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度杭州金融發展報告
- 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
- 1474字
- 2021-03-19 19:14:17
前言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業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與速度,杭州金融業的發展一直保持著速度快、質量高的狀態,為杭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每年如期而至的《杭州金融發展報告》都是對杭州金融業當年發展狀況所做的全方位的梳理和記錄。《2017年度杭州金融發展報告》從杭州金融業總體發展與運行、銀行業發展狀況、資本市場與保險市場發展與運行、政府與監管部門出臺的政策措施、規劃調研、大事記和在杭金融機構名錄等多個層面,向我們系統地展示2017年度杭州金融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2017年,世界經濟迎來逐步向好局面。全球經濟增速和增長預期提升,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勢頭良好,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企穩回升。這一年,全球貿易和投資回暖,金融市場預期向好,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但起伏波動仍較大。世界經濟在增速回升的同時,面臨的風險和威脅仍未消散。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調整仍在繼續。
一方面,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風潮對世界經濟增長造成的威脅持續,寬松貨幣環境催生的資產泡沫仍在累積,全球債務水平過高,以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引發的外部效應逐漸顯露。另一方面,各方仍在努力推進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國有關建立新型國際關系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深入人心,為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指明了方向。
雖然國際經濟發展充滿變數,但2017年中國經濟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經濟運行中處理好“穩”和“進”的辯證關系,做好“穩”的大文章,并在此基礎上求“進”,宏觀調控和各項改革措施協同發力,使中國經濟充滿了活力和韌性。但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仍非常嚴峻,“黑天鵝”事件也不斷,“灰犀牛”事件也有。2017年中國金融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超儲率位于歷史低位,央行在公開市場持續縮緊銀根。壓縮杠桿率將對宏觀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
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2017年,杭州市經濟依然保持穩步發展,實現了質量效益提升、投資總量增長、消費結構升級、外需回暖等積極轉變,GDP同比增長8.0%,增速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經濟轉型升級效果顯現,“一號工程”引領發展,信息經濟成為增長主引擎,信息經濟增加值增長21.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與全市經濟積極轉型發展態勢相適應,2017年全市金融運行總體穩健,錢塘江金融港灣順利開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工作有力推進,各項數據進一步向好。
2018年,世界經濟增長之路仍不平坦。增長后勁不足、全球債務高企、金融杠桿率居高不下、發展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有待解決。從國內金融業的發展來看,2018年金融監管部門將全面規范銀行信托、委托貸款等業務,這可能會讓融資增速全面下降。融資增速下降意味著金融去杠桿的不斷深化,從而促進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杭州金融業的發展將在準確把握金融去杠桿的基礎上,結合金融改革的新要求,認真落實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調控雙支柱框架,確保融資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保障杭州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引導和督促金融機構做好存量盤活工作,把沉淀在落后和過剩產能行業等領域的資金騰挪出來,支持更具成長性的領域,促進新動能培育,從而為杭州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衷心感謝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銀監局、浙江證監局、浙江保監局、省農信聯社杭州辦事處、杭州市發改委、杭州市經信委、杭州市商務委、杭州金融仲裁院、浙江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和杭州市白沙泉并購金融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歡迎廣大讀者對報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便我們在未來做得更好。
《杭州金融發展報告》編委會
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