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7年杭州市保險業發展報告

浙江保監局


2017年,杭州市保險業在中國保監會和新一屆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保監會強監管、防風險、治亂象、補短板、支持實體經濟等“1+4”系列文件精神,堅持“保險姓保、監管姓監”不動搖,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保險市場基本情況

(一)保費收入

2017年,杭州市保費收入本報告中,杭州市保險業各項數據均不包含省本級。633.7億元,同比增長22.2%。保險深度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保險密度6793.6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75.9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046.2元。其中,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207.6億元,占全省市場份額的26.0%;同比增長13.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426.1億元,占全省市場份額的31.6%;同比增長26.9%,增速低于全省水平0.4個百分點。

(二)賠付支出

2017年,杭州市保險業賠付支出169.6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其中,財產險公司賠付109.7億元,占全省產險公司賠付總額的24.6%;同比增長6.9%,高于全省增速2.2個百分點。人身險公司賠付59.9億元,占全省人身險公司賠付總額的29.0%;同比增長6.5%,高于全省增速6.5個百分點。

(三)市場主體

2017年,杭州市全年凈增支公司2家,營銷服務部2家。截至2017年底,共有保險公司各類分支機構662家,其中總公司3家,省級分公司80家(產險公司36家,人身險公司44家),中心支公司28家,支公司204家,營業部57家,營銷服務部290家;2017年末,杭州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70家,其中代理公司44家,經紀公司16家,公估公司10家。

(四)資產規模

2017年,杭州市保險公司資產總額達1693.3億元,同比增長4.5%,資產規模占全省資產總額的34.6%。其中,人身險公司總資產1557.4億元,較年初增加55.9億元;財產險公司資產總額135.9億元,較年初增加16.6億元。

二、市場運行主要特點

(一)業務發展穩中向好,風險保障水平快速提高

2017年,杭州市財產險公司保費規模同比增長13.7%,增速較上年同期上升1.8個百分點,低于全國0.1個百分點。其中車險保費收入133.1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較上年同期上升4.6個百分點;非車險保費收入74.5億元,同比增長21.5%,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7個百分點。

2017年,杭州市人身險公司保費規模同比增長26.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2.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6.9個百分點。其中,壽險保費收入329.1億元,同比增長43.1%;意外險保費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14.6%;健康險保費收入86.2億元,同比減少10.5%。

2017年,杭州市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74.7萬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機動車輛保險提供風險保障3.3萬億元,同比增長19.8%;責任險2.1萬億元,同比增長5.4%;壽險1.4萬億元,同比增長60.0%;健康險10.1萬億元,同比增長118.9%;意外險52.4萬億元,同比減少2.1%。

(二)業務結構持續調整,行業轉型成效初顯

財產險公司非車險業務占比繼續提高。2017年,杭州市財產險公司車險與非車險保費比為64∶36,非車險占比較上年同期上升2個百分點。非車險保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3.2億元,對財產險公司保費增長的貢獻率為52.8%;其中貨運險、責任險、健康險和信用險種保費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加4.0、2.9、2.2和1.4億元,貢獻率分別為16.0%、11.6%、8.8%和5.6%。

人身險公司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從產品結構看,普通壽險保費收入197.8億元,同比增長54.7%,險種占比達46.4%,占比較上年同期上升8.3個百分點。從新單繳費結構看,新單期繳率為35.2%,較上年同期上升6.0個百分點。從業務渠道看,個人代理業務渠道占比37.7%,較上年同期上升1.4個百分點。

(三)財產險公司效益良好,人身險公司支出總體平穩

2017年,杭州市財產險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4.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0.2億元;實現承保利潤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7億元。從指標來看,綜合成本率、綜合賠付率、綜合費用率分別為96.4%、62.5%和33.9%,同比下降0.5、0.8和0.3個百分點;手續費用率13.7%,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

