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也許是每個人剛識字的時候就要背的一首,而且是字數最少的一首。整首詩只有十八個字。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首很規范的古典詩歌,因為它第一句只有三個字。通常這樣的五言絕句,第一句應該是五個字,比如《靜夜思》。

這首詩相傳是駱賓王這樣一個天才詩人小時候寫的。想象一下,如果你寫一篇小作文,去描寫“鵝”,你能寫得比駱賓王更好嗎?能像駱賓王那樣抓住鵝的特點嗎?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切入,談談這首詩為什么寫得好。

第一句,“鵝,鵝,鵝”,反復強調:大家聽好了啊,我詠的是鵝。

第二句,“曲項向天歌”。詠的是不是鵝?能不能換成別的動物呢?不能。詩人抓住了“鵝”的獨特特征。鵝的脖子長,叫起來才是“曲項”。麻雀、黃鸝脖子都短,只能直著喉嚨喳喳叫。還有,隨時都能“向天歌”,也是鵝的特點。大家想一想,還有什么動物喜歡向天而歌呢?李賀有一句詩,叫“雄雞一聲天下白”。大公雞早晨的時候就喜歡向天歌。但鵝不管什么時間,隨時可能叫,所以很多農村里的人家,會養鵝來看家護院。它們對待陌生人,有時比狗還兇。

第三句,“白毛浮綠水”,又把鵝跟很多水鳥區分開來。比如有一種水鳥,大家在很多散文里經常看到,叫鸕鶿,它甚至會潛水。鵝可不會潛水,鵝一般是浮在水面上的。同時鸕鶿一般是黑色的,它不是“白毛浮綠水”這樣一種情態。

第四句,“紅掌撥清波”。“紅掌撥”三個字也抓住了鵝的特征。咱們來比較一下。雞有掌嗎?沒有,雞的掌是爪子,所以雞爪跟鵝掌不一樣。鴨倒是有掌,你看鴨和鵝,它們的掌都有蹼,張開來就很寬大,便于劃水。可是鴨掌一般沒有鵝掌那么紅,除非你們家燒鴨子辣椒油放多了,出現一個紅掌。

以上幾個因素放在一起,“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紅掌撥”,這樣一些顏色、動作、聲音、情態結合在一起,你會發現它就是鵝,不是鴨,不是雞,不是捕魚的水鳥。

這首詩雖然是小駱賓王寫的,但是這位小朋友之所以后來能夠成為一位大詩人,就是因為他非常善于觀察生活,觀察得敏銳、仔細,能夠捕捉到這種動物與別的動物之間不同的地方。

我們再來講講小蘇軾寫詩的故事。

蘇軾小時候,曾跟著一位叫劉微之的老師學習。一天老師吟詠一個動物。什么動物呢?就是鷺鷥,一種水鳥。這種水鳥潔白如雪,飛起來像天鵝一樣,特別好看。老師形容它說,“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打魚的人突然把鷺鷥給驚起來了,這么白的鳥,飛起來那么好看,就像一片一片的雪花,隨風在那傾斜飄揚,寫得非常美。

蘇東坡確實與眾不同,出手不凡。他說,老師我覺得你這首詩還得改一改,應該改成“漁人忽驚起,雪片落蒹葭”。《詩經》里有句“蒹葭蒼蒼”,寫的是類似于蘆葦的那種植物,生長在水邊。小蘇軾為什么堅持這么改呢?

小時候的大詩人,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

老師的原句是“雪片逐風斜”,說明水鳥飛起來以后那么輕盈,又那么潔白,這個形態是抓住了。但是有一個問題,這可能不是鷺鷥獨有的特點,因為很多白色的鳥飛起來可能都像雪片飄飛。小蘇軾說,改成“落蒹葭”,意思是它飛起來還得落下來,它不像天鵝就這么遠走高飛了。它是水鳥,最重要的特征是要棲息在蒹葭叢中、蘆葦蕩里。“落蒹葭”一寫出來,我們就知道,一定是鷺鷥這種水鳥,它像雪一樣飄起,又像雪一樣落下。最終落在哪呢?落在它經常棲息的那片蘆葦叢中。

以上兩個例子,一個是小駱賓王寫詩,一個是小蘇軾改詩,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定要具備一種素質,就是懂得觀察生活,能夠敏銳地抓住事物的特點。

同學們,我們以后寫作文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停地想一想,寫一樣事物,要不要和別的東西比較一下呢?你說這個葉子又大又圓又綠,不妨想一想,別的花花草草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特點呢?如果很多花草的葉子,都有大、圓、綠的特點,那么你要寫的這棵植物,是否有與眾不同的姿態?不斷對比,不斷分析,你最終就能抓住事物的獨特之處。古人學寫詩都是從詠物詩開始學起,從小就詠鵝、詠花、詠雨、詠池塘,這是符合寫作規律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塘县| 新巴尔虎右旗| 泰兴市| 栖霞市| 宜川县| 南和县| 乳山市| 陆川县| 镇原县| 阿合奇县| 安图县| 万年县| 宝兴县| 红河县| 东兰县| 台江县| 郁南县| 无棣县| 太仆寺旗| 莱西市| 麻城市| 清丰县| 望江县| 绥化市| 和平县| 察隅县| 渑池县| 游戏| 吴旗县| 九江市| 康马县| 进贤县| 贵南县| 平远县| 马边| 松阳县| 微博| 顺昌县| 临澧县| 渝北区|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