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止湯
【方源】
此方記載于作者所編著的《臨床中藥學解悟》、《中藥諺語集成》和《食飲秘典為您解困惑》。
【組成】
佩蘭12g,澤瀉10g,茯苓15g,藿香10g,益智仁10g,丹皮10g,山藥15g,生地15g,山茱萸15g,石菖蒲10g,厚樸10g,陳皮10g,天花粉15g,車前子12g。
【功效】
補腎固齒,止唾祛濕。
【主治】
磨牙。每當入睡后即出現磨牙,牙齒產生摩擦,發出聲響,久之出現牙齒受損。
【方解】
這是作者在長期的臨床中,摸索出的一首治療磨牙的經驗方,組方原則是按照腎主骨與脾開竅于口的理論,選用藥物。此方由六味地黃丸與化濕、利濕藥物組成。所謂,是指在睡夢中牙齒發出摩擦聲響,長期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牙齒受損,有的患者甚至會導致舌頭受傷。
上方以六味地黃丸補腎,因腎主骨,補腎則能固齒。熟地滋陰補腎;山茱萸補養肝腎,并能澀精,取肝腎同源之意;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腎。三藥配合,腎肝脾三陰并補,是為三補,仍以補腎為主。澤瀉利濕而泄腎濁,茯苓淡滲脾濕,丹皮清瀉肝熱。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以補為主,肝、脾、腎三臟并補。主要用于腎虛引起的病證。用佩蘭、藿香祛除脾胃濕濁,芳香醒脾;益智仁開胃攝唾。根據作者個人的體會,將佩蘭、益智仁配伍同用,具有良好的祛除涎唾的作用。石菖蒲開竅,善治九竅病證,而磨牙也屬于九竅的病證。厚樸、陳皮燥濕,車前子利濕,天花粉消腫,因脾主濕之故。祛濕則能消除磨牙的病理現象。全方同用,達到補益腎虧,祛濕運脾,固齒作用的。
【用法】
水煎服。一般服用5劑就能達到治愈的效果。也可做成丸劑應用。
【使用注意】
一般無特殊禁忌病證。
【加減法】
此乃固定方,若腎虛可以加骨碎補15g。
【藥物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