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創意產業動態及其空間效應: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
- 馬仁鋒
- 655字
- 2020-08-14 14:01:35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長江三角洲創意經濟興起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直至2005年國務院正式出臺《國務院關于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明確提出要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文藝表演、影視制作及發行等文化產業,支持民營資本參與部分國有文化單位的股份制改造,其后包括國務院、財政部等多部委和各行業的主管部門先后出臺一系列鼓勵和扶持政策,引導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各級地方政府也在此基礎上出臺一系列扶持地方文化產業的相關政策和文件。政府推動以及受政策紅利影響,文化創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文化創意產業正式發展并擴張。因此,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步階段的主導力量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力。
長三角地區文化創意產業也在這一時期受政府推動開始起步。但由于經濟、人口等方面的差距,各地區正式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時間也不盡一致。由表2-1-1-1可知,上海、杭州、紹興、臺州2005年就開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其后,大部分城市也都陸陸續續推動本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其中,起步最晚的兩個城市分別是南通和泰州,時間分別為2010年和2011年,較最先起步的城市其發展時間分別晚了5年和6年。從標志性政府文件看,上海、杭州、南京、無錫等城市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指向性較為明確、針對性很強,而紹興、嘉興等城市都較為籠統提出發展文化產業,仍然延續之前政府推動文化產業的思路,這也表明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創意產業受當地政府重視程度不一。
表2-1-1-1 長三角地區各城市文化創意產業正式興起時間及相關標志性政策文件

資料來源:文件均由作者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相關城市政府公開網站收集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