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
1.作用
(1)補腎固精:用于腎虛所致的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尿頻、帶下、宮冷不孕等。本品為平補陰陽之品。
(2)養肝明目:用于肝腎不足、目失所養之目暗不明、視物模糊者。
(3)溫脾止瀉:用于脾腎兩虛之便溏、泄瀉,作用平和。
(4)補肝腎安胎:用于肝腎不足、沖任不固、胎失所養之胎動不安。
2.認知
(1)關于作用:菟絲子的作用主要是補益肝脾腎,這三臟之中以補腎為主要特點,又略有助陽之效。一般稱此藥為平補之品,所以久服也不會給身體造成不良反應。《本草匯言》載:“菟絲子,補腎養肝,溫脾助胃之藥也。”“但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故入腎經,虛可以補,實可以利,寒可以溫,熱可以涼,濕可以燥,燥可以潤。非若黃柏、知母,苦寒而不溫,有瀉腎經之氣;非若肉桂、益智,辛熱而不涼,有動腎經之燥;非若蓯蓉、鎖陽,甘咸而滯氣,有生腎經之濕者比也。如漢人集《神農本草》稱為續絕傷,益氣力,明目精,皆由補腎養肝,溫理脾胃之征驗也。”在此,倪朱謨將菟絲子的作用進行了很好的闡釋。正因為菟絲子溫而不燥,故也能治療腎虛不孕癥。所以,菟絲子為補脾腎肝常用藥,又為陰陽雙補之要藥。
(2)關于豐胸:有研究認為菟絲子具有豐胸的作用,但從傳統的使用情況來看,菟絲子主要還是補肝腎。作者在臨床中將菟絲子配伍沙苑子、僵蠶之后,發現的確具有豐胸作用,個人體會,僵蠶應用劑量要大一些(參看本書僵蠶豐胸湯)。現多認為菟絲子有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作用,在黃體功能興盛期能直接或間接作用于卵巢,提高和支持卵巢的功能。
(3)關于補血:菟絲子歷來作為補陽之品,用于腎陽虛之輕證者,但有認為“菟絲子,乃補血之要品。精血相生,菟絲子填精益髓,故能生血”(《神農本草經貫通》)。臨床一般不將菟絲子作為補血藥使用,如作為治療肝腎精血不足證,只云補益肝腎,并不直接云其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