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河內少年

扯了這么多閑篇兒,終于說到我們的主人公司馬懿了。讓我們把目光從戰事頻仍、生靈涂炭的關中地區收回,投向還算風平浪靜的河內郡,看一看還是青澀少年時代的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東漢末年河內郡溫縣人,西晉王朝的奠基人,綽號“冢虎”,與諸葛亮、龐統、姜維合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臥龍、鳳雛、幼麟都是曇花一現,雖然烜赫一時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只有號稱冢虎的司馬懿最終成為三國時代的終結者。他長于隱忍,善謀奇策,征伐決斷,佐命三朝,功業赫赫。年少的司馬懿除了受其父司馬防、其兄司馬朗的訓導,還得到一位隱逸高士的教誨。這位世外高人就是胡昭。胡昭,字孔明。雖然今世之人對于胡昭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在三國時代胡昭確實是最著名的隱士。胡昭與那些借著做隱士沽名釣譽之輩不同,他是一個真正的隱士,終身不屑做官。雖長期隱居深山,但其名聲婦孺皆知。他不僅深受百姓愛戴,在亂世之中也受到朝廷和各種割據勢力的惦記,從袁紹到曹操,一直到后來的大魏皇帝曹叡都曾經多次請其出山,但都被他婉言拒絕。說白了,胡昭就是東漢末年神一樣的存在。如果說名氣,在三國時代,他的名氣肯定比另外一個字孔明的人——也就是臥龍丞相諸葛亮——更加大。

司馬懿雖然說是世家子弟,但他也不是從小就那么心黑手狠,那么“多智而近妖”的。司馬懿不是生而神靈,他也有著年少輕狂的青年時代,像我們一樣有著后來回憶起來都想抽自己的過去。至于他為什么變得隱忍,變得別人怎么擠對,他依然露出懵懂的笑,那只有一個解釋:世道險惡,不忍你就得死。

司馬懿是以一個莽撞少年的形象登場的。就像每個人都有曾經鮮衣怒馬的那個時期一樣,他也是被現實這堵大墻撞得頭破血流。但墻是不會主動來撞你的,一般都是你自己去撞它的。司馬懿也是這樣。

一心隱居的胡孔明為了躲避一波一波的來請他出山的各路權臣和豪杰,躲到潁川的陸渾山中做了山野隱士。司馬懿的少年時代由于其父司馬防在京都做官,基本上處于一種放養的狀態,在家鄉四處游歷,廣交朋友。年輕的司馬懿聽說這位天下最著名的世外高人就在潁川歸隱,因仰慕其名望和學識,經常去登門拜訪。胡昭見司馬懿聰慧通達,胸有雄才大略,是可塑之才,于是就竭盡全力,傳道授業,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胡昭可謂年輕的司馬懿的啟蒙師者;而少年司馬懿也從這位人生中第一位老師的身上,學到了經史的修養和隱忍的氣質。這對于其三觀的塑造影響極大。

由于胡昭秉承開門辦教育的方針,周圍的年輕人都以成為胡昭門下子弟為榮耀,很多士族的子弟都與胡昭頻繁交游。與司馬懿一起拜訪胡昭的,還有一位周生。周家在潁川是出了名的豪門,也是自視甚高的狂生。司馬懿年少氣盛,總是顯得鋒芒畢露,而且還幾次當眾與周生爭辯,讓周生很是下不來臺。在屢次遭到來自溫縣少年司馬懿的不屑和輕侮之下,作為潁川本地豪門子弟的周生,心中的恨意逐漸累積成殺之而后快的決心。周生聯絡了幾個幫手準備殺司馬懿。胡昭聽說后大吃一驚,他知道周生和司馬懿合不來,但沒想到他竟動了殺心。

胡昭趕忙在半路上將準備殺司馬懿的周生一伙人截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極力勸說,情到深處,甚至泣下沾襟。

