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黃巾起義和董卓亂政

到了漢靈帝的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發的黃巾起義更是把風雨飄搖的東漢攪得搖搖欲墜。

但是東漢王朝崩塌的根源是統治階級自己的失政與因此引發的外因合起來導致的無可挽回的結果。

另外,除了外患,還有天災。外戚專權同宦官縱橫循環,黨錮之禍與黃巾起義并起,然而,自然災難也是不容忽視的一股巨大力量。

一般而言,從文學性上來說,帝紀總會通過賦、比、興寫一些皇帝的事跡和史家的評論,還算略有文采,讓人讀起來可以有所感悟。但是東漢的帝紀,就徹底是流水賬了。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二月,荊揚二州人多餓死……

夏四月庚寅,京師地震……

郡國六地裂,水涌井溢……

九月丁卯,京師地震……

清河劉文反,殺國相謝暠,欲立清河王蒜為天子;事覺伏誅……

前太尉李固、杜喬皆下獄死……

陳留盜賊李堅自稱皇帝,伏誅……

白馬羌寇廣漢屬國,殺長吏……

秋七月,京師大水……

冬十月,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署置官屬,又南頓管伯亦稱“真人”,并圖舉兵,悉伏誅……

夏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乙卯,震憲陵寢屋。秋七月庚申,廉縣雨肉……

京師大水。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地又震……

郡國五山崩。


以上《后漢書·桓帝紀》的記載,夾雜著天災、人禍和暴亂的記錄,類似于災難片里的情節,令人觸目驚心。世界末日也不過如此吧。

在西北,涼州的羌人和對現實絕望的漢人趁機聯合起來叛亂,很快就成席卷之勢進逼關中。東漢的地方勢力多年由豪強把持,這些割據勢力大都出工不出力。東漢帝國就這樣一天天走向風雨飄搖。此時,當朝何皇后的哥哥何進主政,急命涼州將領董卓平定叛亂。就這樣,涼州人董卓滿懷多年被壓抑、被歧視的不平,在各割據勢力冷眼旁觀的目光中,走上了平定羌漢叛亂的征程。一個被貼上涼州人標簽的將種就這樣站到了舞臺的中央,肩負起了匡扶漢室的重任。當年的董卓還不是一個腦滿腸肥的胖子,還是有著一種后來被叫作夢想的東西在他心中不斷燃燒的。就是在這樣的熱血和夢想感召下,董卓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招募涼州猛士,建立了一支聽命于自己的亡命之師,擋住了滔天的叛亂,挽狂瀾于既倒。

羌亂平定后,東漢朝廷故技重施,要召董卓為少府,意在奪其兵權。有了“三明”的前車之鑒,董卓當然不會放棄自己用命換來的虎狼之師。無奈之下,東漢朝廷改封其為并州牧,并允許其帶兵赴任。

雖然說羌人叛亂被平息是一件好事,但對于漢靈帝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值得太高興的事情。因為這么一來,當朝最大的外戚——何進的權勢就更大了。雖然董卓在前方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用命換來了勝利,但是功勞要記在何進頭上。漢靈帝只能讓何進更進一步,委任他為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為了防止哪天自己歸西后何進進一步控制自己的兒子,他必須有所準備。按照東漢小皇帝登基的劇本來看,這樣的事情是大概率事件,他自己很可能活不過何進。所以漢靈帝開始重用宦官,組建了以蹇碩為首領的禁衛軍西園軍團,重用了一批少壯派的豪強勢力成為所謂八校尉,作為首都的衛戍部隊與何進相對抗。后來吞食天地的曹操就是八校尉中的成員。雖然何進手握天下兵馬大權,但是洛陽城里的衛戍部隊是掌握在宦官蹇碩手里的,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戰略的平衡,倒也相安無事。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突然駕崩。

蹇碩為了緩和與何進的矛盾,立何皇后的親兒子劉辯為帝。反正都是皇子,對于太監來說立誰都一樣。本來可以平穩交接政權,按照重復了無數次的劇本再演一遍;但是按照此劇本,外戚黨是存在被閹黨翻盤的可能的。何進害怕再出變數,便下令召董卓進京。這個命令可就真的是惹下了塌天大禍。蹇碩一看何進要調天下兵馬包圍洛陽,害怕得要命,遂下了魚死網破的決心,一方面向何進服軟,另一方面積極準備,假托何皇后召見,將大將軍何進騙進宮中殺掉了。袁紹以此為名,發動兵變殺進洛陽,收拾了蹇碩的宦官一黨,然后清理了外戚勢力,并以朝廷的名義下令禁止董卓入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遂宁市| 平邑县| 五台县| 正安县| 祁阳县| 冀州市| 古丈县| 丰台区| 玉林市| 罗山县| 资阳市| 磴口县| 伊通| 修文县| 辉南县| 安新县| 栾城县| 宁强县| 长顺县| 仲巴县| 佳木斯市| 上饶市| 榕江县| 邛崃市| 昆山市| 栖霞市| 全椒县| 平江县| 金堂县| 安国市| 蒙阴县| 来宾市| 白银市| 红安县| 澎湖县| 阳曲县| 宣武区| 安岳县| 光山县|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