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紅燒肉

紅燒肉是極平常的一道菜,每個家庭主婦都會做,多數飯館的菜單上都會有,但夠得上標準的并不多,能寓精彩于平凡的就更少見了。

先說選肉,必須是五花三層帶皮的豬肉。沒有皮不行,少了肉皮里的膠質,就少了一份滋潤;不是五花三層也不行,只有肥瘦層層相間,才能使肥肉不膩、瘦肉不柴。皮要薄而凈——老母豬的五花肉皮厚毛粗、肉老味騷,不可用。

調味首重醬油。北京如今沒有好醬油出產了,最好用以傳統方法發酵的醬油;退而求其次,上海特制的“濃醬油”也不錯。酒用南方的料酒就好,紹興產的花雕更佳。至于糖,講究的話用冰糖——容易使湯自然濃稠,要求不高的話,白糖也可以。

紅燒肉有南北兩派做法。北派的要炒糖色,還要加花椒、大料,水也加得多,一般不加或少加糖;還喜歡配以粉條、白菜、海帶。南派講究原汁原味,調味全仗醬油、糖和料酒,味要“甜上口,咸收口”,汁越少越濃越妙;配料則筍干、霉干菜、百葉結(薄豆皮卷成卷,打成結)均可。

我是生長在北方的南方人,卻更重南味。在自家下廚,多是標準南派手法——燒菜離不開糖就是一例。五花肉切塊,與蔥結、拍松的姜塊同時下鍋,加醬油、紹酒、水——水要剛剛沒過肉,燒開,撇凈浮沫,改小火;肉爛之后,揀去蔥姜,加糖,大火將汁收濃即成。上桌之前如能隔水蒸一刻鐘更好。

杭州有名菜“東坡肉”,其實不過是精致的紅燒肉,唯以酒當水耳。20世紀70年代曾刊行《中國菜譜·浙江菜》,“東坡肉”榮登榜首,而易名為“香酥燜肉”。古時曾有煞風景之不通文墨者云:“東坡何辜,千載之下猶食其肉?”與此更名者堪稱同道——東坡九泉聞之,當發一笑。

母親一日買回一塊極好的五花肉,家中適有上海濃醬油,紹興花雕酒,不覺技癢,下廚一試。肉切成兩寸見方的大塊,出水之后,只加醬油、酒、糖,下砂鍋燜煮,以面搓條封住鍋蓋;然后入瓷罐隔水蒸,桑皮紙封口;最后分盛小盅,蒸透上桌。真個色如琥珀,不膩不柴,醇香細潤,入口即化。

東坡千年之前總結燒豬肉的訣竅曰:“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闭娲说栏呤帧?/p>

紅燒肉,“慢”“少”“足”三字盡其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大渡口区| 中山市| 商河县| 巫溪县| 冷水江市| 怀集县| 华宁县| 黔西县| 永登县| 皮山县| 陆川县| 灵宝市| 涟水县| 赣榆县| 合山市| 都昌县| 太康县| 巨野县| 金山区| 密云县| 长垣县| 喀喇| 吉木萨尔县| 湘阴县| 高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拉萨市| 博爱县| 琼结县| 万山特区| 故城县| 肇东市| 漳平市| 拉孜县| 洪洞县| 尚义县| 通州市| 福清市| 通许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