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研究
- 俞佳根
- 1007字
- 2020-06-05 17:33:52
前言
當前,全球經濟進入“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由失衡到再平衡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從國內來看,生產要素價格持續波動式上升,資源要素短缺局面在短期內難以根本扭轉,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亟須加快轉型升級。
作為發達經濟體特有的經濟活動,對外直接投資(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這一現象最早出現在發達經濟體之間。1970—1991年,發達經濟體的對外直接投資占全球的比例達到90%以上。與發達經濟體不同的是,發展中經濟體由于所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經濟發展緩慢等原因,對外直接投資發展較為滯后。然而,近年來以中國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經濟體的對外直接投資規??焖贁U大,投資效益不斷提升。200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及其世界占比分別為25.2億美元和0.5%;到了2014年,這一規模和占比驟升至1231.2億美元和9.1%,投資規模年均增長37.5%。
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關于對外直接投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相關研究。現有的研究和理論成果主要集中在產業結構升級的界定和測度方法,以及對外直接投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區位和產業選擇、機理關聯、升級效應等方面。因在分析產業結構升級水平的影響因素時大多學者采用傳統的計量經濟模型,因此得出的結論也不同。本書在梳理相關理論文獻的基礎上分析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現狀和主要特征,借助空間分析方法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視角研究了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水平的演化情況。在理論方面,研究了對外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機制;在實證方面,借助地理探測器模型和傳統計量模型就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做了相關研究。
本書共由6個部分組成,第1部分為緒論,簡要介紹了當前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和研究現狀,在梳理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闡述了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的技術路線,介紹了本書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提出研究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主要創新點。第2部分為理論分析,主要介紹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經典理論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機制。第3部分和第4部分為現狀分析,第3部分介紹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歷程和主要特征;第4部分在測度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水平的基礎上,主要介紹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水平的空間格局演化特征。第5部分為實證分析,運用地理探測器模型分析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運用傳統計量分析工具,結合空間分析方法,分析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第6部分為全書的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俞佳根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