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悟劍
- 刀劍趁年華
- 雨初九
- 3165字
- 2019-12-23 12:58:35
“御劍之法有三!”
只見古云舒雙指凝訣,不見有絲毫氣息流動,羽清濁背后長劍卻輕吟一聲飛入他手。
“其一,以身御劍!”
古云舒袖袍輕舞,看似普通,手腕一動竟挽出三四個劍花來。
羽清濁瞪大雙眼,只覺那劍不再是劍,反更像是他的手臂,劍閣長老傳道,天下多少人求而不得,他怎敢有半分遺漏,可如何也數不清是挽了三個劍花,還是四個。
“其法講究人劍合一,你要切記,此乃蜀山弟子習劍之基!”
此話如靈犀一指,剎那間點醒了羽清濁,難怪三年來他少見山上弟子以氣習劍。
不論習武還是修行重在根基,自己近年來只顧著偷學劍招、劍式,滿腦子思慮如何用氣,如今看來,莫不是舍本逐末,忘了根本!
不由大罵自己太笨,可又想來,人劍合一只是根本,這蜀山劍法的門檻卓實高了些,江湖上也不見得有幾人有這般能耐。
悟性不錯,瞧得羽清濁神情恍然,古云舒暗暗點頭,便再道:
“其二,以氣御劍!”
話音剛落,那長劍仿佛活了一般,形如銀蛇,在二人身間游走,忽劍式一轉,又如叱咤雷電,快到毫巔!
古云舒淡然而立,眸子沉靜如水,幾招劍訣陪襯,無論是劍還是人,皆有一種返璞歸真,道法自然之感。
“凝神聚氣,劍隨氣走,氣隨神聚,修習至深處,可凝氣化形,以氣為劍!”
說話間,羽清濁頓感一股凌然劍氣充斥四周,驚得背脊生寒,不敢亂動。
眼前一個恍惚,道道無形劍氣凝聚,不過剎那之間虛空中竟無端端生出密密麻麻的劍影,透著一股股凌厲之勢!
“這便是御劍訣?!”
驚愕、崇拜、目眩神迷,而又生出一股惋惜與不甘,自己無法納氣,這玄妙的劍訣怕與自己無緣。
“其三,以意御劍!”
人未動,劍未動,山未動,風未動!
可怎無端端生出一股驚懼之感?!
羽清濁灼灼的看著那普普通通的一把劍,懸在半空明明平平無奇,又那般突兀!
沒有一絲氣息波動,那劍卻在眼前一分二,二化三,直至化作千千萬萬,目力所及漫天盡是。
可定睛再看,山還是那山,明月依舊掛在天邊,眼前還是那一把劍,難道是錯覺?
習劍臺上寂靜如死,羽清濁直勾勾的盯著那把劍,直至心力交瘁,口中喃喃自語:“這是什么招數,這是什么劍法......”
“劍者,意也!”
冷峻的聲音如一道晴空霹靂,炸在腦海!
刀者,勢也!
怎聯想不起天門刀刀譜開篇之言!
“大道殊途,同歸一處,達意境才可往于絕巔.......”
話音如一道魔咒,又似一道牢籠,羽清濁越陷越深直至不可自拔!
卻聽一聲清脆劍鳴,宛如幽暗中的一道亮光,劃開了漆黑長夜,劍動了,而這天地間又似只剩下那一把劍是活的!
輕吟之聲,剎那如流水,轉眼似龍吟,快如曇花初展,眨眼便入九霄,再也不見.......
劍不知什么時候來的,也不知什么時候落在了手中。
夜幕挽起,朝霞初生,身上的疼痛喚醒了沉了一夜的少年。
小白叼著一塊玉令,催促著趕快下山,它餓壞了,山上的飯食何止不和胃口,簡直可以用難吃來形容。
有了玉令,說明自己還能來。
羽清濁欣喜不已,這天下第一果然當之無愧,短短幾語便解了心惑。
無法御氣,難道不可逐意?
只是這意境又是什么?
刀者,勢也,劍者,意也!
講得又是什么?
不由想起《太一玄真訣》三清境的三個境界:納氣,凝神,養意!
師兄說蜀山劍法在意不在形,師父說過天地萬物無不可為劍,長老說大道殊途同歸一處。
好像有那么點聯系,懵懵懂懂,似手握細沙,想抓又抓不住......
七師姐好像離陰陽境只差臨門一腳,回頭得好好請教、請教。
不過想起天門刀就來氣,一路暗罵不已,這天門刀的老祖宗八成是個白癡!
蜀山好賴是個仙門,起點兒高可以理解,你一世外散修,門檻立得比人家還高!
難怪天門刀一世只傳一人,上來就要悟意境,這不是雞蛋里挑骨頭,為難人么?
白瞎了這么好的刀譜,辛辛苦苦學幾年,還真是一朝領悟回到出生前。
路子錯了,全白學了!
羽清濁這樣想卻也錯了,書不讀百遍,怎會知其中真意,沒有長年累月的見識積累,又怎會如此快的尋到根由?