“你如果還在乎我們的師生之情,就放了司馬懿這一次;否則的話,你就先殺了老夫。”

周生見老師老淚縱橫,泣血勸告,終于化解了胸中的仇恨,放下屠刀,長嘆一聲:“今天要不是老師您極力相勸,我非殺司馬懿不可!好吧,念在老師您的情分上,我饒他不死。”

胡昭害怕周生反悔,要周生立誓。

周生斟酌再三,揮刀砍倒了身邊一棵小樹,咬牙切齒地說道:“日后如果我周某仍要害司馬懿,下場有如此樹!”說完揮手帶著一眾人返回了。

胡昭成功勸阻周生后,連忙趕回陸渾山的居處。司馬懿已在此等候多時了。見司馬懿安然無恙,胡昭才放下心來,但他絕口不提剛才的事情,而是與司馬懿言笑如常,盡歡而散。

胡昭一介名士,之后非但當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而且在司馬懿發達了,成為曹魏權臣之后也沒有借此邀功。雖然胡昭終此一生未提及此事,但司馬懿后來也終于知道了此事,并將它深深藏在心底。

君子之交,高雅純凈,清淡如水。

經歷了這樣的生死考驗以后,司馬懿終于知道年少輕狂會招來殺身之禍,自此收拾了鋒芒,夾起尾巴做人。不單做人要低調,即便是才華橫溢也要深藏不露,這才是胡昭作為老師教給他受用一生的隱忍之道。為了銘記師恩永遠不忘,司馬懿把兩個兒子分別起名為“師”“昭”。

漢末那個亂世雖然體統淪喪,雖然司馬懿后來變得陰狠無比,但其初心,日月可鑒,千年以降也讓人動容。

那一天,那個年少輕狂的司馬懿死了,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一個凡事低調、機關算盡的司馬家兒郎成長了起來。之后的司馬懿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積累人脈和民望,為出仕做足了準備。

多年以后,當司馬懿站在城門緊閉的洛陽城樓上,兒子司馬師向東南方向指著,說那就是高平陵的方向,而他沿著手指的方向不住張望時,他一定會回想起他被潁川周生追殺的那個午后。他覺得他欠那個豪門惡少一聲感謝。

物換星移,不舍晝夜。


東漢年間實行的還是察舉制度,就是說要出來做官不用考試,但是民望要好,要有人說你的好話,要有人推薦你。所以人脈、民望這種東西還是很重要的。根據《晉書》里的記載,司馬懿有兩次被曹操征辟的經歷,一次是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另外一次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第一次是司馬懿心懷漢室,不愿為亂臣賊子曹操做事;第二次曹操放了狠話,他不得已,勉強從了曹操。

司馬懿,或者說司馬家族算不算忠誠,這個沒有定論,畢竟從周到漢幾百年改朝換代也好幾輪了。但至少有一點,在司馬家族的人眼里,家族利益永遠是高于國家利益的,這個沒有什么可說的。《晉書》的作者是唐朝的房玄齡,他參考的史料大部分還是根據晉朝官方的記載。如果漢代是正朔,那么篡奪了漢朝的曹家就是非正義的。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邏輯,篡奪了曹魏的司馬家從一定程度上講也是正義的,因此,《晉書》是有給司馬家涂脂抹粉之嫌疑的。

所謂的正義都是自說自話,所以,讓我們只談利益,不談正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泰安市| 讷河市| 涟源市| 津南区| 商水县| 喀喇沁旗| 安陆市| 临西县| 嘉兴市| 都匀市| 白沙| 任丘市| 双峰县| 永宁县| 柞水县| 墨脱县| 开化县| 息烽县| 津南区| 湄潭县| 文昌市| 金寨县| 福安市| 红桥区| 弥渡县| 元谋县| 永城市| 教育| 贺州市| 济宁市| 章丘市| 裕民县| 满洲里市| 丰宁| 诸城市| 赤壁市| 宜兰市| 信丰县| 四川省|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