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生理學(案例版)
- 王萬鐵
- 1182字
- 2020-06-05 17:15:48
第三節 病理生理學的學習方法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從功能和代謝的角度研究疾病發生發展機制的醫學基礎學科。要學好病理生理學,必須有相應的人體正常功能學(生理學)和人體正常代謝學(生物化學)的堅實基礎。此外,必須學會有效地學習病理生理學。
1.轉變思維方式,學會辯證地推理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關注疾病發生發展機制的醫學基礎學科。與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等以形態學為基礎的課程不同,病理生理學理論主要來自臨床觀察、實驗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等,揭示的是人體疾病中隱藏的規律,有些理論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需要大家遵循一定的規律去推斷并記憶。因此,要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用辯證、變化、發展和聯系的觀念及抽象思維的方法去學習。
2.瀏覽全書目錄和內容,認真聽好第一節課 在上第一節課(緒論)前,學生必須對全書的內容(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將要學什么。當然,在某種意義上,課程的精華就體現在第一節課上。因此,瀏覽后記住自己的問題,在課堂中體會和尋找答案就非常重要。
3.重視基本病理過程 基本病理過程講述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共同的病理生理變化,如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缺氧,發熱,休克,缺血-再灌注損傷等與疾病的關系,這些病理過程幾乎涉及所有疾病的發生機制;課程后半部分的系統病理生理學的基礎就是基本病理過程。
4.緊抓關鍵章節,提綱挈領,融會貫通 病理生理學課程的每一章、每一節都很重要,甚至有一些章節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例如,缺氧這一章似乎很簡單,但是知識點很豐富,對后面章節(如休克、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等)的學習有很重要的提綱作用。
5.從概念入手,讓學習思路“樹形”擴展 學習一章的內容,就在大腦中“種植”一棵知識的大樹,它的樹干就是這一學習內容的主要概念,由主要概念引導出的病因、誘因、發生機制、功能代謝變化等便是其樹枝。當然,每一樹枝還會生長出小分枝,那就是各自的具體內容了。“種植”就會“生根”,若生了根,所學的知識就屬于自己了。
6.分解重要知識點,建立內容框架,互相比較內容,有助于學習與記憶 病理生理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貌似沒有關聯,都是大段的文字描述,僅死記硬背會令學習負擔加重。在其中找出規律,建立框架,填充內容并互相比較,進行分類學習和記憶,也不失為一種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方法。
7.掌握不同章節之間的關系,體會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系,學會整體理解課程內容 休克一章幾乎與全書所有的章節都有關聯,把休克的內容學好學透,幾乎等于把病理生理學的內容進行了完整的復習。
8.系統回顧學習過的內容,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學習病理生理學知識,歸根結底是要用于實踐。但病理生理學講述的是普遍規律,如何把知識用于具體的臨床病例的分析呢?這需要從書本中跳出來,從更廣的角度認識這些知識的實際意義。通過一系列病例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學習病理生理學的意義,并學會運用知識解決臨床和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