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金融學教程
  • 陳英
  • 7529字
  • 2020-08-14 12:22:15

第一節 金融與金融體系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業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這是實踐發展的必然,也是歷史經驗的總結。

一、金融的基本概念

資金從盈余單位(資金最終供給者)向赤字單位(資金最終需求者)有償調動(或讓渡),叫做資金的融通,簡稱“金融”(finance),或稱為資金余缺調劑的信貸活動。一般地說,金融是指貨幣資金的融通,即與貨幣、信用與銀行直接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總稱。融通的主要對象是貨幣和貨幣資金;融通的方式是有借有還的信用方式;而組織這種融通的機構則為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具體地講,貨幣的發行與回籠,貨幣資金的借貸,國內外資金的匯兌與結算,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貼現市場,同業拆借市場的活動、保險、信托、租賃等,都是金融活動。資金的融通通常都要借助于金融工具,金融工具轉手的場所就稱之為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后,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學要研究的問題,就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為什么會出現、如何發生、怎樣發展。

在現代經濟中,金融不僅僅是貨幣資金的融通,它是一個縱橫交叉、多維度、多層次,由多種要素組合而又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立體系統。它包括:貨幣的流通及其管理;貨幣資金的籌集;財政、銀行的資金分配和企業內部的資金分配;資金的直接融通和間接融通,縱向融通與橫向融通,國內融通與國際融通;資金的配置和調度,信貸資金結構的調整與管理,資金周轉速度及資金運用效率的管理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凡是有關貨幣資金的籌集、分配、融通、運用及其管理的各種活動,都是金融活動,存在于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之中。

從以上角度出發,人們常常把貨幣資金的融通稱為狹義的金融;把貨幣資金的籌集、分配、融通、運用及其管理稱為廣義的金融。在本教材中,我們把廣義的金融作為研究問題的出發點,來觀察貨幣銀行與其他各種金融活動的緊密聯系及其相互影響。以狹義的金融作為問題研究的立足點,主要探索貨幣、信用、銀行的活動及其規律性,從而突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這一主題思想。

二、金融的構成要素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是由多個要素構成的。

(一)金融對象

金融的對象是貨幣(資金)。貨幣是金融最基本的范疇,離開了貨幣,就沒有貨幣資金的融通。貨幣的出現,使原始的物物直接交換過渡到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所以說貨幣是與商品經濟相聯系的經濟范疇,是在長期商品生產與交換過程中產生與發展的。只要是商品經濟社會,必然存在貨幣。由貨幣制度所規范的貨幣流通具有墊支性、周轉性和增值性。

(二)金融方式

金融的方式是信用。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進行的債權債務的買賣,就是信用交易。沒有這種信用關系,就沒有現代商品經濟的貨幣資金融通甚至貨幣流通。同時信用關系的存在是以時間的間隔為前提的,即一方提供一定的價值符號、價值物,另一方只能在一定時期內歸還價值符號和價值物并加付一定的利息。所以若無授受信用在時間上的適當配合,信用活動就難以正常進行。另外,信用交易需要借助一定的信用工具(即金融工具)建立和轉移信用關系。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一般是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

(三)金融中介

貨幣供需雙方的交易,既需要通過一定的交易工具為媒介物,也需要通過專門機構來溝通,這種專門的機構就是金融中介。現代金融活動中的金融中介主要是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既是貨幣信用業務的經營者,也是貨幣信用活動的組織者,在國民經濟中充當資金融通的媒介,是資金分配和調節的中心。

(四)金融場所

金融活動的場所是金融市場,有直接金融市場,還有間接金融市場;按照交易對象來劃分,則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黃金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等等。

(五)制度和調控機制

金融活動一般是以信用工具(金融工具)為載體,并通過金融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來實現貨幣資金使用權的轉移,為保證金融市場的健康有序運行,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在其中發揮重要的監督和調控作用。

各金融要素之間的關系是:金融活動以貨幣資金的使用權為交易對象,以信用工具為載體,通過金融中介的作用,發生信用工具的交易行為,在金融市場中實現貨幣資金使用權的轉移,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監督和調控的作用。

