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常見風濕病患者臨床440問作者名: 婁玉鈐 李滿意本章字數: 1654字更新時間: 2019-12-20 12:50:30
19.風濕病人怎樣應用止痛藥?
常見風濕病的主要痛苦就是疼痛。臨床上,止痛藥的應用是很多病人治標的首要選擇。合理使用止痛藥,可起到減輕疼痛的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特別是濫用,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止痛藥,是很有“講究”的。
(1)止痛藥的種類:①非甾體抗炎止痛藥:常用的有阿司匹林、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羅昔康、尼美舒利、塞來昔布等。此類藥止痛作用比較弱,沒有成癮性,使用廣泛,療效確切,用于一般常見的疼痛,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害。②中樞性止痛藥:以曲馬多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樞性止痛藥,屬于二類精神藥品,為非麻醉性止痛藥。曲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熱止痛藥要強,但又不及麻醉性止痛藥,其止痛效果是嗎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種急性疼痛及手術后疼痛等。③麻醉性止痛藥:以嗎啡、哌替啶等阿片類藥物為代表。這類藥物止痛作用很強,但長期使用會成癮。這類藥物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隨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癥病人。除上述三類止痛藥外,還有其他止痛藥,如腸痙攣腹部疼痛使用的中藥制劑山莨菪堿等,以及激素類藥物也有明顯的止痛作用。
(2)止痛藥的用藥原則:常見的關節疼痛應該首選非甾體抗炎止痛藥。對于有嚴重胃腸道疾病的患者,可選用對胃腸道刺激小的藥物,只有在非甾體類藥物使用無效時才考慮使用中樞止痛藥。那么,能否同時服用多種非甾體抗炎止痛藥?不可以的。多種非甾體藥物聯合使用不僅不會增加藥物的治療作用,還會產生更多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所以在不清楚藥物歸屬的情況下盡量避免同時使用。如果疼痛劇烈,一種藥物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則需去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止痛藥用藥有以下原則:①按時給藥:根據疼痛程度、規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時間,應按時服用止痛藥,以保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將疼痛刺激控制在痛閾以下。②按階梯用藥: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類藥物,如果所用藥物、劑量及用法不能達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類藥物;如果兩者合用后仍不能止痛,則可以使用強阿片類藥物。③聯合用藥:對中、重度疼痛,最好使用兩類以上止痛藥物,這樣可以減少其用量及并發癥,增強止痛效果。④交替用藥:長時期反復使用同一種止痛藥物,會產生耐藥性,不應依靠增加劑量實現止痛效果,應及時改用其他止痛藥物代替。⑤藥物劑量:根據實際需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藥物劑量由小到大,直到病人止痛為止。若擅自加大藥量以盡快止痛,或者不把吃藥當回事,想起來吃點,想不起來就算了,或者兩次藥并成一次吃,都是不對的。同時,應積極預防和防治止痛藥物的副作用。
(3)慎用止痛藥的人群:46%~75%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止痛藥的患者出現過胃出血或潰瘍。美國每年因此住院的患者超過10萬人。要想避免這類藥物損傷胃黏膜,用藥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是否已經存在其他傷胃風險。以下幾種情況應慎用止痛藥:①高齡: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機體防御能力下降,如黏膜防御作用變差等,出現胃出血及穿孔的風險增加13.2倍。因此,若需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最好選擇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小的類型,如塞來昔布等。②胃病:胃不好的人服非甾體抗炎藥,無疑是雪上加霜。有研究顯示,胃腸道疾病患者在150天內單次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風險增加2.4倍;多次服用后該風險增加7.4倍。③服用抗凝劑:抗凝劑適應證廣泛,可用于防治動、靜脈血栓栓塞等多種疾病。有研究顯示,布洛芬會影響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用抗凝劑再用非甾體抗炎藥時胃出血的風險增加12.7倍,低劑量阿司匹林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時風險增加為7.7倍。④使用激素類藥物:常見風濕病一般都會用到糖皮質激素。單用非甾體抗炎藥出現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增加3.8倍,單用糖皮質激素是2.6倍,兩藥聯合應用該風險增加近9倍。⑤酗酒:長期酗酒傷胃,很多人在出現腹痛、腹脹時常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止痛。研究表明,與不使用布洛芬相比,頻繁飲酒者經常服用布洛芬會使胃腸道出血的風險增加2.7倍,偶爾服用的風險增加1.2倍。⑥吸煙:單純吸煙增加消化道潰瘍的風險為1.9倍,吸煙同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風險增至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