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方法
經濟學研究人類的經濟行為,并試圖解釋人們如何進行權衡取舍,用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欲望。資源的稀缺性迫使人們作出選擇,在特定條件下實現目標值的最大化,這是經濟行為經常面臨的問題。
研究經濟學的問題需要用到具體的經濟學研究方法,這些研究方法又主要受三種哲學包括實證主義、規范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指導。經濟學研究的實證主義哲學,認為可信賴的知識必須通過觀察獲得;而規范主義哲學則強調人們認為有價值的那些問題,比如效率、福利、收入、生活標準等等;實用主義哲學則認為,在妥當解決當下問題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是知識的職責所在。由于經濟學研究中研究類型的不同,實證主義、規范主義和實用主義這三種哲學的側重性相對有所不同。
通常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被簡單地區分為兩類:一類純粹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問題,不加入任何主觀價值判斷,只去研究問題的本身,稱為實證經濟學;另外一類加入主觀的判斷,稱為規范經濟學。然而現實的經濟學研究往往難以明確區分到底用的哪一種方法,因為在研究目標的選擇過程中價值判斷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試圖回答所要回答的問題時,又往往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因此,可以說在經濟學的研究過程中,規范經濟學指導實證經濟學的研究,實證研究的背后都有規范問題,實證研究離不開規范,實證分析的結果使規范研究具有說服力。
經濟學力圖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現象或人的行為,在可驗證的范疇內,回答為什么。計量檢驗是經濟學中經驗實證的一個主要方法,計量檢驗必須借助于經濟模型來完成。作為對現實的抽象,經濟模型的形成全部或部分地來自于理論,經濟模型常用數學公式表示并被假定為能夠對經濟現象提供解釋和進行預測,其目的在于解釋一種關系或一種制度是如何起作用的,弄清促使現象得以產生的因素和力量,并盡可能詳細地說明這些力量是如何相互作用從而引發了某一經濟現象的。本研究屬于經濟學的專題研究。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是本研究分析資本深化與農業綠色化發展機理的一個主要途徑,它不是處理問題的具體方法。在具體的分析中,采用回歸分析、數理模型分析、文獻綜述、數據搜集,等等。
本研究的絕大多數論點都是實證性的;同時,本研究的具體政策建議包含一定的價值判斷,即涉及應該做什么的問題。本研究試圖運用經濟學分析的主流工具和方法,主要包括:
(1)田野調查法。為了透徹地進行研究分析,深入實地,去用心體會被調查者的日常生活及其所思所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選擇不同的區域、環境和對象,進行實地調研,以積累相應的素材。在此基礎上,再以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進行參照,用已經被驗證為科學的分析范式進行解釋,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系統化、理論化、規范化。
(2)計量分析。以計量模型去描述經濟理論,以統計推論方法對實際素材進行加工,將數學模型數值化,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學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在進行計量分析的過程中,本研究始終堅持三點:一是將經濟理論與觀察資料相結合;二是在經濟關系的分析之中納入隨機因素的影響;三是注重計量檢驗時結果的穩定性,以使理論化的分析結果更能體現實踐。
(3)數理模型分析。在對具體經濟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建構科學的模型,以數學符號和數字算式,通過嚴謹的推導來對現實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和探尋,是經濟學研究的流行范式,既卓有成效也常常必不可少。數理模型往往能將復雜的現象簡潔化,隱晦的機理直觀化,模糊的結果清晰化,適時地將其應用到研究的過程之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文獻綜述法。本研究采用文獻綜述方法,針對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研究進行收集整理,對所在領域當前的狀況、所取得的進展、階段性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的趨勢,進行系統而全面的敘述、評論、總結和重構,以便確定研究的重點,并為我們的數理分析結果提供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