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應用

《靈樞·壽夭剛柔》篇云:“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審之陰陽,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謹度病端,與時相應。內合于五臟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膚。是故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度,是揣度、把握之義;端,是發病的苗頭、端倪之義;時,指時令或時間周期。結合經文下面涉及五輸穴的具體運用,這里的“謹度病端,與時相應”,是告誡醫者,凡病要謹慎地把握其致病因素,并注意疾病與時間(或時令)的對應關系。

子午流注針法分兩種取穴法,一是按時間常規取穴,一是結合臨床辨證取穴。按時間常規取穴,就是將日時干支算出后,納甲法(納天干法)按照《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的流注規律開穴針治;納子法(納地支法)則是按照十二經脈循行規律依五行補母瀉子之法開穴針治。這是講與時相應。謹度病端是強調臨床辨證取穴要嚴格按照辨證規律審視把握病情,既要遵循“謹候其時,氣可與期”,等候符合病證的最佳時間開穴針治,又要在辨證之后,在按時開穴的基礎上加入適合病證的時穴治療。所以,按時取穴不但不違背辨證論治的原則,相反,是更深一層地把握“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的規律,靈活辨證來選取時穴的。比如子午流注納甲法,在辨證取穴、循經取穴方面,根據具體病情分經辨證后,按照子午流注的取穴原則——陽日陽時開陽穴,陰日陰時開陰穴,經生經,穴生穴。將一日之內值日經之五輸穴,順開一層或數層,是為順時相生取穴法;又可依“十干五合”的規律,即五運的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選擇陰陽相合之經,取剛柔相濟之穴同開。如陽日陽時取陽穴,但臨床遇到陰經病證,可同開陰經之穴。“甲日戌時膽竅陰”,甲戌時取膽經井穴竅陰,根據“陽井金,陰井木”的原則,竅陰屬金穴,時值臨床若遇到脾虛不運證,則同開脾經金穴商丘,是為陰陽協調、相反相成之治,此謂之剛柔相濟取穴法。臨床效果同樣好。

此剛柔相濟、陰陽相合之理亦適用于臟腑表里相關取穴。按照肺合大腸、脾合胃、心合小腸、腎合膀胱、心包合三焦、肝合膽,即臟腑表里絡屬相通的關系,取相合經之同名五輸穴。如甲戌時取膽經井穴竅陰,但時值遇肝經病證,則可同取肝經井穴大敦。此謂之表里相合取穴法。

總之,根據十干化合五運,即甲己化土運、乙庚化金運、丙辛化水運、丁壬化木運、戊癸化火運,產生陰陽干相合之規律:甲己為合日、乙庚為合日、丙辛為合日、丁壬為合日、戊癸為合日,值此合日的五輸穴可以互用,謂之“合日互用”取穴法。按時取穴并根據具體病情辨證取穴,則又為時穴病穴相配法。所以子午流注按時取穴法絕不是簡單機械地“對號入座”用針,準確地說是把辨證論治加進了時間周期因素,強調了人體氣血循環的盛衰節律,是對傳統辨證論治在臨床運用的豐富和發展,其取穴方法規范而靈活。

子午流注的臨床操作形式,主要分兩大類:一是納甲法(以十天干為主),一是納子法(以十二地支為主)。現分述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揭西县| 北宁市| 瓦房店市| 平舆县| 湟中县| 鄂托克前旗| 古蔺县| 谷城县| 菏泽市| 浦北县| 泸西县| 紫金县| 雅安市| 宜州市| 辉南县| 淳安县| 富民县| 蒲江县| 泰兴市| 永清县| 洪雅县| 南康市| 建德市| 靖边县| 涞水县| 色达县| 瑞金市| 大理市| 司法| 平阳县| 黔南| 淮阳县| 辽阳县| 宜丰县| 庄浪县| 齐河县| 凉城县| 胶南市| 万源市|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