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浩醫書二種
- (清)羅浩
- 941字
- 2019-12-26 13:01:23
《素問注》
《素問》始有全元起《訓解》,不傳。今所傳者,王太仆《注本》最古。王氏歷十二年始成此書。自序云:“于郭子齋堂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群疑冰釋。”可謂善矣。然其中疏略訛舛者不免,無怪后人多臆說也。《素問》為古圣之經,非窮經之精者不能識其蘊義。如《陰陽別論》:“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諸家解“隱曲”未當。本篇末云:“三陽三陰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又《風論》:“腎風隱曲不利。”《至真要大論》:“太陽之勝,陰中乃瘍,隱曲不利。”合觀之,知其指男子前陰而言,故下特提“女子不月”以別之,此以經證經而得其義也。《移精變氣論》:“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祝由而已。”其下論今人與古人不同,“故祝由不能已也”。“祝由”舊注皆與此處文義不合。陳定宇 [1] 引《左傳》韋注 [2] :“祝,斷也。謂斷其治病之由也。”按《谷梁傳》云:“祝發文身。”“祝”即斷字之義,如受風寒則避風寒之類,與經文下所云始合,此旁證之而得其解也。《陰陽應象大論》:“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王注以“無過以診”為句。按《甲乙經》作:“知病所在,以治則無過,以診則不失矣。”以“無過”二字屬上“以治”,則知經文以“而知病所生”為句,此證之他經而句讀與義皆明也。由此類推,窮經者當如是矣。再《經》中論三陰三陽,原有兩義:一以六經合五臟為言,一以五臟合五行配四時為言。故全書中前后不同,細玩自知。其《新校正》引全注及《甲乙經》與《太素》,尤可證也。此皆注者所未能詳也。至黃元御謂南政只二,北政有八 [3] ,天道既東西對待,焉得南北有差。自卯以后天道漸南,以南政統之;自酉以后,天道漸北,以北政統之。變置經文,獨逞妄見,較吳氏、高氏之改更,尤為大誤,實未窺古圣之堂奧 [4] ,不識儒者之訓詁矣。
[1]陳定宇:即陳櫟,號定宇,宋末元初的理學家。
[2]《左傳》韋注:據文意當為《國語》韋昭注。韋昭,三國時期吳國的文學家、史學家,注《孝經》《論語》《國語》。
[3]南政只二北政有八:運氣學說,五運之中,以土為君,故甲己之歲,土運為君。君居南面而施政,謂之南政。其他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八干之年,君居臣位,北面而朝,謂之北政。十年之中,二年南政,八年北政。
[4]堂奧:喻深奧的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