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咖啡店的老板娘果然回復我了,我們約在下午面試。
面試時我了解到,老板娘是個體經營戶,她不僅經營著這家咖啡店,平時也在做民宿的直播,她很喜歡民宿文化,而這家咖啡店則作為她和手下幾個小伙伴們的工作根據地。
老板娘雖然年級比我大了幾歲,但是也很時髦,懂得利用時下流行的直播方式來幫助自己獲得人氣和人脈。通過直播,老板娘已經在附近的民宿圈子里小有人脈和資源了。
然而這么多生意,需要很多的資金才能做大做強,老板娘作為一個個體戶自然沒有這么多錢,所以她的公司正處于艱難的創業初期。
老板娘的性格非常溫柔,是那種情愿虧待自己也不虧待別人的人。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老板娘,我愿意與她一起創業。很幸運,我的面試通過了。
老板娘的咖啡店基本入不敷出,門店處在一棟陳舊的創業園內,園內所剩的公司寥寥無幾,再加上門店不沿街,外面的路人根本不知道這里有家咖啡店。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老板娘的咖啡店里出售的飲品確實一般,她的重心更側重在直播上。
如今直播市場雖然整體上還是剛起步,但是大大小小的直播主播已經不計其數,目前只是缺乏市場的有效整合。雖然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家存在競爭關系的大型直播平臺,然而還是存在許多沒有簽約的小主播流竄于各個免費平臺進行直播,而我們就是其中之一。
不是我們不想簽約,而是并非人人都可簽約,只有擁有了大量的粉絲的直播主才有資格和直播平臺簽約,因為只有他們才能為直播平臺帶去足夠的流量,有流量才能轉化為經濟收益。當某直播主與平臺簽約后,就會得到直播平臺的推薦,在他們自己的平臺上提高曝光率,于是該直播主也就能收獲更多粉絲,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反之,我們這些沒什么名氣的小直播主們,只有靠自己一點點積累粉絲,要想趕上網紅主播的知名度十分艱辛。
不過,好在民宿直播這一類在直播界不太多見,在這方面做成網紅的主播我鮮有耳聞。未來有很大一塊蛋糕等著我們去吃。
入職的第二天,老板娘就開著她自己的車帶著我一起出差干活去了。我們的目的地是杭州附近的一處綠色農莊,聽說農莊老板和我們的老板娘已經是老熟人了,這次是去給他們的農莊做新的直播。
到了農莊以后,我們下車便看到不遠處的一座小作坊里有幾名工人正在包裝農產品。他們基本通過網絡渠道進行銷售,包裝好的產品會通過快遞發走。這真是緊跟時代潮流的農莊老板。
我們在小作坊里享用了農莊老板給的西瓜和他們自己種的玉米,味道確實和城里買的有些不一樣。聽說他們從不使用任何化學制劑來種莊稼。
農莊主是個很有文化的人,他在給我們介紹自己的經營理念時就說了很多專業的農業知識,還加上了很多他自己獨特的現代的理解。
農莊并不大,但是卻正在裝修一座老式的磚瓦房,農莊主介紹說,這里以后將成為一座小型圖書館,供游客們免費讀書。而里面的書籍也是朋友和客戶們捐贈的。這樣一座農莊既環保又公益,農莊主的偉大情懷令我贊嘆。
參觀完農莊之后,我們便要開始干活了。老板娘在來農莊的路上才臨時想的直播主題,這次直播其實沒有什么特殊任務,無非就是替農莊主增加曝光度,提升知名度。這次農莊里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活動,唯一有趣的就是農莊里的一位農民伯伯個性非常逗趣,我早在來時的路上就聽老板娘說起過他。這位農民伯伯為人開朗,說話帶著口音,善用擬人和比喻,把我們的老板娘逗得前仰后合。所以這次直播的內容,我們主要就是拍攝這位農民伯伯在田間的工作。
直播需要準備的東西很簡單,一部智能手機,加上一架手機穩定器就可以開播了。在直播前,我們只需要打開直播軟件,連上移動互聯網,把手機裝在穩定器上就能開播了。
直播時,我負責用手機拍攝,而老板娘則作為鏡頭前的主持人角色。我作為直播攝影師,在需要時也可以講話,并不像新聞直播的攝影師那樣需要保持安靜。
至于要怎么拍攝,我就憑著自己平時看電視時對攝影師的理解去模仿著拍,只要能夠采集到主持人的聲音,讓主持人的頭像出現在畫面中而不占滿屏幕就可以了。
第一場直播我們只拍攝了半個小時不到就結束了,老板娘對我的第一次拍攝工作比較滿意。我對這份工作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直播完后,農莊主邀請我們在他的農莊里共進晚餐,我們吃的都是他們自己生產的綠色有機食物。我用餐時的感覺就像回到了自己的老家。