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生/命/與/藝/術

《阿姐鼓》原本是在民間流傳的一個古老的故事:妹妹跟著藏羚羊去尋找從未謀面的姐姐。有一位老人告訴她,聽見有鼓聲響起的地方,就是姐姐在召喚你,因為姐姐已被奴隸主制成了一面人皮鼓……

何訓田先生創作的歌曲《阿姐鼓》,不知是否源自這個古老的傳說,但這組歌曲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深受藏族同胞喜愛。

朋友張堅把這組歌曲介紹給我,那是由朱哲琴演唱的《阿姐鼓》版本,將通俗唱法結合了藏族民歌的腔調,演唱得非常感人,有很生動的形象感。歌聲使我眼前出現了遼闊的青藏高原,藍天白云與藍寶石般的湖水……感動之余,我決定根據這組歌曲拍攝電影藝術片,并邀舞蹈導演崔巍同行,鼓動她合作創作一部舞劇。巧的是,她的朋友也向她介紹了這部音樂,于是我們一拍即合。

誰知,這次赴藏拍攝與采風,卻使我們經歷了一次生與死的考驗。我與拉薩的朋友們,包括西藏電視臺導演德巧、西藏著名作家扎西等一行十幾個人同行。拉薩市委宣傳部提供了兩輛越野車和一輛給養卡車。于是,我們開始了這趟行程4000多公里的“探險之旅”。

20多年前,去珠峰與阿里等高海拔地區的條件極其險惡,就連與我們同去的藏族同胞也從未走完過此程。

這部片子的主角朱哲琴前期已來到了拉薩,但她參加了哲蚌寺的曬佛儀式后,還沒等開拍,就因急事匆匆趕回上海了。我們只好臨時請西藏歌舞團的格珍擔任主角。

1989年7月攝制組在拉薩河邊與德巧合影

在拉薩拍完夜景,已經黎明了。劇組的攝影師高原反應強烈,組里又抽不出人照顧他,只能讓他只身趕回杭州。至今回想,我都覺得對他充滿歉意。

為趕時間,等天一亮我們就立即出發,拍攝的第一站是珠峰。途經日喀則,格珍盛情邀請大家去她家做客。那是典型的藏式人家,格珍父親身材高大,眉宇間透出一股藏族男子慣有的堅毅與熱情。

格珍雖然是跟劇組途經家里,但在逗留的短短兩個小時中,她里里外外忙碌著,一看就知道是個孝順與溫柔的女孩。后來在珠峰拍攝時,她的戲需要在海拔5000多米處奔跑,拍攝了第一遍后,我不忍心再讓她跑第二遍了。

格珍卻問我:“導演,滿意嗎?我還可以跑的……”

她這一句話,就把我弄得熱淚盈眶。

夜晚,我們就住在珠峰大本營附近的絨布寺招待所。絨布寺可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說是招待所,其實就是用木板搭成的大通鋪,除了在木板上鋪了些不知名的干草外,什么也沒有,還好我們都帶了睡袋。要命的是,高原反應使大家一點睡意都沒有,大家都眼睛睜得大大的,只有我睡得很香,還打呼嚕。組里的攝像因高原病回內地了,只能由我親自扛機拍攝。當時碰到登山隊的攝像師,他帶著輕型攝影機,笑我:“蕭導演,你太牛了,這么重的機器你都扛上來了……”我們沒有經驗,帶的攝影機足有二十斤重。扛了一天的攝影機,又缺氧,那晚,我與其說是睡著了,還不如說是昏過去了……

1992年8月“雪頓節”拍攝哲蚌寺曬佛

第二天黎明時,我醒了,而這時候,其他人都躺著沒有一點動靜。我悄悄出門抬頭仰望,天空中仍布滿密密麻麻、似乎隨手可摘的大小星星,月亮也高懸在深藍色的天幕上……可是,令我心靈顫抖的是從云霧中露出雄姿的珠峰之巔;被藏在地平線下的太陽,把一點輝煌的金色點綴在了山巔。

這罕見的景象,壯美之極!我像瘋了一樣,來回跑著,喊叫他們:“快起來啊!看珠峰!珠峰!”那一刻,頭疼、呼吸困難、胸悶統統感覺不到了。那種奇觀不但使人震撼,還使人突然意識到在這宇宙天穹下,原來自己是那么的渺小,生命竟是如此脆弱。在海拔近9000米的珠峰下,我們向生命極限挑戰,如此艱辛、冒險,卻是為了藝術,值嗎?我在心里,好像突然給自己提出一個“藝術與生命”的命題。

