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引
余童時兩病幾危,于是留心醫學,每遇同志,輒相與討論古人之精蘊。歲癸丑,晤南潯屠疏村,訂莫逆交。疏村之學,出吳門繆進士宜亭,儒而精醫者也。疏村每至郡,必顧余,暢譚(1)名理,深獲其益,誠畏友(2)也。壬戌秋,囑購《紅爐點雪》一書,問其故,曰:此葉天士、薛生白兩家之秘藏,繆先生數求之而不得者。余撿(3)府志書,乃前明陸養愚先生所著。其孫祖愚,能承家學,并輯其祖若父及己所得效者,匯成一書,名曰《三世醫驗》,刊行于世。遂遍問書賈,皆曰未見其書。乙丑年,偶得第一世醫驗。閱十數年,得第二世醫驗。又數年,得第三世醫驗,而成全璧,已二十年矣!余合而觀之,實潛心于《內經》,參考諸家之議論以治病,故能起人所不能治之癥。且每案自始至末,詳悉志之,堪為后學之階梯也。奈今之時醫,于古書全不講求,專奉《葉氏臨癥指南》為金科玉律,畫依樣壺廬(4),誤人太甚。殊不知《指南》亦非葉氏自夸于世者,天士既歿,其門人抄撮,以彰美其師,究之有效與否,一無可證,猶饾饤家(5)之兔園冊子(6)耳。余不忍病者之夭枉,思有以救其弊,莫如《三世醫驗》之暢引古法。因舊刻已亡,余之所得均抄本,思欲重梓,以廣流傳,而力未逮。石門馬君敏夫,亦儒而精醫者也,素重余學,今年夏來吾湖,余以此書商梓,馬君欣然任其力。余因重訂其魯魚亥豕(7),厘為五卷,以付之。刻既成,余不無感慨焉。何也?是書啟之于前者,疏村也,得第一世醫驗時,而疏村已病,未及與之商訂而逝矣。設當存也,睹陸氏之書后光于世,有不同感馬君剞劂(8)之功耶?余愧不能文,謹述刻是書之原委如此。
道光丙申中秋桑苧園老圃李沐識
【注釋】
(1)譚:同“談”。
(2)畏友:在道義上、德行上、學問上互相規勸砥礪,令人敬重的朋友。
(3)撿:同“檢”,查。
(4)壺廬:即“葫蘆”。
(5)饾饤(dòudìng豆定)家:比喻因襲、雜湊文辭的人。
(6)兔園冊子:指淺近的書籍。
(7)魯魚亥豕:把“魯”字錯成“魚”字,“亥”字錯成“豕”字。指書籍在傳寫或刻印過程中的文字錯誤。
(8)剞劂(jījué擊決):雕版;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