這一趟一去便是一天兩夜,回到村里以是正當午。
不敢讓老太爺瞧見這傷勢,上次就差沒拉著他去找掌門評理去。
可剛臨近院子,大老遠就聽見院子里傳來極為特別的聲音。
公雞打鳴拉著長音,大白鶴叫得抑揚頓挫,不時還有野狗長嘯,猴子嘰語。
“怎么了這是?”
正疑惑,剛推開門就見院子凌亂不堪,瓶瓶罐罐東倒西歪,四個家伙圍座在一堆雜貨前,你一件我一件的分著,不時還仰天長嘯一聲。
直至看到前面立著木牌牌的一大一小兩個石堆,敢情這群混賬以為自己死了,在這兒厚顏無恥得分自己家產呢?!
怒火竄頭,奇恥大辱,拎起一根木棒,帶著小白殺了進去.......
玩鬧歸玩鬧,日子還得過,只是歲月留不住人,平生哀嘆。
在吞了兩次‘大妖’給得‘燭火’后,小猴子扛著竹棍,挑著一個包袱,瀟灑的走了。
也怨不得它,潭下的大妖似乎只照顧羽清濁和小白,其余的都是給個見面禮,就讓它們滾蛋了。
野狗性子皮籟,與村中好些個母狗生了娃,還不打算養,幾次三番被人家帶著孩子尋來訴苦,羽清濁只得散財買了好些骨頭,當作它風流債的賠償。
大白鶴和死公雞依舊是狼狽為奸,霸占著洞府,在村子里蹭吃蹭喝。
小白越來越粘羽清濁,幾乎形影不離,不過帶著它有不少好處。
古長老很喜歡小狐貍,只要上山多少都要瞧一眼,不過不能大張旗鼓,長老規定深夜才可去劍閣習劍。
古師伯極其不喜說話,更別提教導弟子,羽清濁覺得要是沒了小白,自己八成連人都見不到。
只要有小白在,多少能說上兩句話,畢竟請教的地方著實多了些。
曾小心問過天門刀之事,古長老只說了一句:“另辟蹊徑,天下一絕。”
可他也只能學到第八式,古長老沒怎么教他劍訣,只是糾正了他習劍時的一些紕漏,其余時間幾乎都是放養狀態。
日子久了羽清濁才瞧出門道兒來。
例如洞中的石刻,長老不讓學,那只瞧瞧總不能算學!
只讀書不寫字,那也不算文人不是?
羽清濁也是個厚臉皮的,期初還偷偷摸摸,知道打個掩護,后來干脆抱著飯盒住下不走了。
興許是飯菜好吃,后來便擔起古師伯一日三餐的任務,就是人吃得太少,跟個神仙似的,吃一口只為了嘗個鮮。
那日正打掃劍閣的院子,不料碰見了云落師叔,羽清濁不傻,看他倆似有奸情!
可自己一個小輩不好多問。
本著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的古老傳統,羽清濁大方的將一日三餐的任務交給了云落師叔。
不愧是學醫的,藥膳當真了不得,好吃不說還大補,總算不用天天下山變著花樣的端飯菜了。
就是古師伯太悶,頗有吃你的、喝你的,就是不領情的味道,白瞎了人家夜夜不斷,日日不息的為您老做飯。
云落師叔也是,老大的人了,人家吃你做的一口飯,就高興的不得了,要是自己早就在菜里下毒,毒死這沒良心的了。
不過有云落師叔打掩護,羽清濁又多了一個劍閣掃地工名號,倒讓師父、師娘納悶好些天。
日子一天天過去,苦心人總會有些收獲。
不知道自己體質強到了何種地步,師兄曾說過的見微,他在第三年便以做到。
目力所及,細小砂礫,也可看得清清楚楚,對天地細微之處的認知,也非往日可及。
幾次習劍,云落師叔都不由生出一種極為惋惜的神色,也曾對自己說過,日后下山若能尋得幾味奇藥,再加上一些妙法,可重復受損的經脈。
羽清濁表面應承,心里卻明白,自己經脈有異,現在斷得亂七八糟不要緊,可真修復了,若被明眼人瞧出來,第一個除自己的八成就是蜀山同門。
大義與人情,這千古仙門素來分得很清。
至于根骨,怕真沒了法子,羽清濁將蜀山道法理了一遍又一遍,那高深莫測不可一世的法門,看懂得、看不懂得都尋遍了。
可沒瞧見過有一條說得是根骨再造的!
不知道是不是劉掌柜弄錯了,還有另有深意。
現在只能指望那虛無縹緲的‘意境’了!
三年又三年,來蜀山十年了,劍學了十年,尋了十年路,可卻如何也看不到邊際。
力用盡了,心中反而坦然了許多。
恍然間發現,追尋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不是絕望,是愚蠢至極!
一聲聲劍鳴,一聲聲劍嘯,不分晝夜,在蜀山各峰間回蕩著,整個蜀山都熱鬧了起來。
外出歷練的師兄、師姐們回來了。
有的是來了卻仙緣的,有的是滿載而歸的,有的是回家看望師父、師弟的,幾家歡喜幾家愁,幾多離別幾多憂。
蜀山出了大事,應該說這個天下出了大事!
以甲子為限,盛譽九州,名震天下的三脈仙門會武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