可喜的是,我們在這趟珠峰的艱難之行中,非常意外地找到了喜馬拉雅山脈的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1992年8月在珠峰下拍攝電視藝術片《阿姐鼓》

從珠峰下來,我們路過一家路邊小店,里面只有兩張桌子招待客人。有幾個當地的孩子,圍著我們上下打量著……忽然間,我見到一個孩子手里握著一塊類似化石的東西,這使我渾身一震,忙要過來一看。沒錯,是海洋生物化石!我急忙問他:“還有沒有?”這一問也不知他聽懂沒有,反正是把他嚇得一溜煙跑了。

正在我失望時,孩子帶著他父親進屋來,提著一個小布袋子。我一看,布袋里裝滿了海洋生物化石。結果,我只用了20塊錢就都買了下來。

我問:“這是在哪里發現的?”

孩子父親毫不在意地指了指遠處的喜馬拉雅山脈……


離開珠峰,我們開始從北線進入阿里無人區。渺無人煙,但那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給人太多的想象……遠處有奔跑的藏羚羊、野驢,竟然還出現了幾只毛色油亮的大“狗”,跟著我們的車追趕著。

我說:“怎么有狗啊?有狗一定有人住在附近啰!”

德巧笑了:“這哪里是狗,是狼啊!”

可我從沒見過這么漂亮的狼,一身淺黃色皮毛看上去非常干凈、柔軟。它們不怕我們,好像還面帶微笑看著我們呢!

晚上,我們只能在無人區宿營。從給養卡車上拿下帳篷,大家忙著扎營。誰料,剛一會兒,還沒等點燃篝火,草原上就突然刮起狂風,差一點把帳篷都刮飛了。大家死死抓住繩子,才把帳篷拉住。

這一晚,我們只好分散睡在車里。

半夜,車外的地上,那些空罐頭發出聲響。我起身借著月光一看,天啊!狼群已經圍住了我們的車,時不時地瞪著發綠光的眼睛看著我們。我倒不覺得這些狼面目猙獰,它們看上去有些像一群淘氣的孩子們。

后半夜,風停了,大家也沒了睡意,等天一亮,啃了幾口方便面準備出發。

這時,崔巍高原反應非常強烈了,任何食物吃下去都被嘔吐出來。隨行的醫生診斷后強烈建議她返回拉薩。

睡在給養卡車車廂最里面的藏族小伙子也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臉色極難看,因為越靠近車廂里面,氧氣就越少。

我決定派出一輛越野車將病人送回拉薩,其余人繼續朝獅泉河進發。

崔巍已經嚴重脫水,但她虛弱而堅定地說:“已經到此,我絕不回去。”

我把醫生拉到一邊問:“情況可以堅持嗎?”

醫生說:“有風險,如要堅持走下去,要輸液,還要細心觀察。”

這時,我心想,世界上可能很少有藝術家會如此嚴峻地考慮“藝術與生命”這樣的命題,而我確實面臨了。

我和醫生商量:“再觀察一天,看情況再決定吧!”

醫生說:“也好,再走一天離獅泉河就近了,那里醫療條件還是可以的。”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度活動,還要拍攝,身體要承受極大的挑戰。哪怕為選擇好的機位,多走幾步,都極其艱難。

車隊又連續行走了3個小時,突然,司機說:“太累了,停車歇息會吧。”說完,他就推開車門,人像被彈簧彈射出去似的,倒頭躺在地上深呼吸起來。

我偷偷一看表,海拔5400米。這可不是累了,是高海拔使人承受不了了。此地絕不宜久留,我沒敢告訴大家地處的海拔高度,怕引起精神緊張,只能“殘忍”地催促大家繼續前進。

那一晚,連醫生都受不了,倒下睡去了。我只好整夜守在崔巍邊上,觀察她的身體狀況,為她輸液。這一晚使我終身難忘,不是因為缺氧與疲憊,而是因為我要承擔的責任太大了。

1992年8月在西藏阿里無人區

還好在第二天的路程中,海拔開始降了。我們在茫茫無際的草原上,發現了一縷炊煙。不一會兒,一頂黑色的帳篷從地平線上露了出來。好幾天沒見人煙了,這突然的發現,讓我們感到一陣驚喜。

