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互聯網金融的起源與變遷

一、互聯網金融的定義

互聯網金融就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于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于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于金融業務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是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理論上任何涉及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等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個階段,并且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越來越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二、互聯網金融的起源

互聯網技術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左右的美國,并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得到廣泛的商業化應用。在近20年互聯網高速發展期間,互聯網對傳統金融行業的影響和變革最終促使“互聯網金融”這一尚有爭議的概念在我國被提出。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技術真正被商業化應用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技術不斷成熟和網速的提高,互聯網技術逐漸對傳統金融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事實上,互聯網金融起源的主要推動者來自傳統的金融機構,即銀行、保險和證券公司等將線下業務轉移到線上的過程。國際互聯網金融的雛形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5年10月美國的安全第一網絡銀行在美國的誕生,標志著傳統銀行服務和產品從線下向線上的轉移。隨后,理論界與銀行業界相繼提出了電子金融、在線銀行、網絡銀行等概念。其中,電子金融概念較為寬泛且被廣泛接受。文獻定義電子金融是基于通信、信息網絡,以及其他網絡的金融活動,包括在線銀行、電子交易,以及保險、抵押貸款、經紀業務等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和清算。此時,對電子金融的認識還是強調運用電子技術完成所有與商業、金融、銀行業務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的購買、銷售、支付過程中所涉及的信息收集、數據處理、檢索和傳輸等任務。

三、互聯網金融的變遷

從技術角度講,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建設、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應用環境的又一次質變,使去中心化的連接、開放、協作更為暢通,大幅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性、及時性和便利性成為可能。從經濟驅動角度講,實體經濟某些領域存在巨大的金融服務需求,數額龐大的民間資本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投資方式和渠道,加之利率市場化等各項改革深入推進等等,諸多因素促使我國金融業大膽尋求突破,在支付、融資、理財、投資、保險等方面陸續出現了“微改變”,并最終通過互聯網的聚合效應促成了一定當量的“核裂變”。

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第二階段是2000年左右至今。在這期間,傳統金融機構一方面繼續加強互聯網技術對金融業務的改造,如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的線上服務已經從網絡銀行擴展到手機銀行、移動銀行、手機證券、網絡保險、淘寶模式等新方式。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的組織結構和運營模式仍然在被互聯網所改變。2013年,阿里巴巴、中國平安和騰訊聯合設立了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成為首家不設立實體分支機構,純粹以互聯網絡進行銷售和理賠等業務的保險公司。此外,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公司在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參與金融領域的相關服務。互聯網技術公司逐漸在支付、投融資渠道等方面產生了新的解決方法和商業模式,即被稱為“互聯網金融”的新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武城县| 射洪县| 广昌县| 繁峙县| 睢宁县| 定结县| 阳城县| 如皋市| 扎赉特旗| 渭南市| 苏尼特左旗| 青神县| 高要市| 兴文县| 天柱县| 浦北县| 龙门县| 五常市| 白沙| 神木县| 闻喜县| 通城县| 分宜县| 富裕县| 筠连县| 东阿县| 土默特左旗| 沙田区| 清远市| 东明县| 璧山县| 佳木斯市| 永昌县| 钟山县| 库车县| 泰宁县| 岑巩县| 深泽县| 平和县|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