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
1.作用
(1)涼血止血:用于各種出血證,如吐血、咳血、便血、血痢、尿血、崩漏等。以治熱證出血較好。本品涼血止血之中兼有收斂作用。
(2)化痰止咳:用于肺熱咳喘,痰稠難咯者。
(3)生發烏發:用于脫發,須發早白。
2.認知
(1)關于治療脫發:側柏葉是治療脫發要藥,具有良好的生發烏發作用。個人體會,將其與其他藥同用泡酒外搽發根,能促進毛發生長,可以治療諸如脫發、頭皮屑、毛發枯萎無光澤。本方中側柏葉不可闕如。用側柏葉治療脫發,早在《千金要方·卷十三》中就有記載,云:“鬢發墮落,令生長方。生柏葉,切,一升,附子四枚,豬膏三升。上三味,末之,以膏和為三十丸,用布裹一丸,內煎沐頭泔汁中,沐發長不落,其藥密收貯,勿令泄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載:“治血脈虛極,發鬢不得潤澤,宜用此方。桑根白皮,剉一斤(升),柏葉。右以水三斗,淹浸五六沸,沐頭,數數為之,發即潤澤。”亦載“治頭鬢黃赤令黑方:生柏葉,切一升,豬膏一斤,右件藥,搗柏葉為末,以豬膏和為二十丸,用布裹一丸,納泔汁中,化破沐之,一月后,漸黑光潤。”顯然,祖先早就認識到側柏葉具有生發烏發的作用,從應用來看,以外用作用好。
(2)關于抗衰:側柏葉為側柏的嫩枝葉。據《本草綱目·卷三十四》記載:“柏性后凋而耐久,稟堅凝之質,乃多壽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點湯常飲,元旦以之浸酒辟邪,皆有取于此。麝食之而體香,毛女食之而體輕,亦其證驗矣。毛女者,秦王宮人。關東賊至,驚走入山,饑無所食。有一老公教吃松柏葉,初時苦澀,久乃相宜,遂不復饑,冬不寒,夏不熱。至漢成帝時,獵者于終南山見一人,無衣服,身生黑毛,跳坑越澗如飛,乃密圍獲之,去秦時二百余載矣。事出葛洪《抱樸子》書中。”這段傳說是講有一秦代宮女,逃到山中,因吃松柏葉,活了200多年,仍身輕如燕,行走如飛,是說側柏葉具有強身健體,又可防老抗衰。當然,人們現在很少食用側柏葉了。
(3)關于止咳:側柏葉的止咳作用不是很強,一般在臨床上并不多用。但在本草書中有關于此作用的記載。
(4)關于止血:側柏葉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一般將其作為涼血止血之品使用,而側柏葉同時又有澀味,所以又能收斂止血,可以用于各種出血病證,以治療人體上部出血病證多用。側柏葉炒炭后,其止血作用加強,處方寫側柏葉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