三、金融活動的過程

金融活動包括融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當資本從盈余單位流向赤字單位時,對赤字單位而言,金融活動是一種融資活動,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所需資本,利息則是其使用資金的成本;而對盈余單位而言,金融活動則是一種投資活動,目的是為了獲得資本的增值部分——利息,這是其放棄資本使用權的補償。在金融市場上,資金盈余單位提供的資金通過兩種途徑轉移給資金赤字單位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在直接融資市場上,資金赤字單位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票據等直接金融工具,通過證券經紀人和交易商出售給資金盈余單位,實現資金從盈余單位向短缺單位的流動,當然也可以由資金盈余單位直接貸款給資金赤字單位。在間接融資市場上,資金盈余單位向資金赤字單位轉移借貸資金,是通過金融中介組織進行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儲貸協會、信托公司等是主要的金融中介組織,資金盈余單位通過儲蓄存款、購買保險單或信托存款等方式向金融中介組織提供資金,再由這些金融中介組織向資金赤字單位以發放貸款的方式轉移資金。間接金融市場通過金融中介以存貸款的方式轉移資金。資金融通過程見圖1.1。

圖1.1 資金融通過程

四、金融體系

金融體系(financial system)是金融運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討論金融運行之前,必須了解金融體系的結構和功能。一般而言,金融體系是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規制的總和。據此,金融體系有三大構成要素。一是金融機構,發揮著訂立金融合約、交易金融資產的作用。二是金融市場,為了融通資金而交易(買賣)金融資產的場所。三是金融規制,即為了規范金融交易行為、促進金融市場有序運行和有效履行功能而制定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主要包括金融法律體系、良好的會計標準、公司治理和金融制度。我國的金融體系結構見表1.1。

表1.1 我國金融體系

(一)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

按我國金融機構的地位和功能劃分,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金融監管機構、國家外匯管理局、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六大類。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的主要區別為:中國人民銀行是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發行的銀行,不辦理具體存貸款業務;中國銀行則承擔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相同的職責。

2.金融監管機構。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主要有: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2003年4月成立,主要承擔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出來的銀行業的監管職能等,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及信托投資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1992年10月成立,依法對證券、期貨業實施監督管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1998年11月設立,負責全國商業保險市場的監督管理。按照我國現有法律和有關制度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保留部分金融監管職能。2017年7月14日至15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范職責。解決“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分別監管存在的監管留有空白、監管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強化監管責任,完善協調機制,形成全國一盤棋的金融風險防控局面(2018年4月8日,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銀監會保監會正式合并成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

3.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于1979年3月13日,當時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管;1993年4月,根據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及其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國家局,是依法進行外匯管理的行政機構。

4.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監事會與國有重點金融機構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監事會不參與、不干預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活動;監事會以財務監督為核心,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財務活動及主要責任人的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確保國有資產及其權益不受侵犯。

5.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由政府發起并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的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業務的開展受國家經濟政策的約束并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業務指導。

6.商業性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機構和保險機構三大類。

(1)銀行業金融機構

銀行業金融機構又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①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指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從事中間業務為主的營利性機構,主要包括: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主要有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恒豐銀行等;另外還有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和民營銀行。

②信用合作機構

信用合作機構包括城市信用社及農村信用社。

(2)非銀行金融機構

①資管機構,主要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等。

延伸閱讀

中國首家民營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2013年7月5日,國務院下發《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簡稱“金十條”),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允許發展成熟、經營穩健的村鎮銀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內,調整主發起行與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

為落實“金十條”精神,2014年3月,銀監會正式啟動民營銀行試點工作,首批試點的五家民營銀行分別是:

1.以騰訊、百業源、立業為主發起人,在廣東省深圳市設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2.以正泰、華峰為主發起人,在浙江省溫州市設立的溫州民商銀行;

3.以華北、麥購為主發起人,在天津市設立的天津金城銀行;

4.以美邦服飾、上海均瑤作為主發起人的上海華瑞銀行;