2017年,杭州市人身險公司累計發生退保66.0億元,同比上升34.8%;退保率4.9%,處于安全區間,低于全國1.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

三、保險監管重點工作

(一)加強風險防控,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一是切實防范流動性風險和新業務風險。開展壽險中短存續期產品銷售數據排查和萬能險結算利率變動監測工作,對中短存續期產品占比較高的公司進行質詢談話。開展人身險滿期給付和退保風險排查,指導公司做好壓力測試和應急預案等工作。持續關注非壽險投資型產品存續業務,深入開展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摸底調研。開展互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治,開展利用互聯網非法宣傳銷售香港保單的專項打擊行動。二是切實防范外部傳遞性風險和群體性事件風險。繼續防范非保險金融產品銷售風險,進一步加強風險監控和窗口指導;加強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重新編印行業應急管理手冊。三是切實防范底數不清風險和聲譽風險。對相關總公司開展SARMRA評估、公司治理評估和貫徹保監會35號文情況進行督導,摸清風險底數。同時,加強非現場監測預警,新增浙江保險業風險監測報告,建立轄區政保合作項目專項統計制度,及時掌握項目進展。與省委宣傳部建立涉保重大輿情通氣機制,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啟用新版的輿情監測系統,全面加強行業聲譽管理。

(二)整治市場亂象,嚴防嚴管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一是抓好重點領域亂象問題專項整治。著力整治違規套取費用等經營行為、銷售誤導和理賠難。二是整治保險欺詐和洗錢亂象。聯合公安機關開展“安寧2017”反保險欺詐專項打擊行動,開展反洗錢監管,注重做好新設機構和高管任職資格審批的反洗錢審查。三是從嚴從重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繼續秉持“監管姓監”理念,重視參與上下聯動、跨省合作的全國性檢查,又注重瞄準浙江特有的風險隱患、發展痛點,主動安排檢查。

(三)彌補監管短板,構建嚴密有效保險監管體系

一是完善優化制度流程。全面梳理制度體系,繼續深化簡政放權,積極開展行政許可“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保險社團督導機制。二是深入推進商業車險改革。全面分析商車改革前后車險市場運行情況特點,摸清車險市場發展規律。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定期開展車險市場情況監測。大力推進車險改革配套制度建設。三是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深化保險訴調對接機制,指導省行業協會開通省消保中心統一熱線電話,提高投訴處理效率。創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指導各地市行業協會建齊保險法律援助工作站,切實為保險糾紛中的困難群眾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

(四)實施“保險+”行動計劃,提升保險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

一是推動“保險+民生保障”。持續推進保險精準扶貧,推動農業保險創新,深入推進大病健康養老保險發展,積極推動稅優健康險在全省推開,推動醫保個人賬戶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政策落地,配合有關部門推進全省養老服務機構綜合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推動杭州市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二是推動“保險+轉型升級”。繼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廣生豬保險與養殖業無害化處理聯動機制,指導保險公司探索發展綠色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創新發展生態環境責任類保險產品。三是推動“保險+社會治理”。大力發展重點領域責任保險,指導行業做好防災防損及災害救助,加強防汛防臺應急處置演練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積極應對暴雨及臺風等災害。四是推動“保險+重大戰略”。全力支持重大戰略實施,積極參與錢塘江金融港灣、城西科創大走廊等戰略實施和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尉犁县| 东城区| 甘孜| 宜州市| 都昌县| 车险| 铅山县| 启东市| 桂林市| 桦川县| 张家界市| 原平市| 阳江市| 景泰县| 藁城市| 盐源县| 敖汉旗| 西乡县| 闵行区| 泉州市| 卫辉市| 稻城县| 博湖县| 聂荣县| 香港 | 墨玉县| 康平县| 莒南县| 福州市| 平舆县| 神农架林区| 长寿区| 金乡县| 精河县| 清丰县| 东丰县| 嘉峪关市| 慈溪市| 拉萨市|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