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證醫案筆記
- (清)吳箎
- 1691字
- 2019-12-26 13:01:57
序
昔宋名臣范文正公(1)有言:不為良相,即為良醫。良相可以濟天下,良醫可以濟一方,于此見公之素所抱負早已超越尋常,故公卒為良相。調元嘗觀古來鴻儒碩彥偉人長德類,皆精于醫理,以抒其閎濟(2)之懷,然以良臣而兼為良醫者蓋寡。夫醫之為道,通陰陽,參造化,消息微茫,貫于神明,其書如《靈樞》《素問》,意蘊閎深,《難經》《金匱》,意旨深奧。仲景而后,諸家撰論,醇疵互見,未易折衷,非明于道,邃于學,胞與為懷(3),沉思研究者,鮮能得其精而詣其極。粵稽龍門(4)所傳倉公、扁鵲,蔚宗(5)所傳郭玉、華佗,邈矣寡儔,敻虖(6)難企。降至唐宋,下逮元明,如思邈、叔和、丹溪、瀕湖、景岳、立齋、抱一(7)、滄州(8),皆有撰箸(9),后先相傳,方軌匪(10)易。我朝名家著述,如繆仲醇之《經疏》《筆記》,喻嘉言(11)之《醫律》《尚論》,葉香巖之《醫案指南》,徐洄溪之《經注》《軌范》,皆能辨析毫茫,津梁來學。自時厥后,能接踵前哲者,未易多覯,以斯知良醫之難能而可貴也。如皋吳渭泉先生,學探五際(12),才擅九能(13),由宰官洊擢至轉運使。顧先生于醫理甚精,平時對癥發藥,靡不奏效如神,海內翕然(14)稱之。當先生揚歷皖江(15)時,調元適守濠州,幸得親炙其休光(16),渥邀知獎,燕坐(17)追陪,時承指示,因得稍窺靈蘭奧旨,識其按病處方之微意。嗣先生擢山左(18),未幾即以疾乞歸,槃娛薖軸(19),射雉(20)城邊,堂開綠野(21),德星輝里,道廣太邱(22)。課孫余閑,著其生平臨證醫案,凡六卷。歿后,其哲嗣燮堂郵寄來皖,俾序之以付梓人。調元幸得觀厥成書,追想音徽,彌深景黯。于虖!若先生者,殆夙具范文正公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之素志,其夙所抱負早已超越尋常,故能出則為良臣,處則為良醫,以大展其閎濟之懷。其所撰箸,足與仲醇、嘉言、香巖、洄溪諸名宿并傳不朽,無疑矣。用是不揣梼昧(23),勉綴一言,以志景仰,亟為刊布,嘉惠杏林。至先生政猷治績,偉略豐功,已照耀榑桑(24),聲施海岱(25),人皆能道(26)之,茲不贅述云。
時龍飛道光(27)歲在強圉作噩(28)日月會于鶉尾之月(29)佛生之前一日(30)
受業長汀胡調元謹撰
【注釋】
(1)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大中祥符間(1008~1016)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參與“慶歷新政”,去世后謚號“文正”,因稱。
(2)閎(hóng宏)濟:博濟天下。閎,宏大。
(3)胞與為懷:謂泛愛一切人與物。
(4)龍門:指司馬遷。
(5)蔚宗:即范曄,南朝順陽(今屬河南)人,字蔚宗,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撰《后漢書》紀十卷和列傳八十卷。
(6)敻虖(xiònghū):悠遠。
(7)抱一:即項昕,元代永嘉(今屬浙江)人,字彥章,晚號抱一翁,著有《脾胃后論》等。
(8)滄州:即呂復,元明間鄞(今屬浙江)人,字元膺,晚號滄州翁,著有《群經古方論》《內經或問》《靈樞經脈箋》等。
(9)箸:通“著”。《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及稍定漢諸儀法,皆叔孫生為太常所論箸也。”
(10)匪:非。《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11)喻嘉言:“喻”原作“俞”,誤,今改。
(12)五際:漢代翼奉以陰陽五行之說附會《詩經》,認為每當卯、酉、午、戌、亥是陰陽終始際會之年,政治必有重大變故。此指陰陽五行變化之奧秘。
(13)九能:古時大夫應當具備的九種才能。見《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毛傳)。
(14)翕(xī希)然:一致貌。
(15)揚歷皖江:謂在安徽任職。
(16)休光:對人美德之稱。
(17)燕坐:閑坐。
(18)山左:即山東。山,指太行山。
(19)槃娛薖(kē科)軸:形容自在的隱逸生活。典出《詩經·衛風·考槃》。
(20)射雉:形容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典出晉代潘岳《射雉賦》。
(21)堂開綠野:形容退休后的閑散生活。綠野,指綠野堂,唐代裴度在東都洛陽所筑別墅。
(22)道廣太邱:形容交游廣泛。典出《后漢書·許劭傳》。
(23)梼(táo桃)昧:愚昧無知。
(24)榑(fú扶)桑:扶桑。
(25)海岱:泰山至渤海的廣大地區。
(26)能道:原字漫漶,據集古閣本補。
(27)龍飛道光:“道光”為清宣宗年號,1821~1850年。又,明清時常喜在年號前加“龍飛”二字。
(28)歲在強圉作噩:即丁酉年,亦即道光十七年(1837)。歲,歲星。強圉,十干中“丁”的別稱。作噩,十二地支中的“酉”的別稱。
(29)日月會于鶉尾之月:即七月。
(30)佛生之前一日:即七月二十九日。佛,指地藏王菩薩。漢地以七月三十日為地藏王菩薩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