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式感:讓平淡的日子遇見有格調的生活
- 楊洋
- 3141字
- 2019-12-20 10:30:43
第二章 掌控自己,你的每一天都會豐富多彩
馬克思說:“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律,法也,引申為“約束”。自律,就是自我約束,我們針對自身情況,以一定標準和行為規范指導自己的言行,是嚴格要求自己和自覺規范自己的一種意識和行為。
但凡成功的人,大多都是自律的人。他們數年如一日地嚴于律己,鑄就自己堅強的個性,讓自己變得堅韌不拔,最終成就偉業,做了自己的王。
2018年6月14日,俄羅斯世界杯開幕式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上演,32強匯聚俄羅斯,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正式拉開帷幕。
世界杯是強者的較量,它的精彩之處在于所有隊員都各顯神通、竭盡全力地去拼搏。球迷不僅可以從比賽中享受激情、快樂,還能帶給我們很多人生感悟。
在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比賽中,C羅創造了奇跡,已經33歲的他在比賽的最后幾分鐘依然2:3落后于西班牙的情況下,打進了一粒任意球成功地扳平比分。為此,有人說,葡萄牙是C羅一個人的球隊。羅納爾多評價梅西踢球是魔術化,而C羅卻有超強的進球意識。這一戰,C羅也走向了自己的神壇。
這位33歲的葡萄牙當家球星,面對強敵西班牙,一人獨進3球,以一己之力拯救整個國家隊,炸翻了全世界的社交媒體!
2008年5月份,C羅面對媒體自豪地說“如今的我,有著23歲的身體。”33歲的年紀,不輸23歲的體能和競技狀態,C羅到底是如何越活越年輕的呢?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沒有什么秘密,有的話就是十幾年如一日的自律生活。
C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自律。作為運動員的C羅擁有足壇最完美的身材,他那一身堪稱完美的肌肉可不是空穴來風,不是簡單健身就可以的。這源于他多年來科學、嚴格的自律,他不但吃的精,平時鍛練也勤。他只吃低脂低糖食物,就連他愛吃的西班牙傳統烤鱈魚也成為他偶爾的奢侈餐了,他拒絕任何酒精飲料。他每天都花幾個小時堅持各種力量鍛煉,哪怕是集訓時到了酒店,其他隊員都選擇休息或娛樂,他仍然在房間里做仰臥起坐,他每天都會花一個小時做3000個仰臥起坐。對于C羅來說,就連短暫的業余時間,他都是在家里鍛煉。
30歲,對于足球運動員來說,已經是職業生涯的分水嶺。而C羅在30歲以后卻比之前更加開掛:在俱樂部層面率皇馬三度摘取歐冠桂冠,國家隊層面帶領葡萄牙豪奪歐洲杯冠軍,五座金球獎加身,赫然已是當今足壇第一人。
根據尤文圖斯的體檢報告,C羅身體內的脂肪含量只有7%(體脂率),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一個普通成年男性的體脂率一般是15%到18%,而職業足球選手的平均水平是10%左右,C羅的數據顯然鶴立雞群。
另外,體檢報告數據顯示,C羅身體的肌肉含量為50%,而職業球員的平均水平大概在46%左右,C羅的肌肉比率已經接近健美運動員的水平了。
有人說,C羅的肌肉越練越多,這會影響他在球場上的速度和靈活性。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上,誰是單次沖刺速度最快的球員?答案不是姆巴佩,而是C羅。在一場比賽中,他跑出了33.98公里每小時的單次最高時速,為本屆世界杯之最!
BeIN的報道甚至稱,33歲的C羅,現在擁有20歲的身體,他的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小13歲之多。這雖然是媒體較為夸張的贊美之詞,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律性強、格外努力的C羅,確實是超越年齡的存在,他自己表示能踢到40歲,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并非沒有可能。
足壇的C羅,堪稱當代職業運動員的楷模,由此來看,越是站在世界之巔,越懂得自律的意義!
