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隋唐至宋時期朝貢貿易通道

◆隋唐石門道

隋開皇六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遣法曹黃榮領始、益二州石匠,從戎州開石門道以通爨地。因經過石門關(今鹽津縣豆沙關)地勢險要處而得名。此道由川南戎州(今宜賓)取道魯望(今威寧境內),經昭通、曲靖,至云南腹地。(唐)樊綽撰.向達原校.木芹補注.《云南志補注》卷一,《云南界內途程第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后不斷增修,通達隋南寧州,以及唐時南詔所據之大理等地。目前大多數史家認為隋唐時期的石門道是五尺道的延續,五尺道起自今四川宜賓,南僅抵云南曲靖,其下至昆明、大理等路段為增修部分,后被朝廷辟為官道,并服務于唐與南詔兩地。

◆隋唐清溪關道

四川與云南之間的主要官道,因清溪關而得名,它與靈關道線路基本一致。據考證,清溪關在今大渡河以南的海棠鎮。其路線自成都出發,經今天四川的雙流、邛崍、雅安、滎經、西昌、會理北,跨金沙江至今天的云南大姚、祥云、大理。樊綽在《云南志》中明確地指出了從成都到云南大理的里程:“自西川成都府至云南蠻王府,州、縣、館、驛、江、嶺、關、塞,并里數計二千七百二十里。”(唐)樊綽撰.向達原校.木芹補注.《云南志補注》卷一,《云南界內途程第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唐黔中牂牁道

今貴州地域唐時屬黔中道,其下與今貴州有關的經制州共有十余個,另在今貴州及黔桂邊境,有五十個羈縻州,均屬黔州都督府管轄,其治所黔州(今四川彭水)不僅是政治、經濟中心,而且是昆明、牂牁諸部落向中央進貢的中轉站。《蠻書》載:“蠻王蒙異牟尋……遣和使乞釋前罪。……緣道遐阻,伏恐和使不達,故三道遣。一道出石山(門),從戎州(今宜賓)路入。一道出牂牁,從黔府(今彭水)路入。一道出夷獠,從安南(今河內)路入。”(唐)樊綽撰.《蠻書·南蠻疆界接連諸蠻夷國名》卷十.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唐會要》又云:“一曰昆明……武德四年……遣使朝貢,因求內附,自是每歲不絕。其使多由黔南路而至。”(宋)王溥.《唐會要·昆彌國》卷98.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6月.以上文獻所說的“黔府路”和黔南路實為同一條道路,即黔中牂牁道。從黔中都督府治所在地黔州出發,經沿河、思南、石阡、余慶、黃平、福泉、貴陽、安順、關嶺、普安、盤縣,出貴州境,再經南寧州(今曲靖),最后到達昆州(今昆明)。這條東北向西南延展的大道,既是唐代滇黔相互往來及共同朝貢中央的主道,又是南詔與長安保持聯系的重要通道。

◆唐滇茶入吐蕃道

滇茶入藏最早時間雖無從考證,但大量的考古和文獻資料已經說明滇、藏之間的茶、馬、鹽互市最遲在唐代,通過一些民間的交通孔道已經存在。唐代樊綽在《蠻書》就提到過由滇茶入吐蕃的道路:“大雪山在永昌西北,從騰沖過寶山城,又過金寶城以北大賧,周四百余里,悉皆野蠻,無君長也。……三面皆是大雪山,其高處造天。往往有吐蕃至賧貿易,云此山有路,去贊普牙帳不遠。”又“永昌城古哀牢地,在玷蒼山西六日程。西北去廣蕩城六十日程,廣蕩城接吐蕃界,隔候雪山西邊大洞川。”(唐)樊綽.《蠻書》卷二,《山川江源》第二.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按方國瑜先生的解釋,這條道路連接了南詔與吐蕃兩地,為滇茶入藏提供了便利的通道,更應該注意到它還延伸到了緬甸的北部克欽邦。

◆宋買馬通道

貴州兩宋時期基本上承襲唐舊道,由于長期與北方少數民族對峙,“朝廷以乏馬為憂”。初,宋的馬源在北方,后因馬市開始萎縮,遂先后在四川和廣西開設馬市。四川馬市的馬源主要來自播州(今遵義地區)。史載播州土司楊粲分別于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和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兩次向朝廷提供數百匹播州馬。廣西馬市的馬源則主要來自大理“南方諸蠻馬,皆出自大理國,羅殿、自杞、特磨歲以馬來,皆販之于大理者”周去非.《嶺外代答·禽獸·蠻馬》卷9.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即大理的馬通過轉運至自杞(今滇東一帶)、貴州境內的羅殿(今黔西南一帶)等諸國,再南下廣西進行交易。具體線路是大理東經今楚雄、昆明、宜良、宗師、羅平入貴州境達黃草壩(今貴州興義),橫渡南盤江后至安龍司(今廣西隆林)。該道既是宋的買馬通道,又是連接滇、黔、桂的交通要道。吳曉秋.《滇黔古代交通要道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邮箱| 铅山县| 新昌县| 金秀| 嘉兴市| 屏东县| 汝城县| 博客| 手游| 如皋市| 巴彦县| 姜堰市| 台北市| 卫辉市| 安宁市| 乌鲁木齐市| 呼图壁县| 屏山县| 宝应县| 建湖县| 彭水| 利津县| 衡水市| 固始县| 洮南市| 土默特右旗| 滁州市| 嘉定区| 肥乡县| 宁南县| 阿拉善左旗| 南充市| 尼勒克县| 射阳县| 岑巩县| 朝阳市| 黄大仙区| 彭阳县| 咸宁市| 安图县|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