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
- 戴文標
- 3079字
- 2020-08-14 12:25:57
2.1 需求曲線
2.1.1 個人需求曲線
1.需求的含義
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個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在這一概念中,消費者是指能夠獨立做出購買決策的經濟單位。在微觀經濟學中,家庭是最基本的消費單位。需求有兩個基本構成要素:一是消費者的購買欲,二是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兩個要素同時具備,稱為現實需求。缺少其中一個要素的需求可以稱為潛在的需求。潛在的需求與現實的需求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如消費者存在通貨膨脹預期,為減少損失,則消費者會在價格進一步上漲以前,購買本來不想購買的商品,從而把沒有購買欲望的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需求(最典型的例子是通貨膨脹預期下的搶購)。再如房地產開發商推出的分期付款策略,就是把沒有支付能力的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需求。
2.影響需求的基本因素
在正常的條件下,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
(1)商品本身的價格。一般而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動,即價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則反是。產品的價格上升了,你將會減少購買。反之如果產品的價格下降了,你將會增加購買。需求量隨價格上升而減少,隨價格下降而增加。但也有例外情況,如劣等品、炫耀性商品等。而且在非常時期如戰亂、自然災害等時期,也會產生一些相反的現象。
(2)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當消費者的收入提高時,會提高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從而增加對商品的需求。反之如果消費者的收入減少,購買力下降,對商品的需求也自然會下降。但質量較差的劣等品除外。
(3)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價格不變,而其他(相關)商品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相關商品包括:第一,互補品。這是指兩種互相補充使用的商品,如照相機和膠卷,膠卷的需求與照相機的價格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而言,照相機價格上升,膠卷的需求量下降,兩者呈現反方向變化。第二,替代品。這是指兩種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如牛肉的價格不變而豬肉的價格上升時,牛肉的需求上升。反之,則牛肉的需求下降。
(4)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當消費者存在通貨膨脹預期時,意味著商品的價格即將上升,消費者會增加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因為理性的人會在價格上升以前購買產品。如果存在通貨緊縮預期,情況就會相反。人們“買漲不買跌”的購買習慣,就可以用這種購買心理來解釋。同樣,消費者預期收入的提高時,也將影響他的購買。
(5)消費者的嗜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有了一種特殊的愛好時,該商品的需求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就會減少。如果你特別喜愛牛肉,你會多買一些。
(6)人口規模。一般而言,人口規模越大,需求越大。
但是,必須看到,影響需求的因素是非常復雜的,所以也是不能全部列舉的。消費行為不僅是一種自然行為,同時也是一種社會行為,會受到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宗教等因素的影響。甚至于一場不能預見的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災后重建,也會使得某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不可能一一列舉。
3.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描述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假定影響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變,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價格下降而增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有以下表述方法。
(1)需求量表:它是一張描述某種商品的不同價格和與不同價格相對應的需求量之間關系的數字序列表,如表2-1所示。
表2-1 需求量表

(2)需求函數:假定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變化具有無限的分割性,把商品價格視為自變量,把需求量作為應變量,則:
Q=f(P,I,P1,T, …),即為需求函數。
式中,Q為需求量,P為商品的價格,I為收入,P1為相關商品的價格,T為消費者偏好,其他影響需求量的自變量用省略號表示。則該式表明需求量與右側的自變量存在著因果聯系。但這只表明存在一般的聯系,并沒有說明它的性質和大小。為了提供定量信息,就要求選用具體的函數形式,其線性函數表達式如下:
Q=B+a1P+a2I+a3P1+a4T
這里,B表示線性方程的常數項,系數a1、a2、a3、a4表示有關變量變動一個單位會使需求量增加或者減少多少。例如,a1是價格的系數,它表示,如果其他三個變量保持不變,價格變動一個單位會使需求量變動a1個單位。在多數情況下,a1為負值。如a1為-2,價格以元計,表明價格上漲1元,就會使需求量減少2個單位。
在大多數場合,人們往往假定其他變量不變,而只研究需求量與物品價格之間的關系,假定I、P1、T不變,需求量就是商品價格P的函數,因而,需求函數可寫成:
Q=B+a1P
這里,B表示其他影響需求的因素對需求量的綜合影響,正常情況下,a1≤0。這個簡單的需求函數是進行需求分析的基礎。
(3)需求曲線:需求曲線是根據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價格與需求量的組合,在平面上擬合的一條曲線,如圖2-1所示。

圖2-1 需求曲線
在以下情況下,需求定理會出現例外。第一,投機性物品,如股票、收藏品等。這種產品有買漲不買跌的特征,往往是價格上漲,追漲的欲望就比較強烈。價格提高了,需求量反而上升。第二,生活必需品。在特殊的情況下,會出現反常的狀態。如大災之年,或戰爭時期,糧食的價格上升,但此時,由于人們的恐慌預期,往往會形成搶購風潮,需求量大增。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時期,曾出現過的搶購風,與人們對價格波動的承受力過低有關,也與對未來的價格預期有關。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擔心生活必需品短缺的情況重新出現。第三,如果商品是一種炫耀性商品,該商品的消費被用來顯示個人的身份、地位,那么一旦這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其身份附加值就會下降,需求量也就大幅度下降。
4.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
(1)商品價格的變動引起購買量的變動,我們稱之為需求量的變動。它表現為需求曲線上的點的變動。如圖2-2所示,因為價格由P1下降到P2,商品的需求量由Q1上升到Q2。價格變動是原因,購買量變動是結果。

圖2-2 需求量的變動
(2)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非價格因素的變動所引起的購買量變動(如收入變動等),我們稱之為需求的變動。它表現為需求曲線的移動。如圖2-3所示,購買量由Q1上升到Q2是因為非價格因素發生了變化。如在“非典”時期,由于人們不坐公交車,自行車的購買量增加。在P1這一價格水平上,消費者對自行車的購買量由Q1增加到Q2需求曲線由D1移至D2。

圖2-3 需求的變動
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是很難區分的,因為需求的變動的實際表現為居民戶需求量(即購買量)的變動,在經濟分析中之所以要做出如此區分,是為了更方便地分析各種影響需求量的因素及由此引起的問題。
2.1.2 市場需求曲線
一種商品的市場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時期內在各種不同的價格水平下,市場中所有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求數量。因而一種商品的市場需求不僅依賴于每一個消費者的需求函數,還依賴于該市場中消費者的數量。一種商品的市場需求是對每一個在某一個價格水平上的該商品的所有個人需求量的加總。由此,只要有了某種商品市場中每個消費者的需求量表或者需求曲線,就可以用加總的方法得到該商品的需求曲線。
下面用表和圖來說明。
在表2-2中,假定某商品市場上有N個消費者,他們在每一個價格上的需求量分別為表中的第(2)、(3)、(4)列。通過加總,得到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市場的需求量,即表中的第(5)列。
表2-2 從消費者對牛肉的需求量到市場的需求量

如圖2-4所示,市場需求曲線的推導過程如下:由于市場需求曲線是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的加總,因此如同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一樣,市場需求曲線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它表示,某商品市場在一定的時期內,在不同的價格水平下,所有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的數量。更重要的是,市場需求曲線上的每一個點,都是在相應的價格水平下,可以給全體消費者帶來最大程度滿足的市場需求量。

圖2-4 市場需求曲線的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