5.以浙江螞蟻、上海復星、萬向三農、寧波市金潤共同發起設立的浙江網商銀行。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民營銀行定位,阿里巴巴發起的銀行定位“小存小貸”;騰訊定位“大存小貸”;天津定位“公存公貸”;其他兩家則體現特定區域,服務當地的小微企業、金融消費者。之后騰訊發起的微眾銀行將“大存小貸”模式改為“個存小貸”,即“個存”的存款將不再設定下限,與阿里的“小存小貸”仍會設置存款下限的情況相區別,將辦成以重點服務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為特色的銀行。

2014年12月16日下午,全國第一家民營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核準,在前海注冊窗口依法領取商事主體營業執照,正式成立。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并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微眾銀行的主要發起人包括騰訊網域公司、百業源投資公司和立業集團等知名民營企業,注冊地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注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實繳30億元人民幣),由騰訊、百業源、立業為主發起人;其中,騰訊認購該行總股本30%的股份,為最大股東。微眾銀行的經營范圍包括吸收公眾存款,主要是個人及小微企業存款;主要針對個人及小微企業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以及票據、債券、外匯、銀行卡等業務。

據悉,微眾銀行將以普惠金融為目標,致力于服務工薪階層、自由職業者、進城務工人員等普羅大眾,以及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小微企業和創業企業。主要經營模式是針對目標客戶群的需求,通過充分發揮股東優勢,提供差異化、有特色、優質便捷的存款、理財投資、貸款、支付結算等服務,全力打造“個存小貸”特色品牌。微眾銀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平臺,可將各類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充分運用到產品、服務和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從而顯著提升客戶體驗、降低業務成本。微眾銀行還將在建立數據和先進分析方面增強核心競爭力,在深刻地了解和滿足客戶需求基礎上構建更全面的風險管理機制。

微眾銀行的率先成立,在我國金融改革路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資料來源:編者根據2014年12月12日中國新聞網相關報道編寫。

②證券機構

證券機構是指為證券市場參與者(如融資者、投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機構,包括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這里所說的證券主要是指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發行和流通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存托憑證等有價憑證,通過證券這種載體形式進行直接融資可以達到投資和融資的有機結合,也可以有效節約融資費用。

③保險機構

保險機構是指專門經營保險業務的機構,包括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在華從事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分公司及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以上分類方法參照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表的莫鹍《我國金融機構的體系劃分》(2013年12月30日)的劃分類方法。還有一種分類方法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從經濟統計的角度對金融機構進行的分類,將金融機構分為存款類金融機構、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監管類金融機構、中央銀行五大類。其中,又將存款類金融機構分為七大體系:一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四大國有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二是包括交通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投資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海南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在內的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三是各省(市、自治區)所屬的地方性城市商業銀行;四是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村鎮銀行三種形式的農村銀行;五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是包括外資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的分行和外國銀行駐華代表機構四種類型的外資商業銀行;七是民營銀行,如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等。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分為:保險公司類,我國有代表性的大型保險集團有: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信托投資公司類;融資租賃公司類;財務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本教材第四章金融機構是按照這樣來劃分的。

(二)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也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

廣義的金融市場是指以貨幣資金的借貸和金融產品的買賣為代表的金融資產交易關系的總和。狹義的金融市場則是指用來從事貨幣資金的借貸和證券、外匯、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交易的場所。

金融市場有金融市場主體、金融市場客體、金融市場中介、金融市場價格4個基本構成要素,其中金融市場主體和金融市場客體是構成金融市場最基本的要素,是金融市場形成的基礎。

金融市場主體主要有家庭、企業、政府、金融機構和中央銀行5大類。家庭是金融市場上主要的資金提供者。企業是金融市場運行的基礎,既是重要的資金需求者,又是重要的資金供給者,還是金融衍生品市場上重要的套期保值主體。政府通常是資金需求者,但有時也會成為暫時的資金供給者。金融機構的作用是向社會吸收閑散資金,又向需要資金的部門提供資金,因此在金融市場上扮演著資金需求者和資金供給者的雙重身份。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中處于非常特殊的地位,既是金融市場中重要的交易主體,又是金融市場的監管機構之一,還是保證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調控者和正常市場秩序的維護者。

