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分規則的理論與技術
- 邵朝友
- 719字
- 2020-08-14 13:41:42
致職教教師教育工作者
怎樣用好這本書
如果您是一位職教教師教育工作者,您肯定知道用教材與教教材的區別。當使用本書時,請您千萬不要一絲不茍地按照本書先后章節教這本書,而應該盡量按照自己的需要用這本書。在您自己的課堂上,您就是決定如何使用本書的最權威的發言者。
實際上,您完全可以根據教學現場的需要重新組織本書內容。例如,您可以先指導學生學習前面3章,再來學習后面3章。或者先指導學生學習第1章,再學習第4、5、6章,然后基于學生在學習后面3章時所產生的理論困惑,再來學習第2、3章。甚至您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基礎,選擇各章內容以專題形式組織教學次序。總之,您的責任就是讓學生想學、會學、學得有效。
怎樣規劃這門課程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制訂課程計劃的重要性。課程計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此筆者為您推薦規劃課程所需的方案——“課程綱要”。或許您第一次聽說“課程綱要”或對此不甚熟悉,因此筆者在此毛遂自薦地提供一份供您參考的“課程綱要”。
課程名稱:評分規則的理論與技術
課時與學分:24課時,1.5個學分
教學對象:職業教師教育本科生
班級規模:30人
教室要求:投影儀、可靈活組合的課桌椅
課程目標:(1)能掌握本書涉及的基本術語,并能運用一些重要的專業技能;(2)能把所學知識應用于新的情境,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或形成自己的判斷;(3)能嘗試開發評分規則,設計促進學生學習的評價方案、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與同伴互評的方案,并能學會基于評分規則開展學生等級評分;(4)在與同伴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分享、互惠的教育意義。
成績來源:(1)個人作業(25%)、小組作業(25%)、紙筆測試(20%); (2)課堂參與情況(30%)。
學習過程設計:

當然,如果您非常熟悉“課程綱要”,您完全可以制定最符合您自身教學需要的“課程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