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說明
《喉科秘鑰》原題“古歙西園鄭氏原輯,許佐廷樂泉增訂”。“西園”本是歙縣鄭村“一源雙流”的鄭氏祖傳喉科之一脈。首代醫家為鄭赤山,清康熙五十年(1711),鄭赤山五世孫鄭于豐、鄭于蕃兄弟同時在江西南豐受業黃明生先生。黃精于醫,尤擅喉科,輕以藥石,重于針灸,罔不隨手取效,兄弟二人盡得其傳。康熙六十年(1771)兄弟分居,鄭于豐所居室曰“南園”,鄭于蕃所居室曰“西園”,遂以“南園喉科”“西園喉科”名世,代有傳人,延綿不衰。《重樓玉鑰》的作者鄭宏綱即為南園鄭于豐之子;而許佐廷所指“西園鄭先生”乃是鄭于蕃五世孫鄭麈。許佐廷,字樂泉,歙縣許村人,生于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卒于光緒年間。少業儒,后習醫。貢生,官至太守。佐廷平素加意于喉科,知同鄉西園鄭氏,專業是科,回生起死,咸目為仙,遂留意尋訪,于道光二十年(1840)覓得西園鄭氏喉科秘本,窮三晝夜之力抄成,驗之臨床,效果肯定。同治四年(1985)許佐廷將自己十余年治喉經驗附編于后,將是書定名為《喉科秘鑰》刊行于世。然此初刻本因校勘未精,以至不傳。同治七年(1868),又詳加訂正,重刊布行。許佐廷刊印此書后,因喉癥流行,而書中內容綱舉目張,實用性強,故此書屢經翻刻,現有多個版本存世。
許佐廷刊刻此書以后,至民國初年,歷經翻刻,并有精抄本傳世。現存版本12種。最早為同治七年(1868)刻本,藏于湖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惜封面已失。早期版本中刊刻精良舛錯最少的版本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京都善成堂刻本,故以之為底本。以清光緒十年(1884)粹文堂本為主校本,以光緒十六年(1890)文藝齋刻本為參校本。關于本次整理的幾點說明:
1.采用簡體字橫排,新式標點。由于版式變更,原表示上文的“右”徑改為“上”。
2.原書中一般筆畫之誤,以及明顯的錯字,均予徑改,不出校記。
3.原書中異體字、古字、俗寫字,以簡體字律齊,不出校記。通假字保留原字,首見處出校說明。
4.原書中可以確認的脫訛衍倒,有校本可據者,據校本改并出校注明,無校本可據者,出校存疑。
5.底本與校本有異,可以確認底本訛誤者,據校本改并出校說明;文義均通者,不出校,悉從底本;難予判別是非者,原文不動,出校說明。
6.書中插圖均據粹文堂本原圖重新繪制。
7.原書目錄過于簡略,此次校注為方便查閱,據底本正文重新編排目錄。
8.刪去原書文后“古歙許佐廷樂泉氏謹識”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