帳篷里住著一對年輕的藏族夫婦,他們有兩個孩子,小的可能還沒滿周歲,被母親抱在懷里。奇怪的是,他們居住在條件如此惡劣的環境中,表情卻是那么淡定、安詳。男主人估計不到30歲,很英俊。他妻子是典型昌都一帶婦女的形象,閃亮的眼睛,總是含著笑意。漆黑的頭發與額上,裝飾著綠松石和紅瑪瑙。帳篷里只有那口鋁鍋能顯示出時代的特征,除此,就很難判斷他們生活的年代了。

女主人為我們泡了奶茶。我們送上罐頭回禮。誰知男主人拿出一袋子“錢”,里面有多個國家的貨幣。看來我們是踏上了一條“朝圣”之路,有不同國家的“朝圣者”曾光顧過這里。我們比畫著告訴他,這些罐頭是送給孩子的。女主人還拿出她織的羊毛袋子送給我們。

他們說的語言,連同去的藏族同胞都很難聽懂。德巧說:“他們的語言可能是原來古格一帶的方言。”

在這茫茫草原上的一座牦牛毛織成的帳篷里,我們有了一種到家的感覺。似乎那對夫婦與我們已相識很久很久,那是一個溫馨的家……

《阿姐鼓》劇照

我們已走得很遠了,崔巍仍朝遠處瞭望,用虛弱的聲音說:“你們看,他們怎么還在望著我們呢!”說完,忍不住輕聲抽泣起來…….

我回轉身,見到遠處女主人佇立在帳篷外。身邊的孩子扯著母親的長袍。她長袍的另一邊被風掀起,懷里仍抱著嬰兒在目送我們,久久地揮動著手臂……雖然已經離得很遠了,但我好像仍舊能夠看清她臉上燦爛的笑容。

我猜,崔巍留下眼淚不僅是因為在荒無人煙的草原上遇見了那對夫婦和孩子吧。她為他們生命的倔強而感動,她肯定還會想得更多,因為,她也是在用生命與藝術,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對話!

我們所經歷的艱難、困苦,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其實深廣無窮的宇宙是在親近我、扶持我;純潔無邪的人性在感化我、溫暖我。其實,不用刻意地去尋找藝術創作的源泉,只要有真誠的心靈與發現美的眼光就足夠了……

2001年,舞蹈詩劇《阿姐鼓》首演成功,引起轟動,被當時的中國舞協主席賈作光先生稱作藏族舞蹈的一個新里程碑。同年,在西藏自治區文藝工作者大會上,時任自治區書記旦增說:“為什么我們藏族題材的作品,卻由漢族文藝工作者創作得那樣成功呢!”

1998年12月2日榮獲第七屆亞洲(日本)電視節評委會特別獎

這恐怕就是“生命與藝術”對話的最好答案之一。此外,電視藝術片《阿姐鼓》獲得了廣電總局頒發的電視文藝“星光獎”,并在日本獲得了第七屆亞洲(日本)電視節評委會特別獎。大會給獲獎者5分鐘發表獲獎感言,而我在會上卻滔滔不絕地講述了15分鐘。

會后,剛走出劇院,見到一位日本中年婦女在等我。她對我深深地鞠躬,告訴我片子里藏族婦女那種熱愛生活、對信仰真誠與執著的態度深深感動了她。尤其是片子中那一位滿臉皺紋帶著燦爛微笑的老奶奶,艱辛與坎坷,仍然不能阻止她對新生活的向往。那位日本婦女說,她過著非常富足而悠閑的生活,但是總是沒有幸福感。今天她在這里等我見面,就是要告訴我,這部片子讓她找到了如何在生活中尋得幸福的方法。她感謝我,要我在入場券上簽名。我寫了一句:幸福在等待著你!當翻譯告訴她時,那位日本婦女的臉上,頓時也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我在珠峰下給自己提出的“藝術與生命”的命題,此時,可以有一個比較好的結論了,于是,我暗暗地笑著對自己說:值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杭锦后旗| 嫩江县| 海安县| 舟曲县| 平和县| 德保县| 内黄县| 昭觉县| 综艺| 大名县| 澜沧| 铜山县| 凤山县| 荥经县| 依安县| 清流县| 大邑县| 怀柔区| 新河县| 富川| 纳雍县| 兴业县| 阿拉尔市| 延川县| 罗甸县| 临安市| 黄浦区| 深水埗区| 黄梅县| 馆陶县| 安化县| 满城县| 金华市| 资源县| 阿尔山市| 谷城县| 墨竹工卡县| 克东县| 咸宁市|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