自律是約束內心的一種能力,它要求必須時刻警醒自己,竭力與思想的傾向斗爭,內心洞悉而練達、沉穩而睿智、淡定而從容,忍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頂得住壓力、擋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受得起打擊。法律條文、道德規范都是“他律”,法紀、制度、規范是外在約束的根本,但不是自我內心的本真,只有出自個人內心的主動“自律”,才是實現自我發展的根本途徑。否則,一味地任由內心私欲膨脹、由著性子胡來,終會自毀前程。
有人說:“人的一生是為欲望而生的一生,也是與欲望抗爭的一生。”成功人士大多是自律的人,他們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表現得氣定神閑、胸懷坦蕩。
我有一位朋友,在現在的公司工作了十年。在十年當中,他每天早上4:30起床做一天的工作計劃,即把這一天中要做的工作一項項列好。晚上9點,會按時寫工作總結,在寫工作總結時,他分兩部分:一部分總結快速完成工作的經驗,這樣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工作時,他能夠快速完成;第二部分是把工作中遇到的“難啃”的骨頭羅列出來,一一尋找解決的方法。
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在出差途中,他一天不落。擔心寫在電腦里會丟失,所以他選擇用本子。整整十年中,他在別人睡覺、打牌、打網游、聊天時,堅持寫工作計劃和總結。其對時間的苛刻,讓很多人驚嘆。
他堅持的結果是什么呢?
他從一個沒有經驗的業務員,到公司銷售的冠軍,用了一年時間;他從一個基層員工升到主管,用了半年時間;他從主管直升到公司副總,用了兩年時間;他從副總成為公司的股東,用了五年……現在,他是集團公司的合伙人、總裁。
這就是嚴格的自律帶給我們的成果。他曾經對我說過,在沒有寫工作計劃前,他換過N次工作,每份工作都是他主動辭職的,原因就是他做起來很吃力。他在反思后決定改變這樣的狀況,于是開始早起寫工作計劃、晚上寫工作總結。通過這一件事的自律,牽一發而動全身,慢慢地,當他在改掉原來生活中那些不忍直視的惡習時,居然輕而易舉地扼制住了命運的喉嚨。
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帕斯卡說過,人類的一切痛苦源于無法在安靜的房間獨自坐著。這句話講的就是自律的重要性。巴菲特也說:“我今天的投資成就,是依靠自己自律和別人愚蠢。”
1965年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來,巴菲特43年里每五年間業績都超過標普500股指。
2011年,巴菲特在印度接受訪問,曾有聽眾問了這樣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您是特別聰明的人,同時您也嚴格遵循自己的方式投資。是什么讓您成為一位了不起的投資者,是智商還是自律?”
巴菲特當時這樣回答:
我可以告訴你個好消息,要做偉大的投資者,IQ不必高得驚人。假如你的IQ有160,把其中30都賣給別人吧,因為投資用不著那么高的IQ。你需要的只是適合的特質,你要能夠擺脫他人的觀點對自己的影響。
你要能夠觀察一家企業、一個行業,評估一家企業不受到他人的想法影響。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
大部分人有羊群心理,在特定環境下有時行為會出錯。互聯網上的那些瘋狂行為就是這樣。我確信,這屋里所有人都是聰明人,能把投資做得很棒……IQ160的人未必能打敗IQ130的人。他們可能贏,但沒有很大優勢。有優勢的人有這樣的特質:他們真正去觀察企業和行業,不在乎旁人怎么想、報紙怎么寫、電視怎么講,不去聽別人說什么會發生這個、發生那個。
你必須得出自己的結論,必須根據可以獲得的事實去行動。如果沒有足夠的事實下結論,就當沒這回事,接下去做別的。你也得愿意遠離那些別人認為很小兒科的事。
很多人沒那種特質。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很多次有人問我,是不是我與生俱來或者后天學到了這種特質。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知道答案。特質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就別指望別人會告訴你。如果你自己不知道答案,別人說他知道,那也別因為這個事實就對自己不夠了解、不足以下結論的事物得出一個結論。
也就是說,要在股市中立于不敗之地,需要有自制力,形成自己的觀點,培養適合的特質,這比智商更重要。
上面巴菲特說的這番話說明了自制力的重要性:“看看某只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也許它的股價過去12個月的價格比以往的低位高出50%,就在低點上方那么多的位置波動。那你只能靜觀其變,等到自己覺得真正有吸引力的時候出現。除了等待,你可以把其他一切都拋在腦后。
蕭伯納說過:自我控制是強者的本能。而事實確實如此,那些將自律融入生活,把每一天都過得豐盈充實的人,往往都成為了我們生活的榜樣和羨慕的對象。它可以讓你擁有一個更加積極可以自己掌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