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玉堂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講稿
- 單玉堂
- 2690字
- 2019-12-20 14:22:27
前言
本書是我國現代針灸學家、著名子午流注專家單玉堂先生全面系統論述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按時取穴的一部學術專著。
單老生前指出:“子午流注一道,小言之,不過是針灸的一種按時取穴的配穴方法;大言之,則根源于五運六氣,概括了祖國經典醫學理論體系于其中,并與天文、地理、歷法、氣象、生物、哲學等多種學科互相滲透的一門重要學說。故可喻為‘大則彌綸宇宙,小則纖悉秋毫’。”
全書共分導言、上篇、下篇及補篇四部分。
上篇為本書的重點部分,系統論述了子午流注的源流,子午流注與五運六氣的關系,五運六氣干支體系述要,子午流注的概念、組成與臨床應用。書中還對子午流注納甲法的核心部分——“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做了詳盡的解析,對納子法“十二經補母瀉子取穴”做了詮釋發揮,并加入“臨證點滴”一項,力求與針灸臨床緊密結合、學以致用。同時首次公開單老早年寫的“子午流注開穴干支原理探討”文稿,闡前人所未發。書中還列專章闡述了子午流注五輸穴的理論源流與單老豐富的開穴和配穴經驗,并收錄相關醫案。
下篇介紹靈龜八法的源流、概念、組成與臨床應用,亦收錄相關醫案。
補篇介紹了飛騰八法的原理、組成與臨床應用,并列專章強調了單老臨床常用的針刺補瀉手法,繪圖標明其獨到的補瀉經驗,供針灸同道們參考。
在整理過程中,對其中涵義深奧的運氣理論概念,如用十天干表達陰陽五行的深層次變化、干支演變體現出天地人“三元”規律、天干化合五運、地支化合六氣、子午流注干支原理探討等,都做了詳細和力求清晰的表述,對涉及天文背景的概念,統以“單志華按”的形式做了說明,讀者可與正文互參。
本書采用的內容,均來自單玉堂先生有關子午流注、靈龜八法的書稿、文章及筆記,原文字寫作時間約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采用的書稿計有:《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合撰》《子午流注、靈龜八法講義》《子午流注、靈龜八法撰要》《子午流注啟鑰》《子午流注問答》《補瀉手法干支原理總論》《子午流注帶徒講義》《漫談子午流注》《師資班針灸講義》《針灸均陶》等;文章計有:《子午流注古法新解》《靈龜八法古法新解》《子午流注靈龜八法有關問題的解釋》《飛騰八法懸解》《何謂“穴隨天干走”》《五運六氣醫用說約》《六經六氣來源及其相互關系和意義》《子午流注配穴法在臨床應用的探討》《井滎輸(原)經合主治與經絡的關系》《怎樣運用五輸穴進行補瀉》《子午流注納甲法開穴探源》《子午流注納甲法“五虎建元”初步探討》《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的聯合應用》《子午流注在臨床應用的規律》等。
面對如此繁多又專業性較強的文稿,筆者在整理過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詳細閱讀消化這些文字,并嚴格遵循文稿的基本學術軌跡一以貫之;第二步就是按照全書的總體框架,分門別類逐一進行梳理、篩選,這一步工作很細,其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諸多學術“瓶頸”問題:如陰陽五行干支深層次推演問題、五運六氣干支體系問題、十干化合五運與十二支化合六氣問題、子午流注干支原理問題、五輸穴五行配屬“陽井金與陰井木”問題、五輸穴為何起于四肢末端的問題等。我早年記憶中父親單玉堂先生伏案寫作的一幕幕竟又重現!深深感到老人家流注八法理論造詣之精深,其豐富靈活的按時取穴與配穴經驗堪稱體系!
與此同時,我始終在思考層面上努力遵循“是什么”和“怎樣想”的研究方法,并貫穿整理的全過程。這方法出自近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說:“像我這種類型的人,一生中主要的東西正是在于他所想的是什么和他是怎樣想的……”(見《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個人理解,前者旨在強調概念的規定性,后者旨在強調敘述的程序性和邏輯性。個人體會這一方法同樣適用于中醫理論文獻的整理研究。
客觀地講,中醫學的五運六氣學說,限于當時的科技條件,古人的某些認識可能是曲折地,甚至含混地反映了事實上存在著,而人們尚未注意的客觀聯系乃至規律。正是這種表述方式上的曲折含混,易于被后人誤解而斥為“荒誕不經”。運氣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中醫學最高深的理論,而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又是強調“天人合一”“天人同構”的一種高級的針灸療法,難免曲高和寡。可喜的是,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回歸生命本真、重返自然的理念與古老的“醫易同源”高度吻合對接,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人體生命信息表達系統的探究,使得這一理論與針法已為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關注。正如當代中醫理論家楊力教授指出的:“如果說《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皇冠,那么,運氣七篇則是那皇冠上的明珠。”運氣學說作為中醫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干支體系的推演異常豐富,蘊含著諸多宇宙信息、生命密碼。這是中醫學極具開發價值的一個領域。本書的編撰僅從時間治療學角度涉及部分五運六氣干支體系的基本要義,便于理解子午流注干支配屬變化的所以然。
應當承認,五運六氣干支體系,并由此派生出的子午流注一系列干支推算,是有著深層內涵及價值的。正如中國中醫科學院黃明達教授所說:“天干地支是中國古代對時間的記錄方式,也包括了天象場景的描述,是中華易醫同源中極具獨特內涵的知識瑰寶,它將宇宙天地對人類生命的影響表達得既準確又精確。作為來自于天上的信息,天干的十個字是宇宙天體金、木、水、火、土太陽系五大行星,相對運動對地球影響信息能量場的記錄。作為來自于地球的信息,地支的十二個字,代表了地球繞太陽公轉,形成與六氣固定對接的氣候元素:風、熱、暑、濕、燥、寒。我們祖先最智慧的就是根據‘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觀,從天干中尋找宇宙生命時空特征的體質屬性,從地支中了解地球氣象對生命體質的影響關系。與世界偌大的天體宇宙相比,我們的生命個體可能看似那樣的渺小和無助,但自從我們每個新生命降生到地球上那刻開始,就被廣大的信息能量網所覆蓋。”
運氣學說的干支體系如同一個寶藏,這是古人留下的無價之寶,必須靜下心來,系統而有重點地、扎實地去研究探討,這一過程甚至不排除有“新的”重大理論發現!同時也是研究者自我學習積累及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過程。
單老的學生、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陳子富教授,于20世紀90年代初撰文《單氏流注要則簡介》,簡明準確地闡述了單老子午流注的主要學術思想及作者本人的研究體會,文中并附有單老詳細記錄的醫案二則。值此本書出版之際,將該文作為導言置于卷首。
本書在整理過程中得到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醫師承學堂》主編劉觀濤先生的大力支持,其在百忙中給予具體指導意見。責任并文字編輯王琳女士為保證本書的學術質量同樣付出了非同一般的努力。在此本人深表敬意與謝忱!
限于個人學識水平及能力,本書在整理過程中可能存在諸多不足乃至紕繆之處,還望高明者斧正。
2016年12月6日 單志華 識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