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瀾旅行美食文化(全5冊)
- 蔡瀾
- 513字
- 2019-12-17 19:30:37
大同酒家
我在廣州的大同酒家辦宴席。
“什么地方不好去?”友人說,“那種國營的餐廳已經失去水準,而且服務一定很差。”
我不同意,老字號才有“三斤鐵”。服務是一種互相尊重的事,只要忍一忍,大家客氣交談,服務方絕對不再板著臉。
自己和同事先去“大同”數次,向老師傅請教:兒時吃的菜,還記得哪幾種?老師傅講了一個名字和做法。“啊,很好呀,還做得出嗎?”“當然可以試試。”
就那么試了又試,試出失傳的菜式。
一共弄出了十八道菜:桂花札和鴨札拼盤、寶玉藏奇珍、白雪生蝦仁、玉簪田雞腿、脆皮雞、五彩水魚絲、瑤柱霸王花、姜芽香扣肉、味菜豬大腸、玉樹魚仙島、銀魚戲春水、綠生天鵝、蔬菜素餃、豬腳姜醋、芋上瑤柱、娥姐粉果、生磨芝麻糕、果仁葉果。
單單舉一種桂花札吧!是將鵝腸切開鋪平,內加一層很薄的肥豬肉,再放一條豬肝,卷起來,烤香后切片。上桌時用筷子夾起一塊,肥豬肉已經烘得透明,油盡去;吃進嘴,滿口汁。天下美味之一!
大家吃了都很滿意,只有一位老先生說:“‘大同’食物,大不如前。”
我當然同意他的看法。他幸福,他吃過,我們卻是第一次吃到這種在香港少見的菜,已經覺得很不錯了。
“大同”開在江邊長堤上,室內已裝修再裝修,但從窗口看出去,風景還同舊時一般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