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動。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于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關于環境和教育起改變作用的唯物主義學說忘記了: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一定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駕于社會之上。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歸結于它的世俗基礎。但是,世俗基礎使自己從自身中分離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為一個獨立王國,這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于這個世俗基礎本身應當在自身中、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發現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和實踐中被消滅。

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喜歡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的感性的活動。

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費爾巴哈沒有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開歷史的進程,把宗教感情固定為獨立的東西,并假定有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

(2)因此,本質只能被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系起來的普遍性。

因此,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是屬于一定的社會形式的。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只能達到對單個人和市民社會的直觀。

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

十一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選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

學習提示

一、時代背景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是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魯塞爾寫的一個提綱式的筆記。1845年2月,馬克思被法國政府驅逐而離開巴黎來到布魯塞爾。在這里,他重讀了費爾巴哈的著作,自覺意識到他的世界觀與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舊唯物主義有了重大的、本質的區別,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供進一步研究用的《提綱》共十一條。馬克思生前沒有公開過,1888年恩格斯在整理馬克思的筆記時發現了這一提綱,并作為他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附錄發表。《提綱》雖然簡短,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和劃時代的意義,它確立了唯物主義實踐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的正式誕生。恩格斯認為《提綱》“作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是非常寶貴的”。

二、基本思想

《提綱》共11條,從內容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條,馬克思從實踐出發,揭示和批判了以往哲學的主要缺陷。舊唯物主義由于不了解實踐的意義,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的產物;唯心主義則把實踐理解為抽象的精神勞動,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馬克思新世界觀的創新之處在于抓住了實踐的本質,把對象、現實、感性理解為人的感性活動,理解為實踐,確立了比抽象的物質和抽象的精神更具有始源性的基礎——人的實踐活動的本體論意義。

第二部分是第2—9條,馬克思運用實踐的觀點,闡發了認識論、自然觀和歷史觀的基本觀點。馬克思首先將實踐觀引入認識論,認識來源于實踐,認識的真理性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馬克思還把實踐引入歷史觀,科學地解決了社會的本質和人的本質的問題,闡明了新世界觀尤其是唯物史觀的一些基本觀點。

第三部分是第10—11條,總括性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和實踐功能,提出了新世界觀的根本任務是改變世界。

三、歷史與現實意義

《提綱》確立了一條從物質生產實踐出發去考察自然、社會和人類歷史的“新唯物主義”的基本路線,真正揚棄了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和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主義的舊哲學世界觀,并且以實踐為基礎,簡要地闡發了新世界觀特別是唯物史觀的重要原理和核心思想,奠定了新世界觀的理論基礎。《提綱》標志著馬克思思想發展中“從前的哲學信仰”階段的結束和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不僅同唯心主義,而且同一切舊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標志著馬克思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探索即將全面創立的新世界觀,為《德意志意識形態》全面論述唯物史觀做了準備。

《提綱》確立了馬克思的科學實踐觀和人的學說,為我們確立實踐思維方式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開辟了科學的道路。我們知道,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實踐唯物主義,因此,《提綱》為我們從實踐出發,正確處理歷史與現實、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景东| 宜春市| 南投市| 武冈市| 漳浦县| 武平县| 资溪县| 宝山区| 辽源市| 厦门市| 乌拉特中旗| 南靖县| 苍南县| 耒阳市| 北安市| 华池县| 芮城县| 六枝特区| 太保市| 大渡口区| 孝感市| 邹平县| 大丰市| 彭阳县| 胶南市| 新和县| 徐州市| 华容县| 蓬溪县| 建平县| 丘北县| 舞钢市| 庄浪县| 平罗县| 扎赉特旗| 化州市| 香格里拉县| 石狮市| 绥芬河市| 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