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血證史

《中國醫學史·疾病史·金元之醫學》吐血曰:劉河間《素問玄機原病式》曰:血溢者上出也。心養于血,故熱甚則血有余而妄行。《丹溪心法》曰:吐血陽盛陰虛,故血不得下行。因火炎上之勢而上出,脈必大而芤,大者發熱,芤者血滯。《明之醫學疾病史》咯血咳血嗽血曰:張景岳曰:“咯血、唾血,古皆云出于腎;痰涎之血,云出于脾,此亦未必然也。凡咯血者,于喉中微咯即出,非若咯血、嗽血之費力而甚也。大都咳嗽而出者出于臟,出于臟者其來遠;一咯而出者出于喉,出于喉者其來近。其來遠者,內傷已甚;其來近者,不過在經絡之間。所以凡見咳血、唾血及痰涎中帶血者,多無咳嗽發熱、氣喘骨蒸等癥,此其輕重為可知矣。”又曰:“咳血、嗽血皆從肺竅中出,雖若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咳血者少痰,其出較難;嗽血者多痰,其出較易。咳而少痰者,水竭于下,液涸于上也,亦名干嗽;嗽而多痰者,水泛于上,血化為痰也,亦謂之白血。”

王肯堂曰:“咯血,不嗽而咯出血也。咯與唾少異,唾出于氣,上無所阻;咯出于痰,氣郁于喉嚨之下,滯不得出,咯而乃出。求其所屬之臟,咯、唾同出于腎也。”又曰:“或問咳血止從肺出,他無可言耶?曰肺不獨咳血,而亦唾血。蓋肺主氣,氣逆為咳;腎主水,水化液為唾。腎脈上入肺,循喉嚨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二臟相連,病則俱病,于是皆有咳唾血也。亦有可分別者,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者,此腎從相火炎上之血也;若血如紅縷在痰中,咳而出者,此肺絡受熱傷之血也,其病難已。若咳白血必死。白血淺紅色,似肉似肺也。”

《中醫指導錄》三卷三十二期中俞慎初“血證之研究”:出血之原因有二:一為滲濾性出血,乃由血管某種疾病之障礙,血液至郁血之部而不能通過,遂自血管滲濾而出。一為破裂性出血,其原因有二,一由外傷血管破裂出血,一由熱性病,熱盛血壓增高,致血管破裂出血。又動脈出血則鮮紅,靜脈出血則紫瘀;動脈血流速,靜脈血流緩。

《辭典·血證總論》:血液系水谷精微所化,為人體重要之品。若起居不節,七情過度,以及勞倦、色欲、飲食等傷皆足以動火損氣,火動則血熱妄行,氣損則血無所附,于是妄行于上則見于七竅,為衄血、吐血;流注于下,則出于二陰為尿血、便血;壅滯于經絡,則發為癰疽;郁結于腸臟,則留為瘕塊,或乘風熱而為斑為疹,或滯陰寒而為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赣州市| 行唐县| 台山市| 甘谷县| 鞍山市| 自贡市| 贡觉县| 洛川县| 禄劝| 什邡市| 陆良县| 城步| 伊吾县| 通道| 曲靖市| 永定县| 逊克县| 介休市| 宜川县| 威海市| 长治县| 洮南市| 清苑县| 泾川县| 汾阳市| 临桂县| 鱼台县| 多伦县| 洛川县| 大安市| 墨脱县| 滨海县| 临潭县| 闽侯县| 西和县| 芜湖县| 剑阁县| 永年县| 确山县|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