來,七言的、五言的、打油詩、三句半,各種形式各種內容百花爭艷。
“一首好的詩詞要富有意境,要表達作者心情,要反應訴求,更要言辭優美工整。諸位的詩詞,都可圈可點,大家再潤色潤色,一定能賦出佳作。”
王玄邊喝著酒,邊評價道。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王玄先生給大家附上一首如何呀?”
眾人起哄叫道。
飲酒吟詩,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抒發情懷最喜愛的方式。王玄被大家這么一攛掇,借著酒勁越發的興致盎然。
“好,那老朽也賦詩一首,助助雅興。”
只見王玄,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酒瓶,一步一頓。
“潞安美酒郁金香。”
王玄倒了杯酒,一飲而盡,略微抬首,舉頭而望。
“玉杯盛來琥珀光。”
“額~”王玄打了個酒嗝后,再倒一杯,又一飲而盡。指了指房慕白道。
“但使主人能醉客。”
王玄轉身,看了看眾人,搖了搖頭道。
“不知何處是他鄉。”
賦罷,又倒一杯,仰頭喝下,還嗞嗞的咂吧了幾下嘴吧。
“意境通達,感情至深,行云流水,文筆對仗。好詩!”知府大人首先評論并贊許道。
“好詩呀。”
“真乃好詩也。”眾人附庸。
王玄先生捋了捋胡子,繼續喝著,沒有表示什么。
“知府大人也賦上一首吧。”有人提議道。
眾人附和。
“好,那我就以文會友,賦詩一首。”
由于羅大人,是潞安府知府,身著官袍不能向王玄先生那樣縱情灑脫,所以喝下杯中美酒,便仰頭賦道。
“房記美酒斗十千,潞安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明家臣子歡宴終,高賦歌詞論武功。出身仕族羅姜氏,初隨文淵入金陵。孰不知向邊庭苦,大夫佩出文華宮。”
“精妙絕倫,情深意切。絕頂好詩!”王玄先生道。
眾人也跟著附和。
房慕白清了清嗓子,出言:“小子不才,也賦詩一首,請各位斧正。”
房慕白站在了酒甕前面,正好被從窗臺投射而來的幾束陽光照在臉龐,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他在原地微踱數步道。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房慕白邊賦著詩歌,邊飲酒而下,時而望向窗臺,時而低頭默默。也許穿越過來的他,沒有同時代人為伴,也多少有些孤寂吧。
詩詞賦完,現場出現了一刻的寂靜。房慕白還以為自己的詩歌沒有被認可。
“好意境。”羅大人道。
“淡淡的哀愁,美妙的畫面,言辭工整,意境通達,絕妙也!”王玄先生也評價道。
“好喜歡啊!”慕婉像個小迷妹一樣,雙眼帶光的看著房慕白。
可能只有房慕紫一人的心中,因嫉生恨,惡毒的詛咒吧。他實在不明白,為什么房慕白從醒來以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他突然發現自己毫無招架之力,以往來自他內心的優越感此刻被擊的粉碎,但這么重要的時刻,誰又會注意到他呢。
房寧沒有想到,自己的二兒子竟然能賦出如此精彩絕倫的詩句,激動的眼眶都濕潤了。
“不錯,不錯,后生可畏呀。”知府羅大人道。
“慕白,你們新法釀造的潞酒怎么賣呀?”王玄先生問道。
“先生好,羅大人好,各位鄉親父老好,房記新法潞酒,不散賣,只售瓶裝,每瓶五文錢。”
房慕白清了清嗓子道。
“為答謝鄉親父老的支持與厚愛,經與房記酒坊掌柜的商量后,決定即日起,房記新法潞酒一個月內,第二瓶半價,滿六瓶者,再送一瓶。”
“哇塞,這么劃算呀。”有些善算術者說道。
“各位…各位父老鄉親。”
房慕白又清了清嗓子道。
“本月房記新法潞酒售賣的所有銀錢,全部上繳至潞安府署,作為以后修繕府道、賑濟災民的善款,也請大家做個見證。”
房慕白此言一出,頓時現場炸成爆米花了。
知府羅大人首先問道:“卿云,慕白此言可是當真?”
啟稟大人:“小兒所言句句屬實,絕無虛言。”
“善舉,善舉呀。”王玄先生說道。
父老鄉親熱鬧的議論著,都對房慕白的所言樹大拇指。
“本官代表潞安府署及潞安府所轄百姓,感謝房記酒坊的慷慨解囊。”
“本官在這里也宣布一事,即日起,潞安府衙無論對外接待,還是禮尚往來,或是內部使用,燒酒只選房記潞酒。”
房慕白就等著這話呢,因為從明日起,他要在瓶身上加一列小字“大明潞安府衙唯一指定用酒。”
辛苦一天,熱熱鬧鬧的品酒大會結束了。
與房慕白預期一樣,房記潞酒在品酒會當日已經傳的十里八街都想一睹美酒芳容,一嘗潞酒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