金融市場客體就是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對象或交易標的物,站在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講,則就是通常所說的金融工具。按照交易期限的不同,分為短期金融工具(又稱貨幣市場工具)和長期金融工具(又稱資本市場工具);按照性質不同,分為債券憑證和使用權憑證;按照與實際交易活動的關系劃分,則有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區分。

金融市場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按照交易的標的物來劃分,有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衍生品市場、保險市場和黃金市場等各種市場;按照交易中介來劃分,有直接金融市場和間接金融市場的區別;按照交易程序來劃分,有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的不同;按照有無固定場所來劃分,則有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區分;按照本原和從屬關系來劃分,又有傳統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不同;按照地域范圍來劃分,還有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差別。

(三)金融規制

金融規制(financial regulation)是為了規范金融交易行為、促進金融市場有序運行和有效履行功能而制定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主要包括金融法律體系、良好的會計標準、公司治理和金融制度。

1.金融法律體系

金融法律體系是一國調整不同領域的金融關系的法律法規所組成的有機統一的整體。我國金融法律體系主要由以下幾個法律部分組成。

(1)銀行法

銀行法是調整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主要組織和業務行為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目前,我國銀行法方面的立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

(2)貨幣法

貨幣法是關于貨幣的種類、地位、發行、流通及其管理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貨幣法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從靜態角度,根據貨幣的種類及其流通范圍和效力不同,可以分為通貨法、外匯管理法和金銀管理法。從動態角度,根據貨幣運動的層次和順序,可以分為貨幣發行法和貨幣流通法。

(3)證券法

證券法是調整證券發行和流通中發生的資金融通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證券法從不同的角度亦有不同的分類:從靜態上,按證券的種類,可以分為債券法和股票法。從動態上,即從證券融資的運作過程,可以分為證券發行法和證券交易法。目前全國已經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

(4)票據法

票據法是規定票據的種類、形式、內容以及調整票據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1995年5月,我國已經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5)保險法

保險法是調整保險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保險法通常由保險業法、保險合同法和保險特別法三部分組成。目前我國僅有1995年6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該法于2015年4月完成第三次修訂。

(6)信托法

信托法是調整金融信托關系的法律規范,主要包括信托機構的設立條件、法律地位、信托業務規范、信托合同制度等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是2001年1月頒布的,此外還有《信托公司管理辦法》《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和《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等。

(7)金融租賃法

金融租賃法是調整融資租賃關系的法律規范,主要包括融資租賃公司成立的條件、法律地位、融資租賃合同等內容。我國現已頒布《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

(8)投資基金法

投資基金法是調整投資基金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投資基金是一種集合投資,涉及的法律關系復雜多樣。投資基金法應包括產業投資基金法、證券投資基金法和風險投資基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是2003年10月頒布的。

(9)金融監管法

目前我國頒布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金融制度

金融制度是一國以法律形式確定的金融體系結構,以及組成該體系的各類金融機構的職責分工和相互關系的總和。

從廣義上說,金融制度包括金融中介機構制度、金融市場制度和金融監管制度三個方面,具體內容:一是各類金融機構的地位、作用、職能和相互關系;二是金融市場的結構和運行機制:三是金融監管制度,包括中央銀行或金融監管當局,金融調控、金融管理的制度規定,金融調控、金融監管的組織形式、運作體制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阳曲县| 大同市| 乡宁县| 南召县| 修武县| 临朐县| 渝北区| 宜昌市| 南昌市| 宁河县| 巴林右旗| 涟水县| 萍乡市| 麻阳| 工布江达县| 淮安市| 连城县| 靖远县| 汤阴县| 长宁区| 县级市| 闽侯县| SHOW| 布尔津县| 习水县| 怀远县| 平邑县| 万山特区| 双城市| 松潘县| 黔东| 广东省| 广汉市| 卢龙县| 迁西县| 长治县| 农安县| 寿光市| 仁怀市|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