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1.作用
(1)清熱生津:用于溫熱病氣分熱盛傷津口渴,消渴者。
(2)清瀉肺熱:用于燥熱傷肺,干咳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等。
(3)活血排膿:用于熱毒熾盛、瘀血阻滯之瘡瘍紅腫熱痛者,內服、外敷均可。亦用于跌打損傷腫痛。本品可促使膿液排除,未成膿者可消散,已成者可排膿。
2.認知
(1)關于藥名:天花粉用的是瓜蔞的根,為什么將根又稱為粉呢?因為在唐宋時代多將其加水研磨過濾后,澄粉入藥,故名。從目前的使用來看,一般是不將其研磨的,云瓜蔞根則更為準確些。天花粉以色潔白、粉性足、質細嫩、體肥滿者為佳;色棕、纖維多者為次。以河南產量大、質量優。天花粉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2)關于抗早孕:現在發現天花粉具有引產的特點,用于抗生育。天花粉是目前比較安全和有效的引產藥,其最大優點是出血量少,產道損傷少。故本藥除用于中期妊娠引產外,還可用于死胎、過期流產和葡萄胎。根據臨床報道,天花粉作引產藥物使用,是以針劑應用的,作煎劑則少用,但因此特點,故不提倡孕婦使用此藥。
(3)關于活血:在古今大量方劑中均應用天花粉治療跌打損傷以達消散瘀血的作用,如復元活血湯、仙方活命飲等,俗云仙方活命飲有“是瘡不是瘡,仙方活命湯”之譽。作者認為天花粉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根據古代本草記載,結合臨床治療作用的歸納總結,天花粉應該具有活血作用,如《日華子本草》載“排膿,生肌長肉,消撲損瘀血”。這就是說天花粉是通過活血達到消瘀血的。臨床上以其治療跌打損傷,并將其作為常用之品。在治療外科瘡瘍方面,此藥作用較好,有促進排膿作用。諺語云“打在地下滾,要用天花粉”,是謂天花粉能治跌打損傷。凡瘡瘍腫毒,乳癰發背,痔瘡,跌打損傷均可用。
(4)關于消腫止痛:《中藥學》教材認為天花粉具有消腫止痛之功,其實“消腫止痛”這一概念是不清楚的,因為凡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療熱毒病證,或活血化瘀治療瘀血病證,或收斂生肌治療癰腫病證都可以說是消腫止痛的。為了便于正確表達藥物功效,應將其相對應的作用以比較明確的術語進行表達。具體來說,天花粉能“活血化瘀”是比較恰當的。
(5)關于治渴:天花粉可以治療各種口渴病證。《本草匯言·卷六》云天花粉:“退五臟郁熱,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腫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齒腫,痰火盛而咳嗽不寧。若肝火之脅脹走注,腎火之骨蒸煩熱,或癰疽已潰未潰,而熱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黃,而小水若淋若澀,是皆火熱郁結所致,唯此劑能開郁結,降痰火,并能治之?!薄捌湫愿屎?,善能治渴,從補藥而治虛渴,從涼藥而治火渴,從氣藥而治郁渴,從血藥而治煩渴,乃治渴之要藥也?!比魮硕?,天花粉可以治療多個部位的熱邪病證。作者認為,天花粉主要還是治療肺熱、胃熱病證。糖尿病可以重用天花粉,能緩解三多(飲多、飲多、尿多)癥狀,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玉液湯(山藥、黃芪、天花粉、知母、雞內金、葛根、五味子)就配伍有天花粉,取其生津止渴之功。
