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經評文靈樞
- 周學海
- 942字
- 2019-12-25 19:00:11
自 序
《素問》《靈樞》,醫之祖也,即文之祖也。其義理法度傳于邃古(1),非秦漢諸子之所能臆度也;其精神格力(2)比于六經,非秦漢諸子之所能攀擬(3)也。且夫藏府、脈絡、陰陽、運氣,曲折微渺,至難摩繪,而兩經英詞風發,浩然沛然,析及毫芒,昭于日月,是神于醫而雄于文者,秦漢之際未聞其人。況秦漢文多奇崛,是書寬平正大,不動聲色,而天地萬物已在涵蓋之中,糟粕精華盡入微言之內,故常以為此三代之盛涵養有道之士之所為作也。古者,醫術以口相授,每歷一師,必加潤色,謂是增潤于三代之后可也,謂非出于三代之前不可也。雖然,世之詆其偽者多矣,辯之即累千百言,亦終不能祛其惑,而又何所輕重于圣經?獨其文之可法可師,稍知慕古者,莫不知好,向來選家遺而不錄,何哉?徒以隸于方伎而薄(4)之。又其語皆實事,非如空談名理(5)者之易為講說也。夫孰知其內益于身心性命,外裨于文章功力,有勝于泛讀空文萬萬者乎!學海不揣固陋,輒仿茅鹿門(6)、儲同人(7)評《左氏傳》《戰國策》文例,取兩經之文,為之分析腠理,指點起伏,使覽者見其脈絡貫通,義理昭著,抑揚頓挫,情韻流連,足以發人之神智,而舞蹈于不自覺也,倘亦昌明圣經之一術歟。是書也,得其精微,可以入圣,而廣其功用,亦以濟人。和陰陽,拯夭札,儒者之責也,而又不背于文事,儒者不能讀此,更責誰讀之?而乃競名利,從(8)嗜欲,大道之要,漠不關及,坐使古法失傳,蕩然無存。迄今之日,天下不乏有志之士,而窮于無所受,每覽斯文,未嘗不撫膺悼痛也。
光緒二十二年歲次丙申新春人日(9)皖南建德周學海澄之氏書于蠖廬(10)
【注釋】
(1)邃古:遠古。
(2)格力:詩文的格調、氣勢。
(3)攀擬:猶追擬。
(4)?。罕杀 ?/p>
(5)名理:指魏晉及其后清談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異。
(6)茅鹿門:即茅坤,明代歸安人,字順甫,號鹿門。編《唐宋八大家文鈔》,又著有《白樺樓藏稿》《玉芝山房稿》等書。
(7)儲同人:即儲欣,清代宜興人,字同人。博通經史,工制藝,編有《唐宋八大家全集錄》,著《在陸草堂集》。
(8)從:同“縱”。
(9)人日:正月七日。古人有以正月一日至八日天氣狀況占斷人、畜命運及五谷年景的習俗?!堕_元占經》引《京房占》云:“正月初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和調不風寒,即人不病,六畜不死亡。”
(10)蠖廬:周學海書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