(6)關于美容:天花粉有美容的作用,這在古代的本草書中有記載,如《新修本草·卷八》載天花粉能“悅澤人面”,“作粉如作葛根法,潔白美好”。作者體驗,如面部晦暗,皮膚顏色不白,或者面部長有痘瘡、膿包者,可用天花粉研末后用雞蛋清調和后搽于面上約30分鐘,如覺得皮膚太緊可縮短為10~15分鐘,之后用溫水清洗。此方具有清熱消腫的作用,適用于暗瘡紅腫或經常面部長瘡癤者。作內服藥可以配伍冬瓜仁、薏苡仁等同用。
(7)關于化痰:《本經逢原·卷二》說天花粉“降膈上熱痰”,意思是說天花粉具有化痰的作用。由于天花粉與瓜蔞同出一物,而瓜蔞是化痰藥物,根據臨床應用來看,天花粉性寒,可以用天花粉治燥熱傷肺之熱痰、痰黏稠不易咯出、口渴、面赤。不過臨床不作為首選藥。而對于“痰飲色白清稀者,皆當忌用”(張璐語)。
本方中延胡索的藥性特點參見本書杜仲強腰湯。
本方中大黃的藥性特點參見本書大黃油膏。
本方中乳香、沒藥、細辛、肉桂的藥性特點參見本書骨質增生消退散。
本方中樟腦的藥性特點參見本書六生液。
【小結】
甲狀腺腫大,可見于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癌、甲狀腺瘤等多種疾病,通過臨床觀察,本方均可以應用。另外,若單用五倍子研末,以醋調后外敷,也有一定作用。從內服用藥來說,治療甲亢,臨床要分辨陰液虧虛、氣陰兩虛、肝郁火熾、痰瘀互結、氣滯痰阻等證型,對證用藥。
甲狀腺疾病常見的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簡稱甲低或甲減)、甲狀腺瘤、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功能亢進并發癥等。中醫認為甲亢的病因病機主要是陰虧火旺,虛熱上乘。蓋水不足則火旺,火旺則傷氣,即“壯火食氣”。火旺致心、肝、胃受損。心火旺則心悸、善忘;肝火旺則急躁、手顫;胃火旺則消谷易饑。常見癥狀有怕熱、多汗、胸悶、氣短、疲倦、多食易饑、便溏、頸囊腫、煩躁、手顫、消瘦、突眼等。
(1)關于飲食禁忌:對于甲狀腺疾病,尤其是甲亢,尤應忌食辣椒、生姜、羊肉、濃茶、濃咖啡等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因為這些刺激性食物或上火之品,容易加重病情。一般來說,患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不宜食用發物。中醫所說的發物,就是引發和加重疾病的食物。
(2)關于外用藥物:人體五臟六腑之病常被稱為“內病”,而體表經絡之病稱為“外病”。采用外治法來治療內病是一大特色,“內病外治,外病內治”。外治以內治之理為依據,外治和內治只不過是給藥的途徑不同。外治法使藥物貼近皮膚,也同樣能將藥物透過皮膚直達病變部位。所以,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外治法作用迅速,簡、便、廉、驗,容易為病家所接受,本方用外敷中藥治療甲狀腺腫物,是使藥物直達病所,且可以防止辨證失誤,作用明顯。
(3)關于應用海藻等的注意事項:對甲亢患者,不可用海藻、昆布之類含碘多的藥物,因為碘雖可暫時抑制甲狀腺激素的釋放,使甲亢癥狀減輕,但當這種抑制作用減退或消失,甲狀腺激素大量合成或釋放,可使病情反復并加重,纏綿難愈。更重要的是,甲亢病人雖多伴甲狀腺腫大,但其病機多為陰虛陽亢或氣郁化火,與單純性甲狀腺腫不同。故治療甲狀腺腫大,一般不宜選用這些含碘的藥物。
【病案舉例】
劉某,女,48歲。干部。兩側甲狀腺腫大,用手觸摸有塊狀物,較硬,約2×4cm,吞咽時咽部有梗阻感,懷疑為甲狀腺癌,經檢查為甲狀腺冷結節,用上方連續外敷,每天晚上敷,每次3個小時,若皮膚出現癢感,則暫停敷藥,應用一個月,甲狀腺腫塊全部消失,吞咽正常,無異物感。后檢查局部無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